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宝宝是个宝,“轻拿轻放”很重要。夏天到了,孩子们脱下了厚重的衣服,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会增加,而孩子的骨骼尚未发育好,拉扯或过度运动都会导致孩子脱臼,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脱臼,又称为关节脱位。根据病因,可将脱白分为外伤性、习惯性、病理性和先天性脱臼四种。对于一般孩子而言,大多数脱臼现象属于外伤性脱臼。脱白大多是跌落、撞击等原因所致,而夏天孩子们穿的衣服少,活动更方便,加上跌撞的时候没有厚厚的衣服缓冲保护,所以夏天孩子脱臼的现象比冬天更多见。


注意你们的小动作

其实,引起孩子脱臼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家长和孩子平时不经意的一些习惯性小动作。

穿脱衣时,不要用力拉

婴幼儿时期,肘部的桡骨头发育未完全,连着桡骨头和桡骨盖环状韧带也比较松弛,稍加外力影响,桡骨头就很容易从环状韧带中脱离出来。所以,家长在给孩子穿脱衣服的时候,动作不要太粗暴应该顺着孩子手伸直的方向轻轻地拉伸。

玩游戏时,不能提离地

有些孩子特别喜欢爸爸拉着双手将其提离地面然后转圈圈,殊不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游戏,稍不注意就会弄伤孩子。孩子的肌肉、韧带、骨质和结缔组织等都还没有发育成熟,非常脆弱,加上孩子的体重远远大于他胳膊韧带所能承受的重量,这样的动作就极容易导致孩子手腕关节和肩关节软组织受伤,甚至引起脱臼。

跌倒时,不可手撑地

大部分脱臼是关节部位被猛然用力牵拉或撞击造成的,孩子跌倒时,若用手掌或肘部撑地,对手掌关节、肘部关节和肩部关节都可能造成极大的冲击,从而使得关节骨与关节面出现错位,导致脱臼。所以,家长最好能够教宝宝在跌倒的时候,用身体的柔软部位(屁股、上臂肌肉)平行着地,这样能够尽量减少伤害。


1521516883914938.jpg


脱臼处理,咱要六步走

孩子脱臼后,复位越早,方法越简单,效果也越好。但是家长千万别因为看到电视剧里治疗脱臼只要“咔嚓”一下,一扭一转一拽就擅自帮孩子复位,其实那只是艺术效果。若脱臼复位的手法不对则可能引起血管和神经的损伤,造成二次伤害。若真的碰上孩子脱臼的现象,家长除了尽快把孩子送到医院接受治疗,还应该做好紧急护理措施。

第一步:限制行动

有的孩子脱臼后会大哭大闹甚至痛得在地上打滚。频繁地移动脱臼的肢体只会加重孩子的疼痛,这时家长应该在第一时间稳住孩子的情绪,并且尽量让孩子冷静下来,关键是限制孩子的行为,不要再折腾患肢。

第二步:固定患处

脱臼会引起关节周围关节囊的损伤,若脱臼后仍然频繁活动受伤的关节,不仅疼痛加剧,还会让关节囊的损伤进一步加重,引起关节囊松弛,从而造成关节不稳或习惯性脱臼。因此,孩子脱臼后,家长务必先帮孩子固定患肢。肘关节脱臼的固定方法是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将患肢悬吊在胸前。肩关节脱臼则可以用绷带、衣物、布条或围巾等织物将脱臼的胳膊与躯干捆绑固定。

第三步:冰敷患处

孩子脱臼后,患处会逐渐肿胀,孩子会感觉到红肿热痛。家长帮孩子固定脱臼的部位后,可用冰袋对该部位进行冰敷,让血管收缩,使之不再继续肿胀,瘀青也不再扩大,减轻组织炎症,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疼痛。

第四步:送院复位

如果在脱臼后的几个小时内不能让关节恢复原状,患处周围的组织肿胀,复位就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孩子意外脱臼后应该尽快将其送到医院,请专业医生为其复位。但是,如果正处于不方便看医生的环境,那么在紧急情况下,家长也可以为孩子进行复位处理。以下以最常见的肘部关节脱臼为例详细介绍复位方法:

让孩子和家长相对而坐,将脱臼的肘部弯曲呈90度放在孩子身旁。家长一只手握着孩子上臂的下端以固定肩关节,并且将拇指放在桡骨头的位置。另一只手握着孩子的手腕,连续做几次前臂旋后动作。若听见清脆的轻微弹响声或按压孩子肘部,手指能够感觉到弹跳感,就表明关节已复位。


微信图片_20180320113902.jpg


第五步:复位后护理

脱臼复位后虽然关节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受伤的韧带或周围的组织也是愈合的,但是仍然要固定患肢2周左右。在此期间,注意不要让孩子进行过度的活动,以免再次发生关节脱位而形成习惯性脱臼。

第六步:功能锻炼

孩子发生的脱臼具有反复性和习惯性,发生一次后就很容易反复发生。所以,在孩子脱臼康复后,家长应该多加注意,加强功能锻炼。平时要引导孩子多做前臂旋转动作,增加孩子上肢的肌肉功能和环状韧带的紧张度,有利于防止关节脱位。对于体质较差的孩子应注意增加营养,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