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父母对子女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研究述评

  【摘要】父母对子女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可反映出家庭的教养方式是否得当,并对子女情绪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者从父母反应方式类型、父母反应方式差异、父母反应方式作用原理、父母反应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父母反应方式;消极情绪;情绪发展;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6)10一0040—05

  父母对子女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以下简称父母反应方式)可反映出家庭的教养方式是否得当,并对子女情绪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父母反应方式可分为支持性和非支持性反应两类,父母反应方式与子女情绪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之间存在密切联系。[1-4]在子女产生消极情绪时,父母反应方式,如含有有效的应对策略,则能帮助子女学会应对和调节自己的消极隋绪。[5]对父母反应方式的研究可丰富个体情绪智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充分了解儿童情绪智力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丰富家庭情绪教育研究,提升家庭的情绪教育功能,帮助父母更好地对儿童进行情绪教育。本研究从父母反应方式类型、父母反应方式差异、父母反应方式作用原理、父母反应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父母反应方式类型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外产生了大量有关亲子交往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消极情绪反应方式的研究,众多学者对父母对子女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类型作了区分(见下表)。其中,Eisenberg和Fabes等人把父母反应方式分为支持性反应和非支持性反应两类,其中支持性反应包括鼓励情绪表达(encourageexpressionofemotion)、情感关注反应(emotion—focusedreactions)、问题关注反应(problem—focusedreactions),非支持性反应包括惩罚反应(punitiveresponses)、忽略反应(mini-mizingresponses)、忧伤反应(mentaldistressreac-tions)。[6]那以后,大凡对父母反应方式进行的研究,大多以Eisenberg和Fabes等人的分类为依据。

  二、父母反应方式的差异

  1.反应方式的性别差异

  Eisenberg等人的研究发现,对子女积极情绪的反应,父亲和母亲基本相似,而对子女消极情绪的反应,母亲倾向于支持性反应,父亲则出现较多非支持性反应。[7,8]我国研究者马春红等人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即母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支持性反应水平高于父亲,而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非支持性反应水平略高于母亲。[9,10]Cassano等人的研究表明,父亲通过提供情感支持鼓励孩子独立和探索,而母亲对子女的消极情绪较为敏感,会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13]总体而言,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父母对子女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存在父母的性别差异。和母亲相比,父亲更容易忽视儿童的消极情绪,这可能与父亲的人格特质有关。母亲对子女的消极情绪能做出更适当的反应,这与母亲通常会优先考虑儿童的需求有关。[12]

  2.反应方式的学历差异

  马春红等人研究发现,父亲学历的高低对其对子女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的影响不大,而母亲学历越高,对子女消极情绪的支持性反应水平越高。相反,若母亲的学历较低,对子女消极情绪的非支持性反应水平则较高。[13]国外Fabes等人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即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其鼓励陛情感表达越多。Nacak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当子女表现出消极情绪时,受过高等教育的土耳其母亲对子女的忽略和惩罚性反应远远少于低学历母亲,而其鼓励性的情感表达和言语激励往往多于低学历母亲。[14-16]可见,母亲的受教育水平与其反应方式呈正相关。

  3.反应方式的文化差异

  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父母反应方式存在差异,如Nelson等人的研究发现,非洲裔和欧洲裔美国母亲对子女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差异较大,非洲裔美国母亲会更多地表现出忽略、惩罚等非支持性反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非洲裔美国母亲的反应方式与其学习能力呈负相关,而欧洲裔美国母亲的反应方式与其学习能力呈正相关。[17,18]其他研究也证实,中西方父母的反应方式存在差异。在面对子女消极情绪时,西方父母会更倾向于使用支持性反应方式,如,选择关注该问题,帮助子女解决问题,鼓励子女表达情绪等;中国父母最常使用的是忽略反应方式,父母常常想办法让子女先稳定情绪,获得安慰,较少采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应方式。

  4.反应方式的子女气质类型差异

  幼儿自身的气质类型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父母的反应方式,并影响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Rcth-bart等人的研究表明,若幼儿属于难养型儿童,消极的情绪常常成为其主导情绪,父母表现出的非支持性反应有可能导致幼儿陷入更糟糕的状态。国内有学者也发现,对于情绪反应比较强烈的幼儿,父母更多表现为悲伤或忽略反应;对于情绪比较消极的幼儿,父母更多表现为悲伤或惩罚反应;对于情绪反应比较敏感的幼儿,父母更多表现为情感或问题关注反应。

  5.反应方式的子女性别差异

  Garside等人的研究发现,对于害怕和悲伤等消极情绪,母亲对男孩和女孩表现出相同的支持性反应或非支持性反应,父亲则对女孩表现出更多的支持性反应,对男孩表现出更多的非支持性反应。[19]Cassano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父母为女孩在消极情绪时提供的社会化支持反应多于男孩。[20,21]这与我国学者马春红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即父母对男孩消极情绪的非支持性反应水平高于女孩,对男孩消极情绪的支持性反应水平低于女孩。[22]

  三、父母反应方式的作用原理

  1.元情绪理念作用原理

  Gottman等人指出,元情绪是对某一种情绪产生的感受和认知。我国学者翟鸿雁和许远理指出,元情绪理念是对自我与他人情绪产生的有组织的感受与想法,并在反复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特定的、固化的思维模式或理念。父母元情绪理念(ParentalMeta—emotionPhilosophy)是指父母对幼儿的情绪表现所产生的关于隋绪、态度、行为和理念等的反应方式,可分为情绪教导型、情绪失控型、情绪不干涉型和情绪摒除型四种类型。当父母面对子女的消极情绪时,他们的元情绪理念会指导其了解子女的情绪并选择相应的应对方式。研究表明,情绪教导型的父母面对子女消极情绪时能给予支持性反应。例如,父母能敏感地察觉子女的消极情绪,能认可子女的内心感受,进而帮助其正确认识消极情绪,解决由负面情绪引发的问题,让孩子获得处理这类消极情绪的正确策略。情绪失控型、情绪不干涉型和情绪摒除型的父母在应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时,采取的大多是非支持性反应。

  2.自我决定作用原理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是否能够形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与其所处的养育环境密切相关。自我决定理论将儿童所处的养育环境分为自主支持和条件控制两种环境。自主支持环境(autono-my-supportive)是指父母能够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将养育压力最小化,认同儿童的内心感受,看重儿童的自主能力,鼓励儿童自己解决问题;条件控制环境(conditionalcontrolling)是指父母会强迫儿童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表现,如通过有条件的奖赏、威胁、强迫式的语言等。[23,24]不同的养育环境,不同的情绪体验,可使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当父母提供给子女自主支持的环境时,儿童能够更好地表达和管理情绪;当父母提供给子女条件控制的环境时,儿童则倾向于以压抑和不可控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25]

  3.依恋作用原理

  亲子依恋(Parentalattachment)是指个体与父母之间形成的特殊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亲密而持久,为个体提供情绪支持、安全感和自信心。亲子依恋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它影响着儿童个体的发展和父母的养育方式,儿童的依恋行为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也能影响儿童的依恋类型。[26]Grossman认为,婴儿的依恋类型与其特定的沟通行为有关,他据此提出了冷淡型、温柔型和轻松型三种依恋关系。例如,温柔型的母亲平和、有耐心,能迅速对婴儿的言语和情绪做出反应,能以温和的方式给予子女关心和安慰。研究亲子依恋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并深入研究亲子依恋如何影响父母的反应方式,有助于改善亲子互动的质量,促进儿童个体情绪能力的健康发展。

  四、父母反应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1.父母反应方式对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与父母对其消极情绪的支持性反应呈显著正相关,与非支持性反应呈弱负相关。[27]父母对子女消极情绪采取接纳的应对方式并和他们讨论消极情绪,能够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情绪,使其情绪理解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若在子女表现出消极情绪时,父母给予的是惩罚等非支持性反应,即会导致子女将负面情绪与惩罚负面结果相关联,强化痛苦情绪,从而阻碍其情绪调节和社会能力的发展,甚至导致一系列问题行为的产生。若父母给予的是更多的支持性反应和积极的情绪关注,则有利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的更好发展。

  2.父母反应方式对儿童情绪反应的影响

  有研究结果显示,支持性反应方式或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儿童的积极情绪反应关系密切。Eisenberg等人在研究中指出,父母作出支持性反应有利于儿童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28]这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支持性反应方式促使其建立起了适应性情绪调节的行为,如较少的消极情绪反应、建设性的情绪应对策略等。非支持性反应或压抑的家庭氛围与儿童的消极情绪反应关系密切。父母对子女消极情绪的非支持性反应会降低其安全感,从而影响其正常的情绪反应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29-31]

  3.父母反应方式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儿童消极情绪的非支持性反应会增加其负面情绪唤醒可能,不利于儿童学习能力、监控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然而,过度的鼓励和肯定亦不利于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适度的鼓励有利于增强儿童的自信心,让儿童通过解决问题,发展社会能力,如合作性、自主性和责任性等社会技能。[32,33]Carson等人的研究表明,父亲以愤怒、不悦、厌恶或取笑等方式对子女消极情绪进行回应,会导致其减少与同伴的分享行为,且容易表现出更多的语言和身体攻击行为。父母的忧伤反应会降低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加其焦虑情绪,不利于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易导致儿童形成社会退缩心理。[34]

  五、研究展望

  1.研究本土化

  国外对父母反应方式的研究兴起较早,以Eisenberg和Fabes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反应、同伴冲突、社会交往、安慰行为等方方面面。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由于文化差异和社会变化,国外已有研究结论并不能完全适合中国,加之二孩政策的到来,父母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儿童期望值的加大等因素影响,父母反应方式更有探讨研究的价值。

  2.研究具体化

  目前,对父母反应方式的研究大多针对笼统的消极情绪,缺乏针对不同消极情绪(如愤怒、悲伤、忧愁等)父母应对方式的研究。关于这一点,国外已有所改变。我国关于儿童消极情绪的研究也应走向精细化和深入化,对父母应对方式的研究也应当更加具体化。

  3.反应方式的脑神经机制研究

  目前,有关父母反应方式的理论包括元情绪理念理论、自我决定信念理论、依恋关系理论等,但这些理论尚难以从根本上揭示父母反应方式的内部机制。随着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脑电信号处理的脑神经机制研究逐渐成为情绪研究范式。目前,直接研究父母反应方式的脑神经机制研究还较少。若能将脑电技术融入到情绪互动和情绪反应方式的研究中,则能更为直接地揭示父母反应方式产生的脑机制和深层原因。

  参考文献:

  [1]EISENBERGN,FABESRA,MURPHYBC.Par-ents’reactionstOchildren’Snegativeemotions:RelationstOchildren’ssocialcompetenceandcomfortingbehavior[J].ChildDevelopment,1996,67:2227-2247.

  [2][9][13][22][27]马春红.父母对幼儿消极情绪反应方式与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3][10][30]冀红红.小学生消极情景中的情绪反应特点及其与父母应对方式的关系[D].开封:河南大学,2013.

  [4]MCElWAINNL,HALBERsTADTAG,VOL-LINGBL.MotherandfatherreportedreactionstOchildren’Snegativeemotions:RelationstOyoungchildren’Semotion-alunderstandingandfriendshipquality[J].ChildDevelop-ment,2007,78(5):1407—1425.

  [5]EISENBERGN,LOSOYAs,eta1.Parentalsocial-izationofchildren’sdysregulatedexpressionofemotionandexternalizingproblems[J]JournalofFamilyPsycholo-gY,2001,(15)-183—205

  [6]FABESRA,EISENBERGN,BERNZWEIGJ.Copingwithchildren’snegativeemotionsscale:Descriptionandscoring[M].Tempe,AZ:ArizonaStateUniversity,1990.

  [7]CARSONJL,PARKERD.Reciprocalnegativeaffectinparent—childinteractionsandchildren’Speercom-petency[J].ChildDevelopment,1996,67:2217—2226.

  [8]CASSANOM,PERRYPC,etal.Influenceofgen-deronparentalsocializationofchildren’sadnessremalation[J].SocialDevelopment,2007,(16):210—231.

  [11][21]CASSONMC,ZEMMANJL,eta1.Re-sponsestochildren’Ssadness:Mothers’andfathers’uniquecontributionsandperceptions[J].MerrilPalmerQuarterly,2014,60(1)-1—23.

[12]MOKROVAI,BRIENM,eta1.ParentalADHDsymptomologyandineffectiveparenting:Theconnectinglinkofhomechaos[J].Parenting,ScienceandPractice,2010,10(2):119—135.

[14]NACAKM,YAGMURLUB,etal.ParentinginMetropoleandAnatoliasamples:Theroleofresidenceandeducationinbeliefsandbehaviors[J].TurkishlournalofPsychology,,2011,(26):85—100.

  [15]LEYENDECKERBJAKELJ,etal.Parentingprac-ticesandpreschoolers’cognitiveskillsinTurkishimmi-grantandGermanfamilies[J].EarlyChildDevelopmentandCare,2010,180:1143-1163.

[16]ZGEA,YAGMURLUB,etal.Turkishmothers’copingwithchildren’snegativeemotions:Abriefreport[J].journalofChildandFamilyStudies,2013,22(3):437—443.

[17]NELSONJ,LEERKESE,eta1.AfricanAmericanandEuropeanAmericanmothers’beliefsaboutnegativeemotionsandemotionsocializationpractices[J].Parenting:ScienceandPractice,2012,(12):22—41.

  [18]NELSONJ,LEERKERSE,eta1.EuropeanAmeri-canandAfricanAmericanmothers’emotionsocializationpracticesrelatedifferentlytOtheirchildren’Sacademicandsocial—emotionalcompetence[J].SocialDevelopment,2013,22(3):485—489.

  [19]GARSIDER,DOUGANB.Socializationofdis-cretenegativeemotions:Genderdifferencesandlinkswithpsychologicaldistress[J].SexRoles,2002,(47):115-128.

  [20]CASSANoM,ZEMANJ,Parentalsocializationofsadnessregulationinmiddlechildhood:Theroleofex-pectationsandgender[J].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10,(46)-1214—1226.

  [23]ASSORA,ROTHG,eta1.Theemotionalcostsofperceivedparents’conditionalregard:Aself-determinationtheoryanalysis[J].JournalofPersonality,2004,72:89—110.

  (24]周司丽,侯志瑾,等.高二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父母反应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3):319-328.

  [25]RYANR,DECIE,etal.Thesignificanceofau-tonomyandautonomysupportinpsychologicaldevelop-mentandpsychopathology[J].DevelopmentalPsychopathol-ogy,2006,(3).

  [26]BRoWNG,MANGELSDORFS,NEFFC.Fa-therinvolvement,paternalsensitivity,andfather-childat-tachmentsecurityinthefirst3years[J]JournalofFamilyPsychology,2012,(26):421.-430.

  [28][31]EISENBERGN,SPINRADT,eta1.Emo-tion—relatedself-regulationanditsrelationtOchildren’Smaladjustment[J].AnnualReviewofClinicalPsychology,2010,(6):495—525.

[29]DAVIDOVM,GRUSECJ.Untanglingthelinksofparentalresponsivenesstodistressandwarmthtochildoutcomes[J].ChildDevelopment,2006,77:44—58.

  [32]SKINNERE,WELLBORNJ.Copingduringchildhoodandadolescence:Amotivationalperspective[J].Life—spanDevelopmentandBehavior,1994,(12):91—123.

  [33][34]李燕,贺婷婷,等.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及其与幼儿社会技能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0,(2):452—455.

摘自:《幼儿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