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材料是游戏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在活动中应科学投放材料,既要体现材料的层次性、趣味性,又要考虑到幼儿活动水平的差异性;既要体现课程游戏化精神,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处理能力培养的目标。提高户外活动种材料的利用。

关键字:户外活动;材料;隐性调控;情境性
  在我园,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的户外活动已经逐步进行,在经过了场地划分、混龄活动、自主游戏的探索过程中,笔者对活动材料功能的高效利用上有一些想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材料是游戏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在活动中应科学投放材料,既要体现材料的层次性、趣味性,又要考虑到幼儿活动水平的差异性;既要体现课程游戏化精神,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要 处理能力培养的目标。提高户外活动种材料的利用。

一、户外活动材料的投放

1.自制材料的重要性

《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自制器械有节约、有趣、丰富等优点。因此,自制器械材料的合理投放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使用率。

要丰富自制材料教师就要做个有心人,教师对幼儿活动兴趣、能力水平都比较熟悉,更容易了解幼儿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教师从幼儿兴趣出发进行制作、让不同的材料以新颖的形式出现,挖掘材料使用的丰富性,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活动中就会有不同的“身份”,一个易拉罐有高跷、拉力器、梅花桩、叠叠高、路障等不同的功能;而同种类型的活动也可以利用不同材料,在投掷活动中,既可以用球,也可以用报纸揉成团做成纸球、用布缝制沙包、瓶子替代等等。多种多样的器械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更高、兴趣更大。 
  注重发挥家长、幼儿的积极性,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器械材料。例如:我园以班级、年级组为单位,邀请家长参与"自制体育器械设计与评比"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大胆设计实用性、趣味性的材料。同时,为了提高活动的价值,我们变"评比"为"分享",变"个别化展示"为"集体性尝试"。将实用性、趣味性比较强的器械材料进行推广,尤其是韵律器械,可以充份满足数量上的要求,而自己参与父母动手制作的材料,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对于材料的熟悉,更能在幼儿介绍材料的使用方法中促进幼儿直接的交往。

2.低结构材料的重要性

低结构材料,是指单一的,开放性,可塑性强的材料,例如:纸箱、瓶子、轮胎、易拉罐、积木等。幼儿通过选择与取放自己所需的辅助材料,更能激发多种形式的探索。在自由操作、反复摆弄、寻找替代、自由组合的过程中收获新的体验,升华低结构材料所具有的隐藏价值。由低的机构材料引发高结构的活动,就会使得孩子们的经验不断地丰富。

布鲁纳曾说过“教育对象是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底结构材料虽然简单,但组合创意是无限的。例如: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水平及活动要求,在活动中可以将轮胎组合搭建成丰富的活动场景,各自积累经验;同时也可以将一种材料作为另一种材料的补充辅助,进行结构升级,比如:幼儿用纸箱和瓶子、木棍组合起来搭建了一艘轮船,纸箱作为船身,木棍和瓶子作为船浆,利用低结构材料的开放性和多变性,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拼搭、组建创造出适合自己水平的活动场景,这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和游戏水平,组合的多样性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3.材料的层次性
  提供层次性的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水平投放适宜的材料,让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因此,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层次性,以求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例如:我园晨锻阶段有一个用于练习投篮的球筐,想要练习投篮技能的幼儿都会在这个区域排队练习。但在混龄活动中,如何调节篮筐的高度、投篮标准线始终无法统一,导致活动混乱,难以达到锻炼的目的。进过讨论,我们在墙面上钉挂了不同高度及宽度的篮球框,满足了不同水平幼儿的要求。同样在活动中安全感和控制感,能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在山坡地场地上,我们即设计了不同坡度的梯子,又投放了绳索增加活动的选择性,这样,能力弱的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而能力强的幼儿有了自我挑战的机会,维持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向各自的“
最近发展区”迈进一步。
  适时变换和调整材料。幼儿对于新鲜的事物往往都有着极大的兴趣,材料长期不变,幼儿的活动兴趣也会随之慢慢消退。因此,在不同阶段,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断变换和调整材料。我们可以根据季节、节日或者主题,投放新的材料,引发新的活动,也可以引导幼儿将原先的多种材料搭配组合后变成新的活动材料,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材料提高活动水平。

二、户外活动材料的利用

1.幼儿选择的自主性

陈鹤琴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游戏的选择权也在幼儿手中。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以幼儿为中心,幼儿自选材料、自选伙伴、自选区域……,自己做主,进行活动的开展。例如:户外体育活动中,有的孩子会对小池塘感兴趣,可以在旁边欣赏、休息;对奔跑感兴趣,尽可能在草地上追逐、嬉戏;对地上一个“洞洞”感兴趣也可以看看、挖挖,寻找答案……愿意和本班孩子玩还是和别班孩子交流,愿意在老师的区域玩耍还是在别的区域探索,我们从不去约束他们,而是放手让他们去玩,鼓励幼儿玩出新花样。

2. 教师对幼儿的隐性调控

幼儿自主并不是无序、也不是毫无目的性。而是在发展幼儿自主的同时通过隐性调控、适时介入保证幼儿活动的有序进行及各种运动水平的提高。

(1)标记调控

幼儿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生活中的标记正体现了社会的规则性。适当的标记能起到良好的隐性调控作用,可以调控场地的划分、活动的起始路线、活动的规则等等,当然,这些标志都可让幼儿参与制定,共同讨论,、让每一个幼儿都了解标记的意义,帮助监督并共同遵守。

(2)运动技能调控

晨间锻炼的目标必然离幼儿不开各种运动技能的提高,而在如何在自主的前提下调控幼儿的活动量,以及发展的均衡性是教师需要讨论的问题。

幼儿应进行适量的活动,活动量过大会让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影响接下来活动的进行,活动量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为此我们园用音乐变换的信号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提醒交换,逐步让其养成自主交换,自我调整的的习惯活,让大部分幼儿能够处于动静交替的状态中,避免其过热或过累,保持适度运动状态。

幼儿应参加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为了使幼儿各种技能均衡发展,我们用“我的活动记录表”来了解晨锻活动幼儿选择情况。幼儿对自己活动内容的记录以及相应技能的训练进行记录,了解幼儿发展情况,同时辅以活动评价来刺激幼儿活动类型的丰富性、及均衡性。

(3)适时介入、及时退出

教师不仅仅是活动的旁观者,也是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实际需要,教师以多种灵活方式介入指导,尽量减少幼儿频繁交换材料,干扰别人活动;同时观察游戏活动是否需要帮助,来推进活动的有效进行。当不需要教师指导时教师也应及时退出,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4)情境性活动的创设。

陶行知曾指出:“教学艺术就是在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全力用脑去做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往往一个活动没有结束,就马上投入到另一个活动,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如果我们加以控制,则违背了幼儿自主性原则也会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

情境性的活动就是通过场景的创设,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而然的进行角色的扮演,在游戏化的情节中,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引起幼儿极大兴趣,支持游戏活动主动、愉快地推进。

如在“追逐飘动”的晨间体育活动中我们创设了“揪尾巴”的游戏情境,根据一些动物之间自然关系,在飘带上设计有动物图案,利用飘带上面提供的小动物进行晨间体育活动。幼儿看到飘带上的小动物就会把自己知道的角色关系带入游戏中。如小鸡捉虫,老鹰捉小鸡,大象怕老鼠等等,用角色的带入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推进了活动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杨佼:“教师自制材料投放活动区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影响”,《现代交际》 2016年第5期

2.杨明会:“谈谈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读写算:教师版》2017(28):78-78

3.沈兰林:“体育活动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年 第6期

4.马杰 :“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学教育》2015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