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语言在幼儿的认识和思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语言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该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游戏活动语言化、教学活动情景化、语言养成生活化为途径。随时随地、不失时机、借景生情、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水准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智力水平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增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生活化环境

语言是幼儿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交往工具,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通俗易懂的生活化的方式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就显得意义深远。

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很重要的因素是幼儿所处的语言环境。人所共知,幼儿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言。幼儿最初语言的形成主要是在他赖以生存的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之中。是在他一日生活、生长的基本环境中一句一句形成和发展的。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吃到什么、摸到什么、玩什么,就学着说什么,就会说什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因此在幼儿形成语言和发展语言的重要阶段,家长和老师,能积极、及时、妥当、妥善地为幼儿提供适宜、贴切、熟悉、舒适、充盈、新颖、真实、广阔的生活化语音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在生活化环境建设进程中,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环境建设生活化。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交环境融入教育之中,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方面,实现每个角落都有故事,每个墙面都有温度。引导幼儿面对适宜、贴切、熟悉、舒适的生活环境,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进行语言表达,说环境中的物,说环境里的事,讲生活中有趣的故事。

2、教学活动建设生活化。《纲要》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幼儿园课程需生活化,即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经验与生活,既可以由教师预设,又可以由师生共同引发或幼儿自发生成。这样的教学活动建设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宜、贴切、熟悉、舒适、充盈、新颖、真实、广阔的生活化语言环境,使幼儿语言的形成更加准确,更加扎实,更加自然,更加实用。

3、家庭社会一体化。幼儿的成长,是与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是一个整体过程,我们将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社会等方式,加强广泛交流,协作共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营建广域、完整、多样性的生活教育环境。使幼儿的语言更加丰富,更加稳固,更加持久,更加有色彩。

二、 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讲求生活化策略

一名幼儿在三岁时就可以完整地掌握了母语,对于一名不懂事,无自我控制能力的幼儿来说,掌握一门语言,这其中除幼儿身处在生活化的语言环境中外,还与他的家长,老师及身边的人对其所施加的教育、影响、帮助等语言发展策略密切相关。笔者在幼儿园工作实践中,认真思考,深入实践,不断探索,在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中,讲求生活化的策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智力水平的发展与综合素质提高。

(一)游戏活动语言化策略

1.模仿游戏语言化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往往很多时候都是枯燥乏味的背诵、注入模式,游戏是幼儿之间最喜爱的、最能调动幼儿主动性的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采用游戏语言化的形式。

教学中依照幼儿爱模仿的天性,家园携手开展《我是小老师》模仿游戏活动。活动中幼儿自愿选择感兴趣的图书进行讲述,他们模仿老师或者父母的样子,为小伙伴讲各个方面的知识,并且幼儿需要按一定的时间进行讲述,讲述时间越长,讲述越完整、清晰,则会得到老师、小伙伴们的认可和掌声。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不论晨间活动、饭后睡前,还是离园活动,孩子们都主动要求当小老师。他们相互模仿,互相学习,语言表达有了质的提高,同时还掌握了很多的常用词汇,拓展了知识。当然,这个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需要提前在家里陪幼儿一起阅读,并且要语言规范、以身作则,讲述、阅读时要声情并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发音清楚准确、讲普通话。

2.区域游戏活动

    幼儿每天的自主游戏时间都是他们语言能力训练的最有效时间。教师可以在幼儿区域活动时,多进行开放式提问,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去表达,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图书区,幼儿可以选择自己阅读或者是和小伙伴一起讲故事。为了体现游戏生活化,在图书区笔者还提供了大量的幼儿已经掌握的绘本、儿歌的图片、指偶、手偶等,幼儿可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儿歌、故事进行续编或是创编。在建构区中,小朋友经常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建构,在游戏过程中,适时的提问不但让幼儿学会思考,还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美工区,不论孩子们创作了什么作品,都要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要创作这件作品。例如母亲节时,笔者为孩子们在区域里提供了不同的几种制作贺卡的材料。作品完成进行展示前,要求小朋友都要说明作品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贺卡的步骤?贺卡送给谁,想说什么祝福的话?

在表演区的小舞台上,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表演内容,因表演区设置了小观众席,所以表演区要求小演员们表演之前都要报幕,不仅调动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还在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活动情境化策略

1.语言活动情景化

在引导幼儿学习古诗、儿歌、绘本故事、谈话等教学活动时,应该积极地创设幼儿所熟悉、温馨、声动、喜欢的、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生活情境,幼儿可以在生活情境中感悟古诗的意境、儿歌的情趣、故事的趣味、谈话的旨意。2.非语言活动情景化

《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这就说明,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不仅是语言领域的任务,也与其他领域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在其他领取教学活动中也要注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生活化。在音乐活动中,帮助幼儿创设情境,督促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幼儿的于洋表达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 幼儿语言能力的养成在家园生活化共育中体现

《指南》是为了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制定颁布的。由此可知,幼儿的任何一方面的教育都要有家庭教育的参与。

幼儿在园的三年时间里,将有1/3的时间是需要生活在自己的家庭或社会环境中的,幼儿在园里所接受的语言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回到家中进一步巩固、强化与正确的应用,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以养成。因此,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切实需要家庭与园所,家长与老师密切配合,相互结合,合理辅助来实现。这就是家园共育。幼儿语言能力的养成需要在家园生活化中共育得以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工作中经常利用微信平台这一现代化手段,与幼儿家庭相互配合,开展了“阅读一百天”、“唐诗诵读”等方式,拓展了幼儿的语言空间,扩大了幼儿的语言领域,丰富了幼儿语言交流的形式,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对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通过开展家园共育,既幼儿通过家庭生活与幼儿园生活双向互动的语言教育形式,是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得以完美的实现。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语言这一人类文明、人文化水平的根本标志,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各个领域的瞩目。语言是民族素养的语言教育已经提高到了极高的程度。而作为语言教育的基底——幼儿语言教育,已经得到了家庭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重视并强化幼儿语言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与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