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在《好吃的食物》主题背景下,我们开展了“石墨工坊”体验区,孩子们通过亲自实践,感受豆浆的制作过程,结合这一现象,我记录了孩子们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事件描述:
今天罗竟成和刘明轩在石墨工坊进行区角活动,你们拿了一个石磨准备磨豆浆。罗竟成你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带黄豆来了,我要做豆浆给大家喝。”我很快的回答你“好啊,我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喝你们的豆浆啦”过了一会,就听到你们在石墨工厂吵吵闹闹,声音很大,我走去一看,发现你们两个小家伙正在为怎样做豆浆而争吵。
“你力气太小了,所以磨不出豆浆。”“你的黄豆太硬了才磨不出来的。”
我发现你们是因为豆浆出不来而不开心。原来黄豆没有浸过水直接干磨,我并没有提起矛盾之事。而是给你们提出一个问题让你们思考“为什么会磨不出来豆浆呢?豆子怎样才能变得软软的?”
这时候,他们高高兴兴的去泡豆子了,过了10分钟左右,你们开心的和我说:“老师老师,豆子变大了,应该可以磨豆浆了吧。”
当他们第二次还是没有磨出豆浆的时候,有些灰心了,“老师,为什么还是磨不出来?”我笑了笑。
“豆子大了也磨不出来,那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寻求一下别人或者爸爸妈妈的帮助呀?今天回家的任务就是寻找答案。
第二天,罗竟成带来了自己泡好的豆子和大家一起分享“豆子不是泡大,而是要泡软而且还要泡很长时间才可以呀”我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说:询问了姥姥,因为姥姥经常用石墨磨豆浆喝,她知道的多。
你们几个听了都非常高兴,豆浆终于磨出来了。
理解分析:
1、大班的幼儿对于生活的观察和实践还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水平,应该给与他们更多的指导而不是将答案告诉他们。
2、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的失败可以适当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迁就。
3、引导幼儿自己寻求答案,与同伴分享获得答案的喜悦。
4、让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直到他们得到结果为止,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自信心,还能让幼儿懂得,做事情要坚持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