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警察”是英雄一样的存在,是我们安居乐业的保护者,可是在有些孩子的心中,“警察”却变成了一种可怕的存在。在我们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提到“警察”,他马上会露出紧张害怕的神情,见到“警察”,他更是吓得躲在老师身后大哭。
案例一:不要把我关起来
角色游戏时间到了,凯凯小朋友扮演的是“螃蟹家”的“爸爸”。“爸爸妈妈”们都在忙着照顾家里的“小宝宝”,有的给“宝宝”做饭,有的给“宝宝”喂奶,有的在哄“宝宝”睡觉……凯凯在摆弄着一个小汽车的玩具,嘴巴里还发出小汽车“嘟嘟嘟”的声音。这时候,幼儿园里的一位保安师傅从孩子们旁边经过,只听见凯凯“啊”地一声大叫起来,接着扔下小汽车就跑过来紧紧地抱着我的腿,还哇哇大哭。我被他这突然的举动吓了一跳,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我蹲下身抱着他轻轻地问:“你怎么了?凯凯!”他没有停止大哭,只是用惊慌的眼神看着我。我拍拍他的后背告诉他:“不用怕,老师保护你!但你要先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老师才能想办法保护你。”他用手指了指已经走过去的保安师傅,我有点糊涂,心生疑问。难道是害怕保安师傅?“你害怕那个爷爷?”凯凯点点头。“你为什么害怕他呀?他可是好人呢!”凯凯担心地说:“我听话,不要把我关起来!”“谁说他会把小朋友关起来的?”凯凯很认真说:“是我妈妈告诉我的,妈妈说不听话、乱哭的小朋友会被警察叔叔抓走关起来的!”这下我明白了,原来他是把穿着制服的保安师傅当成了警察叔叔。
案例二:不吃饭,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
午餐时孩子们都在安静进餐,唯有mini小朋友哭着要找阿婆。我安慰她不要哭了,等吃完午餐然后再睡一觉之后就能见到阿婆了,可是mini并没有停止哭泣。这时,坐在mini旁边的凯凯小声对她说:“你怎么老是哭啊?你再哭不好好吃饭,马上叫警察把你抓起来!”mini恐惧地看了看凯凯,之后又转头看着我。我马上安慰mini告诉她警察叔叔是不会抓小朋友的,然后也告诉了凯凯警察是帮助我们的人,不能乱说的。谁知道凯凯义正言辞地说:“我才没有乱说呢,我妈妈就是这么说的!”
案例分析:
凯凯是个很活跃的男孩子,在参加教学活动时也常常不能安安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当老师告诉他学本领的时候要认真的看着老师哦,可是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没过一会儿就又开始乱动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爸爸妈妈觉得孩子比较顽皮,可是又没有好的办法能让孩子“听话”,所以只好搬出“警察叔叔”来吓唬孩子,从而让孩子听话。可是小班的孩子还没有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因为爸爸妈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所以对爸爸妈妈说的话会深信不疑。爸爸妈妈一定不止一次地拿“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来吓唬孩子,在凯凯的意识里,他深深相信如果不听话,警察叔叔就会来抓他。所以当他见到
穿着制服的保安人员时,他的反应才会那么大,那是来自心底的深深的惧怕。
措施及效果:
一、我眼中的警察叔叔
我们成人都知道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于警察,那在孩子的眼中,警察叔叔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的内容是:我眼中的警察叔叔。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警察叔叔是抓小偷、抓坏人的;有的说警察叔叔很厉害,像超人一样;也有的孩子说警察叔叔很勇敢,是好人;但是也有个别孩子说警察会抓不听话的小孩。
二、谁是最勇敢的人
经过还孩子们谈过“我眼中的警察叔叔”后,我很欣慰大部分孩子对警察叔叔还是有正面的认识的,同时,我也为认为“警察叔叔会抓小孩”的幼儿担忧。如果在孩子的心里,警察是这么的可怕,可怕地让他们见到后转身就跑或是哇哇大哭,那如果这些孩子在外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他们怎么可能会向“可怕的警察”求救呢?这个问题一直敲打着我。于是,后来我组织孩子们观看了警察工作的一些照片和视频。看完照片和视频后,我又问孩子们觉得警察叔叔是什么样的人,这次大家都一致认为警察叔叔是好人,是来帮助和保护我们的,孩子们还说当遇到坏人时可以找警察叔叔帮忙,因为警察叔叔是最勇敢的人。
三、家园沟通,正确引导,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如果由于孩子顽皮,父母就通过吓唬孩子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自己的话,长期以往,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和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吓唬孩子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不良的影响,同时教他们学习正面引导孩子的方法,在家多表扬和鼓励幼儿,相信孩子,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允许孩子“慢慢”长大。
小班的幼儿心智还不成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他们缺乏对事物的分辨和认知能力。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父母、老师,所以有时候父母、老师说的话对他们来时就是权威。所以我们更加应该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在和幼儿沟通时要注意不给孩子灌输负能量信息,更不能随便吓唬孩子,让孩子能够在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