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强化节点管控,优化幼儿自带药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在园用药安全则是确保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在实际工作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部分幼儿患普通感冒等较轻微病患或患其他非传染性疾病后初愈而需要自带药品在园服用巩固的情况。如何在幼儿自带药品管理中切实保障幼儿健康成长,避免不必要的家园纠纷,值得我们进行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我们针对幼儿自带药品管理中的几个重要节点,创新管理流程,强化节点管控,有效地提高了该项工作的管理质量。

  幼儿自带药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按照以往的做法,大多数幼儿园都是实行入园登记制:每天早上幼儿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与班级当值教师交接幼儿的同时,填写药品登记表,进行对幼儿需服药品的交接。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时间有限,仓促中难免造成登记内容不够准确、详细;以对药品的登记为基础,当值教师和保健医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服药时,往往只有一人在现场,缺乏指导和监管;当值教师和保健医往往在幼儿服药后不太重视对幼儿身体和情绪状况等的观察,埋下了安全隐患;幼儿服药后,许多幼儿园往往不重视对药品登记表和用药过程观察记录资料的留存、整理和统计分析,失去了资料本身应有的价值。

  强化节点管控,实施流程化管理

  1.将药品登记前移到幼儿家庭,严格事前登记管理。

  (1)根据登记管理需要,制订并印发《幼儿自带药品登记表》给幼儿家长,使所有家长平时持有至少2份《登记表》,放在家中备用。

  (2)一旦有需要,由相关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在幼儿人园前,准确、全面地填写好《登记表》。

  (3)每日晨检时,由保健医统一接收经检查填写无误后的《登记表》和药品,也可由各班当值教师负责接收家长《登记表》和药品。

  2.采取“双人在场制”,严格幼儿服药过程管理。

  (1)由保健医和至少1名当值保教人员同时在场,一人依据《登记表》,对幼儿的姓名、药品名称、剂量、服用方法等项目进行核对,另一人在旁监督验证,确保无误。

  (2)1名当值保教人员负责按照《登记表》中的说明,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服药,另外一人对该过程依据《登记表》进行比对记录。

  3.抓好四个时段的事后观察,确保幼儿用药安全。

  (1)第一个时段,幼儿服药十分钟内,由现场当值负责幼儿服药的保教人员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情绪和身体的异常反应。

  (2)第二个时段,幼儿服药的一小时内,由幼儿所在班级的当值保教人员重点观察幼儿用药反应,如幼儿面色有无潮红、皮疹、口唇有无紫绀等。

  (3)第三个时段,幼儿服药的4小时内,由幼儿所在班级的当值保教人员重点观察幼儿用药反应,如情绪是否正常,大、小便是否正常等。

  (4)第四个时段,幼儿服药的一天内,由幼儿所在班级的当值保教人员重点观察幼儿用药反应,如注意观察睡眠有无盗汗、身体是否有异常反应等。幼儿园保健医同时进行巡视,并做好记录。

  4.抓好资料存档管理,做好资料备查和工作分析。

  (1)每天下班时,幼儿所在班级的班长负责将记载幼儿用药情况的《登记表》交到幼儿园保健室,保健医审核后进行统一存档保管。

  (2)幼儿园保健医每月一次对该项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

  (3)幼儿园保健医按月、季、学期和学年四个周期,对幼儿服药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工作措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初步效果

  1.将服药登记工作前移到家庭,方便了家园双方,提高了登记准确性。

  以往的登记工作是在家长每天早上送孩子入园时,当值教师要同时接待所有幼儿入园,即时工作量较大,而家长则要赶时间上班,填写《登记表》与教师交接的时间也过于紧张。将服药登记工作前移到家庭,家长更有时间认真、准确地检查幼儿用药事项,填写《登记表》,到园后的交接时间大大缩短,保证了交接环节的工作质量。

  2.“双人在场制”的实行,加强了幼儿服药的过程管理,大大降低了其中的误服风险。

  同时由2名保教人员在场,加强了对幼儿服药过程的监督,极大地提高了幼儿服药过程的安全管理系数,增添了一道安全防范屏障,成为有可能发生的幼儿服药安全事故纠纷的可靠证据链。

  3.幼儿服药后四个日寸段的观察和记录,实现了对幼儿服药管理规范的无缝覆盖。

  对幼儿服药后的四个时段的观察,增强了保教人员对幼儿服药管理的责任意识和对幼儿服药服务的科学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幼儿服药工作的安全性。

  4.对幼儿自带药品管理资料的存档保管,发挥了资料本身的应有价值。

  将幼儿自带药品管理工作资料归档管理,使之成为优化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并成为家庭和幼儿园关注幼儿健康、服务幼儿健康的直接依据,也同时成为防范家、园因幼儿在园服药产生纠纷时的处置依据,进一步提高了幼儿自带药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和严肃性,保障了幼儿在园用药安全。

摘自:《幼教博览》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