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家中的“乖宝宝”幼儿园里的“小霸王”

很多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儿园的表现是不一致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尤其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毕竟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和监护人的管理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往往在幼儿园表现的更乖一些。但是对于已经入园近三年的洋洋来说,恰巧相反,他在家里扮演着“乖宝宝”的角色,在幼儿园则是一个十足的“小霸王”。

一天离园时,洋洋的爷爷来接他,我跟爷爷汇报了洋洋一天的表现,“带头在班里折腾”“推着椅子满教室跑”等等一系列的恶迹,告诉爷爷现在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不能这样淘气,不仅不安全,也影响了其他孩子,让爷爷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孩子的工作。平时都是爷爷接他,爷爷也不会说什么,每次就是答应着,说让老师多费心了,每次跟家长“告完状”他也能消停几天。这次爷爷表情凝重地对我说:“老师,您有时间把他淘气的时候照下来或者录下来,我回家和洋洋父母说在幼儿园不听话他们都不信,平时在家里特别乖。”听了这话,我有点气氛又有点不知所言,难道家长不信我说的?我和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是为了孩子好,还不相信我?接着爷爷又说:“洋洋从小班就跟着您,现在都快三年了,他从开始不会说话到现在的进步,我们很放心您的教育,他爸爸妈妈不常在家,每次回家都会因为洋洋的

教育问题闹别扭,经常吵架,我都不想给他们看孩子了。”像这样老师和爷爷沟通交流的画面经常出现,每次老师也都无奈,为什么在家里那么乖,在幼儿园这么淘气呢?

小班,洋洋入园时性格内向,连话都说不清楚,父母在北京打工,爷爷开个修车铺,奶奶卖凉皮。爸爸妈妈最多每周回来一次,有时候很长时间不回来,洋洋入园前就是跟着爷爷修车,爷爷不爱说,他也不爱说,导致三岁了话也说不清,对于他这种情况,我们班内的三位教师没少下功夫,也让爷爷多带他到人多的地方去和小朋友们游戏,渐渐地洋洋性格开朗了些,话也多了起来。不过每次亲子活动时他都不参加,跟爷爷坐在角落里,看着其他的家庭做游戏。

中班,洋洋很聪明,很多知识一学就会,活动中积极发言,生活中乐于助人,各方面都表现不错,唯一欠缺的还是只要家长来幼儿园,他就什么活动也不参加,什么话也不说,静静地坐在角落里。

大班,洋洋好像一下子放开一样,性格越来越开朗,活动越来越积极,甚至有些过头,导致后来成了让老师头疼的孩子。经常和家长沟通他的问题,这样反反复复一直到了爷爷让录像的地步。经常老师还会开玩笑说洋洋只要一看见爷爷就立马变了个人。

我们三位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与反思,寻找孩子如此性格差异的原因,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

一、教师适度的爱与严。幼儿园和家庭的环境不同,在幼儿园是一对多的教育,班里孩子数量多,对于他的淘气,我们老师习以为常,通常通过训斥的手段停止麻烦,他也像根“老油条”一样变得无所谓了。这样做是不对的,对于他,我们应投入更多的关注,不能一味地训斥,建立教师威严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

二、家庭的温暖。他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低,也都不善于交流,或许这是他形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他迫切地渴望和父母在一起,和家人在一起,他在父母面前表现的很乖,一度想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与奖励,让爸爸妈妈高兴。而老师每天和他长达10个小时的陪伴,远远超过了和家人的相处,他更想感受的是家庭的温暖。我们请洋洋的父母每周至少一次来幼儿园接他,周末多陪陪孩子,洋洋父母也都很配合,保证每周两次回家和儿子团聚,这点我们老师也很欣慰。

三、家园共育。每周洋洋的爸爸都会来接他,和老师沟通孩子的问题,家长和老师的目的是一致的,达到态度统一,教育统一。我希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和老师的努力,洋洋能够更加快乐的成长,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既不做家中的“乖宝宝”,也不做幼儿园里的“小霸王”,将来能在生活中闯出自己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