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又是家庭的责任。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是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尤其是担负基础教育的幼儿园,办好家长学校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办好家长学校呢?我园围绕园内各项计划积极开展了一些实践工作,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健全家长学校运行制度
幼儿园要努力做好家长工作,作为教育主导,一定要带动家长发挥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争取家长的配合,真正办好家长学校。首先我园成立了家委会、伙委会,制定了家长学校的各项制度,培养了一支热爱家长工作的队伍。由园长任家长学校校长,负责家长学校全面工作;由副园长任家长学校副校长,负责具体工作安排;由教师、家委会成员任家长学校的工作人员,负责家长培训工作;我们还请一些专家、家教成功的典型家长和优秀教师负责家长的授课和讲座。家长学校的成员积极支持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家长学校教育活动提供更多教育资源信息,帮助家长们接受各种教育方法、技能。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
幼儿时期是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是为今后人生观奠定基础的时期。在家长学校教育内容上,既有每学期重点专题内容,又有连续性、全面性活动内容,使家长全面接受信息、指导实践。主要内容如下:
1.专题性家长讲座
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学期主要教育目标制定讲座内容,讲座前就讲座内容、形式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讲座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针对大班家长的《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家长讲座,邀请小学一年级教师为家长介绍入小学的要求和准备,重在帮助他们为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家长的欢迎和赞同。在中班开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主题讲座,侧重让家长了解该时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防止孩子在思想、行为上出现较大的偏差,使家长、老师的距离更近,家长交流更轻松、积极、主动,家长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小班刚入园的情况,开展家园互动座谈会,以家园交流沟通为主,家长和老师谈教育孩子、家园共育等问题,使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促进家园理解和支持。
另外我园还开展了家长助教活动。根据家长的不同职业,邀请医生、体育老师等有特长、有能力、有兴趣的家长为孩子上课,带去不一样的生活常识,彰显出别样的教育效果。
2、家长开放日
每学期都有定期和不定期家长开放日活动,让每一个家长走进幼儿园,观摩幼儿活动,观察教育教学,参与亲子游戏,体验幼儿生活,使家长亲身了解幼儿在园的游戏、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老师怎样教育孩子、组织孩子们的各项活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比如上学期,小班举行了亲子涂鸦活动,大班举行了亲子树叶粘贴画活动,大班举行了感恩活动。通过开放日这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沟通,增进家园了解,起到良好的互助作用。
3.家园亲子活动
我园还根据活动内容和要求,组织策划各种亲子活动,如亲子扫墓活动、亲子端午节、亲子秋游活动、亲子做月饼、亲子捡垃圾、亲子挖红薯、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等。在亲子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充分了解家长和孩子的意见,让家长充分了解活动的开展时间、开展意图和开展方式,并就具体的情况询问家长的意见。比如在“端午粽飘香”这一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和家长一起包粽子、品粽子,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家长在活动开展前提出的建议:给孩子亲手缝制一个小香包的活动让端午更有味,让爱香飘远,使得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4、介绍家教知识,转变家长观念
针对在家长中存在一些对幼儿教育的误解,我园组织业务能力强,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案,组织家长学校授课,分期分批组织家长集中学习,同时利用校园橱窗、微信公众号、专栏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新的家教方法、理论及好的幼儿读物,丰富家长的家教内容及形式。如亲子阅读:我园向家长介绍了广受好评的幼儿绘本,如何指导孩子阅读绘本以及在生活中对绘本的延伸。部分家长在和孩子阅读了绘本后,深有感触的说:“我们家宝宝爱看书了,比以前安静了。”“我们家孩子的习惯比以前好了”。
5、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不能让全体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活动,提高班级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公开、平等、人人参与,如在讲故事比赛活动中,各班组织全体幼儿进行初赛,在班内进行初赛的过程中,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园内其他教师做评委,当场打分,确定初赛名次,家长对这样的活动表示认可,既为每个孩子提供了机会,又能公正评选出能力强、表现佳的孩子,对孩子本身也是一种认可和鼓励。
三、开通便捷畅通的交流途径
1.开辟面对面交流栏目。每班设有家园联系栏,如家园联系园地、家园共育等,定期更换内容,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学习、活动内容,还有一些家教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如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怎样保护牙齿、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等,家长既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内容,又学到家教知识,了解家园共育的要求。
2.开好家长会。每学期初新生家长会,对新入园的幼儿,由园长亲自召开新生家长会,针对幼儿入园年龄特点,围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习惯、增强适应能力等积极引导,让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各班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教师面对面和家长沟通教育幼儿的各项工作,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调整教育计划,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3.家访。教师每学期都要进行家访,对新生幼儿进行不同形式的家访,了解孩子的性格、小名、爱好及幼儿在家情况,对不来园的幼儿知道原因,碰到特殊情况,做到有事必访,主动家访,让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4.建立班级家长群。家长与老师的实时在线交流,解读幼儿行为,解答家长疑问,在交流中分享育儿经验,让不放心的家长放心,让放心的家长更放心。
5.智慧树平台
我园除了各班自己建立的家长群外,还建立了智慧树网络平台,园领导深入教育一线,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交换意见。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中产生困惑,与园领导、老师交换意见,征求教育方法,得到圆满解决。通过网站,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更为密切,幼儿园与家长全方位联系接触,拓宽家庭、幼儿园之间的信息渠道,实现家园育人的协调发展,家园多了交流平台,对孩子成长很有好处。
经过实践和探索,我园在家长学校工作中有了一些初步的收获,但还有一定距离,如家长学校授课的质量有待提高。家长工作要有耐心和爱心,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遵循“让家长在角色定位中慢慢成长”这个家教宗旨继续努力,使我园家长学校更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质量,使家长学校收到更好的社会效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