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无为而治”——论幼儿园园长管理

  在管理史上,人们往往是致力于对组织内部所有的“有”展开了管理和研究,但不见得有效,而是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组织内部除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人、财、物外,还有一个本该引起高度重视而一直被忽视甚至受歧视的,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可被称之为“无”的东西。而在管理中,这些“无”具有更为决定性的意义,正如老子所说,是“无中生有”“有生于无”。“无”作为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始终决定并操控着所有的“有”,我们对所有的“有”的管理最终目标恰恰应该也必须是为了对“无”展开有效的管理,并进而实现真正的不管理。近来,结合自身学习与实践,我对园长角色及管理策略在“无为而治”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一】管理者的无为

  对于幼儿园来说,园长扮演着多重角色:办园理念的创立者与践行者、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日常事务的管理者、教师的知心人等等,如何扮演好这多重角色?道家的“无为”学说,体现了老子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蕴涵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乱为。

  称职的领导不在于处处表现自己的精明能干,而是让自己的下属各得其所,每人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自觉地把单位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感到自己是单位的主人,全然没有被人强迫做工作的委屈。把亮相的机会让给下级,让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委以重任,这样,他觉得领导信任他,有一种自己的才能没有被压抑埋没的感觉。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是人们一种最高的需求,领导无为下级才能有为。

  园长对各种矛盾的解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若事无巨细都亲历亲为,必然会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因此,要对自己面临的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区分轻重缓急,明确地判断处理事务的优先顺序,由此确定工作中的主要矛盾,集中精力加以解决,这样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借主要矛盾解决之机,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顺势而为,解决好其他矛盾,即通过抓点子上的工作借势带动影响全面,推动全局工作。

  【二】管理者的无形

  管理者要用正派的作为形成良好的环境,让人们在榜样的感召下统一步调。“形”的内涵是丰富的,外延是广阔的,前人早已为我们作出了榜样:饮誉不衰的诸葛亮,除了政治、军事上的辉煌业绩外,更受人尊崇的是他淡泊宁静、勤奋简朴、表率群臣的高风亮节。

  1.人格魅力。俗话说“园长是幼儿园之魂”,园长的个人魅力和领袖气质最大的优点是能提高影响别人的能力。当人们认同你时,她们更有可能接受和采纳你的建议。这其中,园长万不可随心所欲,首先要注意以身作则地领导:领导的一举一动都是大家都看在眼里,要求教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先做到。园长要制止开会手机响的问题,可话音刚落,自己的手机就叫了起来,这样园长的话能具有说服力吗?其次是要充分运用园长的人格魅力,每位园长身上总有一些闪光点,在治园的过程中,要注意让这些闪光点形成火炬,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园长的长处,并发扬光大,使全体教工拧成一股绳,团结起来形成联盟,使园长具有凝聚力,这会给园长治园带来很多优势。

  2.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园所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有认知、情感、价值、理想的成分,有文化特色的校园一般都有主题鲜明的精神文化,并且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活动形式,还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形成良好与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办好一所学校有重要的意义。一所幼儿园如果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比较容易凝聚力量,奋发发展。

  【三】管理者的无声

  1.动作提示。园长的各种动作能传递管理信息,它具有言志、传情、状物的特殊功能,她的一招一势、一举一动,都具有鲜明的直观性,起到教育提示的作用,并随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反映。从而把教师的接受意向集中起来,按照要求的内容去思考领悟。

  2.情感感染。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的一种心理反映。任何一种情感都具有信号和调节的功能,即传导意图信息和引导行为方面的功能。如果领导语言枯燥乏味,没有感情色彩,以一种腔调,冷冰冰地进行命令式布置,就会使员工产生讨厌情绪,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例如:当要求教师加班的时候,有些教师会有对立情绪,如果领导此时用怜惜、请求的神态和语气和老师说话:“这两天,我们为了……,必须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也知道老师们非常辛苦,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成功是属于大家的。”情感上的触动加上面部表情,能让教师读懂领导的心,从而产生个性魅力,让教师感觉到工作着是快乐的。

  3.际距调节。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通过调整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更好地进行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实际距离代表着不同的心理区域,如一米内称为私密区,三米内称为社交区等,那么园长就可以利用不同的心理区域进行管理调节。例如开会的时候,后面的老师在窃窃私语,影响了会场的严肃性,园长没有停下来整顿,而是用目光和表情告诉她禁止讲话,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青年教师第一次公开课,胆怯、害怕、紧张,园长可在课堂角落与教师作鼓励的目光交流,能缓减教师的心理压力,更好地表现自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际距调节也是非常讲究的,走近与离远都是有意识的,园长要注意通过以上的管理策略,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管理者注重营造信任氛围,让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自主调整计划,修改方案,如有的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重新调整活动安排,看似违反了原有计划,但教师能抓住教育契机,满足了幼儿的实际需要,管理者在执行制度时就要有弹性。从而使教师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调动,创新意识得到提高,我园在环境创设、区域活动、教育活动设计及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有明显体现。

  总之,“无为”并不代表什么都不为,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为”,什么时候“不该为”;“不言”,并不是什么话都不讲,而是反对发号施令与空洞说教。这里所指的“无为而治”就是指在管理中,要依据自然的规律,遵循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尊重被管理者的个性特点,发掘每个人身上“真、善、美”,激发他们对工作的原动力,鼓励他们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抒发激情,张扬个性,友善合作。

  “无为而治”思想不仅与现代管理探索的思路相吻合,而且充满了鲜明的辨证法。有为与无为的辨证关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绝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