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如今,幼儿园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没有兄弟姐妹,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宠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惯着,是众多成年人关爱、照顾的唯一对象,更甚者出现溺爱孩子的现象。这也就让他们养成了这种只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分享的这种行为。通过这段时间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观察,我发现,虽然经过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大部分幼儿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仅仅是知道了有分享这么一回事,和其行为是严重脱节的,他们在行为中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以下是两则教育案例:

案例一:区角活动刚开始没多久,就传来一阵哭声,我连忙起身寻找哭声的来源,却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马英峻和倪登杰在抢一辆玩具车,看到我来了,他们的手还是不肯松开。马英峻边哭边说道:“玩具车是我从家里带来的,不给他玩。”倪登杰一边拽着玩具车,一边反驳道:“老师让小朋友们把自己的玩具放在一起,和大家一块玩,你为什么总占着它。你都玩那么久了,也该换我玩一下了吧!”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我调解道:“咱不是说好拿到幼儿园的玩具要小朋友们一起玩的吗?你为什么不原意呢。”马英峻一直盯着玩具车就是不愿意,哭着说:“玩具车只能看,不能碰,否则会给我弄坏的。”倪登杰保证:“我不会弄坏的,我会小心点的。”但马英峻还是不原意放手。这时我把所有的孩子们叫到我跟前说:“马英峻怕倪登杰弄坏他的玩具车,那这事该怎么解决呢?”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怎么会破呢?叫他小心点,玩一会就行了。”“老师说过,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能这么小气。”顺着孩子们地呼声,我说:“既然马英峻不愿意我们也就不勉强了,有谁愿意把你们的玩具给倪登杰玩的吗?”“我愿意,我愿意……”很多孩子都邀请倪登杰加入,这时马英峻也走到我面前,将玩具车递给了倪登杰大家一起开心的玩了起来!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马英峻小朋友缺乏一起分享的意识,在他眼里自己的东西是比较珍贵的,他不想和别人分享他的东西,于是寻找借口,想独自享受,小朋友的慷慨让马英峻也战胜了自己的小自私,能够愿意踏出分享的第一步,把玩具车给小朋友分享。

案例二:轩轩每天都来得很早,几乎是班里第一个入园的孩子。最近天冷了,希望奶奶晚送会孙女,奶奶说:“刘老师,你不知道,我家孙女说一定要第一个去幼儿园,不然玩具就被其他小朋友抢完了,去早了还能挑选自己喜欢的那种!”听了奶奶的话我就有意识的观察了轩轩。首先她开心的挑选了一筐积木,看似很喜欢的样子,拿到了自己的小组去玩。轩轩开始玩积木了,她自己拿了一些积木,嘴巴里边说边搭积木。这时,教室里陆续地进来了一些小朋友,有的小朋友也想玩轩轩手里的积木,可是轩轩把玩具筐拉到了自己的怀中,好像再向大家宣布,这是我先拿到的,这就只属于我一个人!这时我走了过去,摸着萱萱的头说:轩轩每天起得可真早啊,都没有不赖床的坏毛病,真乖!如果能把端来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刘老师觉得轩轩会更棒的,好吗?轩轩低头看了看怀中的积木,犹豫了一下递给了小朋友。接下来,轩轩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那些被她选中的积木,也不让积木筐离自己太远。经常和孩子们呆在一起,看到这些初在萌芽状态的孩子们,我就在想:如何把小班幼儿尚处朦胧状态的分享认识转变成内化的自觉行为,这是我所要观察、研究的一个问题,从而有一个好的方向去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途径。于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教育:

一、利用集体活动树立幼儿分享的意识

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一系列的有关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活动,以促进其分享行为的养成。比如情境表演《客人来》、故事《孔融让梨》、歌曲《分果果》、游戏《玩具换换换》、儿歌《合作分享快乐》等形式来教育幼儿。告诉幼儿好的东西大家一起玩才最快乐的,让孩子明白了我的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幼儿逐步从感情上认识什么是分享,怎样与别人分享。

二、利用日常情境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

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孩子分享不仅仅是念几首儿歌、听几篇故事就能达到的,要想内化成孩子自己的东西,发自内心的愿意与人分享,应平时积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去面对矛盾,解决问题。如在桌面活动时,来晚的小朋友没有玩具了怎么办?户外活动中,让幼儿互相拖掉外套。拼图时,两个小朋友都想玩拼图,可拼图却只有一盒该怎么办;小朋友的书本忘记带了,怎么办等等。对幼儿采取的正确行为,教师都及时表扬或是奖励,强化幼儿分享之后的愉快心情。小朋友都是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不管是物质上的表扬还是情感表扬,只要他们有了分享行为时,我们就及时利用表扬、称赞、奖励等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这样孩子们就会高兴,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意识。

三、利用区角促进幼儿分享合作 
   在区角中设置一个玩具区,让班里的每个孩子带一件自己的玩具,可以是汽车、气球、图书、洋娃娃,也可以是自制玩具,然后主动放到分享区,供大家一起玩。只要是带玩具的小朋友,还可以向同伴介绍玩具的玩法。区角当中的玩具一个月换一次,以免大家失去兴趣,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这个分享区。他们在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的同时也学会爱护别人的玩具;在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的同时学会了与人分享。 

四、树立榜样激励幼儿分享行为的学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班的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所以,家长、老师、同伴以及文学中的一些人物形象,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我们尽量给孩子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不能只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要知道言传重于身教的道理。

五、家园共育,训练幼儿形成分享合作的意识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育孩子光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虽然这句话并不绝对,但也可以看得出家庭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要想让孩子养成分享的好习惯,必须家园共同配合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比如设立家长园地,粘贴相关内容的教养心得,向家长宣传“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养成”的重要性及“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如何学会合作、学会分享”等;组织家长观摩幼儿园的半日活动,从活动中分享教师的教育经验;开展家长委员会,通过家委会成员向其他家长宣传,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组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指导、教育,我们小班幼儿合作与分享的品质有了明显的进步。孩子们都愿意在活动中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东西,他们也愿意经常带着自己的玩具、好吃的、好玩的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通过教育及实践,很多孩子知道分享自己的东西并不代表失去这件东西,反而在分享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和欣喜。“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开心”成了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孩子们在学会分享、体验分享中获得了真正的快乐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