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眼看就要进入冬季,班上准备举行自理能力比赛。为了鼓舞士气,我在比赛的前一天,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宣布要给前十名的小朋友准备奖品,孩子们听了,眼神中流露着期待。第二天一大早,孩子们就凑上来问准备了什么礼物,我掏出晶莹的水晶粘土在他们眼前一亮,眼馋得这帮小家伙两眼冒光,就等中午比赛时大显身手夺得前十名啦!

  起床时间到,随着保育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一改平时的慵懒,飞快地穿起衣裤。气温渐渐转凉,穿得快能避免着凉,要是平时起床也能有这样快的速度该有多好。不一会儿,就有孩子一个接着一个走出卧室。我赶紧跟过去给他们编号“1、2、3······”前十名诞生啦!我放下笔,抬起头,只见萱萱走上前来,眼巴巴地看着我。这孩子平时可是老师的好帮手,不但聪明而且动手能力很强,可今天怎么就落后了呢?我摸摸她的脑袋,安慰了几句。下午放学前,班上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颁奖仪式,不但表扬了获奖的孩子,还鼓励其他人向他们学习。并告诉孩子们,发奖品不是目的,只是鼓励大家的一种手段,要求孩子们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断提高自理能力。

  就是这样一件小事,算是多彩的幼儿园生活的一个小插曲吧,却像石头投进平静的湖面一样,溅起了层层涟漪——

  小洁,今天比赛的第四名,平时妈妈每天都会最后一个来接她,小姑娘总是很懂事地边玩玩具边等,可今天老是在门口徘徊,很急切的样子。妈妈一来,她凑上前有点不好意思的笑着,手上托着自己的奖品递给妈妈看。看出她的小心思,我迎上去说“小洁今天自理能力比赛得奖啦,这是她的奖品!”“第几名?”“第四!”“拿第一的是谁呀?”我一愣,眼光无意间瞟向小洁,这时的她眼里的光彩一下子黯淡下去,只听她低低的说“是小铭!”我也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好,默默地目送这母女俩离开了教室。

  获奖引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第二天早上入园,又接待了两位家长。

  萱萱的奶奶早早地牵着孩子来了,一进门就絮叨开了“我家萱萱昨天回家哭了好久,说没拿到奖品。孩子还说是有人推她她才晚了的。”这可说得我们几个老师有点懵,我们三个老师昨天都在卧室,可没看到有小朋友推人呀!我把目光投向萱萱,这时的她看上去倒是挺开心的,大声地说到“奶奶也给我买了水晶粘土呢!”说完,走回自己的座位了。

  随后,小琪和奶奶手牵手地走进教室,奶奶迟迟不愿离去,笑着问“小琪昨天是第几名呀?”我查看了一下获奖孩子们的照片,确定他是第八名,奶奶说“他手上的数字不清楚,我以为他吹牛呢!”然后笑眯眯地对座位上的小琪说了句“奶奶走啦!”就兴冲冲地离开了教室。

  目睹围绕获奖发生的事,我陷入了沉思:这获奖的孩子里头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没获奖的孩子会怎么想呢?也许有的会想:要是我动作再快一些,说不定也能拿奖品呢!也许有的会想:没拿到就没拿到吧,反正我一直都是最后。思来想去,感觉很有必要给他们上一堂社会课。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博客,作者认为“童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年龄段,有自己独特的任务。而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就力量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

  我认为他的观点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分析了竞争给孩子带来的种种弊端,还真的需要还孩子一个童年,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从而愉快轻松地成长。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想,竞争意识与自我意识紧密相联,清晰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下才显现出来的。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而竞争意识的萌芽,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竞争也会让孩子走上认识自我的道路。就像这次的自理能力比赛,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比赛不是目的,咱们要的是竞争的那个过程。

  面对班上发生的这几个小插曲,我更多的要感叹家长们对待竞争的态度,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的确如此,初衷很好的一件事情,就因为家长的反应对孩子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这不正说明:“不能不说,现在的童年生态环境太差了,成人把自己的焦虑过多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即使有“拼爹”这一说,压力实际上最终都落在孩子身上,太多的孩子过早地被赋予竞争的责任,背负了攀比的重担。”特别是有的家长把自己的期望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前不久,听说过这样一个新闻:有家长为了给孩子选择到一个市级重点幼儿园,倾尽全力,想了很多办法,找了不少关系;同时,因为幼儿园要用考试选拔孩子,为了在选拔中能有好的表现,家长们提前教孩子学了不少知识。但最后却没能被这家幼儿园录取,只好选了一个普通幼儿园。得知这一消息后,年仅三岁的孩子居然嚎啕大哭,并在接下来的日子,只要一提上幼儿园,就伤心不已,对于上普通幼儿园非常排斥。眼看着入园的时间快到了,孩子表现得还是很抗拒,家长束手无策,只得向心理医生求助。

  这个鲜活的事例很好地体现了过重的竞争压力,给幼小的孩子带去的焦虑。毫无疑问,在如此的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舞台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自卑感和无奈感,试想这样的童年,谈何放松和愉悦呢?

  想到这里,我突然知道我的社会课的主题是什么了——帮孩子端正心态,让他们明白竞争是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是件美好的事!用从容的心态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不应充满妒忌和愤懑。告诉他们参与竞争的意义之一,就是学会坦然地接受失败,并且诚心实意地祝福对手。再告诉孩子,在竞争中得到胜利固然值得骄傲,但和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也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同时,我也想告诉我的家长们:在孩子们尽了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绩面前,既可以鼓励他们做一个继续努力的赢家,也可以鼓励他们做毫不气馁的输家,而不是过分注重竞争本身。

  关于获奖的二三事,是意料之外的事,也引发了我内心的思索,希望尽我的绵薄之力,给我的孩子们创造一个绿色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