Close modal

摘要: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孩子良好审美情趣的基础。培养幼儿节奏感,能使他们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到节奏的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良好的音乐节奏感能够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升幼儿的音乐艺术素养,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  音乐  节奏训练   

德国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生命力的源泉。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节奏是人的本能,是各种音乐要素中和人的生理、心理感受最直接的部分,通过节奏训练可以发展听觉、音乐能力。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节奏是最容易引起幼儿兴趣和感受的音乐要素。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节奏感的最佳阶段,所以在幼儿园进行音乐节奏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在节奏中感受理解音乐的美好非常重要。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我们在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呢?

一、感知理解节奏

我们生活当中到处都充满了节奏,比如心跳声,走路声,动物叫声,打鼓声,下雨的滴滴声,跳绳的声音等等。幼儿知道了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为此我开展了一节活动,活动中和幼儿进行了一个寻找声音节奏的游戏,幼儿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都很积极的开动小脑筋去想,很快就想出了生活中的各种音乐节奏,如闹钟滴答声,救护车叫声,汽车喇叭声等。接着我又给他们布置了小任务,就是把自己找到的声音节奏用手拍出来。比如钟表“嗒、嗒、嗒、嗒”声,就拍××ㄧ××ㄧ的节奏。魏煜笛小朋友先说出了汽车喇叭声“嘀嘀”,接着尝试用手拍出了××ㄧ的节奏,周金乐又说出打鼓“咚--咚--”声,接着用手拍出×-ㄧ×-ㄧ的节奏,后来几位幼儿又找到了其他的声音并且尝试拍出节奏,我把他们找到的声音节奏,接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完整的长节奏,然后用拍手、拍腿等动作表现出来,他们在反复倾听,感受理解我拍出的节奏,慢慢形成了节奏意识。虽然对“节奏”还并不是很理解,但是他们已经能在模仿声音中感受节奏,对节奏产生了兴趣,这样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通过语言游戏培养节奏感  

在幼儿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受理解后,可以组织幼儿用语言游戏来表现节奏,语言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通过语言加入节奏是幼儿更容易学习和掌握的,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很喜欢。可以利用教学对活动中一些儿歌、歌曲歌词的节奏朗诵练习训练幼儿节奏感。当孩子们学会儿歌之后,可以配合节奏的朗诵,幼儿之间相互配合合作,既锻炼自己的控制能力,又提高了和同伴的合作能力,幼儿从朗诵一个词、一个完整句子,到一首完整儿歌,再到同伴间的相互合作朗诵,随着不同节奏的变化,音乐游戏性更加丰富,幼儿的兴趣度更高。

在主题活动中的儿歌《花灯谣》《我是家庭小主人》的教学中,我把儿歌中每一句分成前后两部分,男生女生按节奏配合朗诵,然后再交换语句朗诵,幼儿儿对这种形式很喜欢,觉得很新颖好玩,都能认真的朗读,有时男生和女生还会比较他们谁朗诵的节奏和声音更好。
通过这种形式对幼儿进行的节奏训练,幼儿感兴趣,并能让幼儿形成节奏与节拍的感知觉。 

把幼儿的名字加入节奏,用不同节奏念出这个游戏,幼儿也非常喜欢。在游戏中,老师先开始用一个节奏介绍自己名字,幼儿模仿节奏说出自己名字,或者是幼儿按老师指定的节奏喊同伴名字,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了快乐和集体归属感,同时又掌握了不同的节奏型。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把幼儿分成男生女生,拍出两种节奏型,幼儿在喊同伴名字时时带上相对应节奏喊。教师还可以喊一位幼儿名字,然后任意拍出一种节奏,幼儿随之模仿拍出节奏。幼儿之间也可以相互按节奏喊名字,在游戏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幼儿主动参与性使游戏的开放性、自主性得到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模仿了不同的节奏型,和同伴之间建立了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

三、通过身体动作进行节奏练习 
  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它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节奏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出不同动作的不同节奏,请幼儿把节奏重复一遍,节奏的不同变化,强化了幼儿的节奏感,丰富了节奏内涵,增强了趣味性。拍手、叉腰、拍腿、踏脚等动作都是幼儿喜欢容易掌握的动作,所以,幼儿在学习节奏时,可以运用身体一些动作来表示节奏,在学习歌曲时,可以根据不同歌词,幼儿用身体一些部位拍打出节奏,经常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能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比如歌曲《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欢快节奏感很强的歌曲,音乐歌词和节奏贯穿一起,欢快的旋律,拍手跺脚等歌词,吸引着幼儿兴趣,他们会不由自主的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在学唱歌唱时,幼儿按节奏做拍手、拍肩、叉腰、跺脚等动作,边拍边唱歌曲,兴趣很高。幼儿体验了音乐活动的快乐,同时在活动中音乐节奏感也得到了提高。

四、将音乐节奏融入一日活动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为了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还将音乐贯穿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一日生活不同环节中播放各种音乐让幼儿感知体验不同音乐的节奏, 同时可以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 例如:幼儿盥洗时用儿童歌曲音乐,分为男生女生,男生音乐《小鸡小鸭》,女生音乐《小星星》,幼儿听到各自的歌曲音乐就知道需要做些什么;在幼儿自主用餐时播放宫崎骏的《天空之城》钢琴曲,幼儿就会整齐有序排队来自助用餐;下午起床时,播放宫崎骏的音乐《飘落的樱花》,幼儿慢慢有序的起床整理衣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音乐节奏中完成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感受音乐。

 五、培养幼儿节奏感应把节奏融于歌曲中

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时让节奏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幼儿对歌曲节奏的理解,又能加强乐感的体验。比如:学习歌曲《郊游》时,幼儿先按照音乐的节奏、速度学念歌词,这样能很好的掌握歌曲的节奏、速度。之后幼儿可以在活动室或者操场上表演演唱歌曲,有节奏的的演唱和表现,这样幼儿更容易理解感受歌曲意境。 

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

《纲要》中提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奥尔夫也指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

所以可以用游戏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组织一些适当的游戏,小班幼儿可以模仿教师不同速度的走路,中大班幼儿可以在一些形象的音乐中,表现自己的律动。

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能激发幼儿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每个幼儿都具有音乐的潜能,教师要挖掘幼儿潜在的音乐能力。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让我们不断探索,使每一位孩子都能爱上音乐,具有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享受音乐艺术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胡艺兰,卢莉.浅谈幼儿音乐中的节奏训练[J].大舞台,2011(09)

4.《幼儿音乐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