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对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的实践与思考

  教师们也许都看到过或经历过类似的情景:贴在活动室墙上的一日作息时间表中详细规定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每个时间段要做的事情;孩子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环节的转换,忙得团团转,而教师则屡屡催促,生怕完成不了既定的任务。教师常常感觉时间紧迫、不够用,每当孩子们在活动中因生成了有价值的内容而流连时,教师就会十分矛盾:是继续按既定的流程走、把孩子拉回来,还是追随孩子们的节奏和步伐,打破既定的作息时间安排呢?

  为此,我们进行了反思:为什么要让孩子陷入这般忙碌之中?孩子们在这样紧张的节奏中学习、生活真的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吗?这是孩子发展所真正需要的吗?我们认为,制度是死板的,而幼儿是鲜活的,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真实的。是否可以依据幼儿园的课程,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优化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的安排,让一日生活的安排追随幼儿的发展?由此,我们开始在实践中探索优化一日生活安排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化零为整,促进幼儿的自我管理

  我们首先审视了原有的作息制度,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按原有作息安排实施,往往会出现一些状况。以小班为例,每天早晨总有几个来得晚的孩子,他们往往要在别的孩子已开始吃早点时才陆续来园。吃点心后是晨间游戏和晨间谈话,早早吃完了点心的孩子也只好在一旁等待同伴一起进入下一环节。另外,由于晨间锻炼与户外活动之间有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在具体实施时,有一大部分活动时间是浪费在不停地进出活动室、上下楼梯的过程中的。

  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原有作息安排将活动环节切分得过于细碎了,且每个活动环节留给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对幼儿活动的日常观察,我们仔细分析了原有作息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之处,将原有作息安排进行了调整,不同年龄段的作息安排可有所不同,同一年龄段不同班级之间时间安排相对统一,但允许教师结合自己班级孩子的学习特点和需要,灵活、弹性地进行调整。

  仍以小班为例,我们将原有的晨间谈话、点名、吃点心、游戏等活动整合到“晨间活动”环节中,打破了原来的时间限制,并将原来的“集体吃点心”调整为“自主吃点心”,即在生活区开设自主点心区,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什么时间去吃,只要在“晨间活动”大环节结束前用完点心即可。这样做一来考虑到每个孩子吃点心的速度不同,有的孩子会选择从容地吃完点心再去玩,而有的孩子则会灵活地选择人少的时候见缝插针地去用点心。二来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吃完点心的孩子可以随时进入区域参与活动。另外,我们将原先的晨间体育锻炼活动和户外活动两个环节整合到了一起,时长为一小时,因为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进出一次活动室需要教师和幼儿做许多准备工作,环节的合并减少了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可将更多的活动时间留给幼儿。总之,优化作息时间安排后,过渡环节减少了,教师在一段较完整的时间内引导幼儿完成两到三件事情,鼓励幼儿自己安排好时间完成应该完成的事情,避免了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减少了消极等待,促进了幼儿的自我管理。

  刚开始实施新的作息安排时,也有教师有过疑虑。如,在推行“自主吃点心”时,有的教师说:“原来集体吃点心时,虽然孩子速度不一样,但我们都清楚哪些孩子吃过了,哪些孩子没吃过。可是推行‘自主吃点心’后,因为孩子们来园后都分散在各个区域里,即使一个一个喊他们过来吃,也容易发生有的孩子漏掉没吃的情况。”也有保育老师抱怨道:“原来‘集体吃点心’时,我花在这一项工作上的时间最多二十来分钟,可是‘自主吃点心’后,我需要一直守在点心区直到最后一个孩子吃完。”对此,我们在相关教研活动中进行了研讨,并达成了共识:推行“自主吃点心”绝不是给教师增加负担,而是为了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需创设能支持幼儿实现自我管理的环境。于是我们配备了适合幼儿自主使用的餐具,如大小合适的点心夹、鸭嘴式迷你豆浆(牛奶)桶,鼓励幼儿自己取点心、接牛奶或豆浆;我们在点心区的墙面上贴了“简笔画图示”,直观地让幼儿了解到点心的种类和每次拿取的数量,如“一个糖三角、三个圣女果、一杯豆浆”。我们还引导幼儿自主地将使用过的和没使用过的餐具分类摆放,如,用过的小茶杯不能再放回茶杯架里,而是要放入一旁的水桶中统一去清洗,这就可以让教师直观地了解孩子们是否用过点心了。

  经过如上调整,孩子们都爱上了这样的自主吃点心方式,教师们也不再感到有负担了,因为孩子们在适宜的环境支持下会相互提醒和督促,有利于教师解放出来,更好地投入到对区域活动的观察和指导中。

  原来的小班半日作息安排

  7:40-7:45入园、劳动

  7:45—8:10点名、集体吃点心

  8:10-8:30晨间游戏

  8:30-8:40晨间谈话

  8:40-9:10晨间锻炼+早操

  9:10-9:30集体教学活动

  9:30一10:00生活活动+户外活动

  10:00-10:50创造性游戏

  10:50-11:10餐前活动

  11:10-11:40午餐

  11:40-12:00餐后散步

  12:00-14:30午睡

  优化后的小班半日作息安排

  7:40-8:40晨间活动(入园、劳动、自主吃点心、区域游戏、点名、晨间谈话)

  8:40-9:40户外活动(晨间锻炼+早操)

  9:40-10:10生活活动+集体活动(如厕、洗手、喝水、集体教学活动)10:10-11:10创造性游戏+游戏讲评活动

  11:10-12:10餐前活动+午餐+餐后活动(散步、阅读等)

  12:10-14:30午睡

  策略二:弹性执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在制定一曰作息时间表时,虽已考虑到很多情况,作了尽量合理的安排,但有时也不免因发生一些突发情况而无法完全按时间表执行,这时就需要教师全盘考虑、弹性执行了。

  1.适当调整半日活动某些环节的先后顺序

  在小班综合课程“踏踏响”的主题中,有一个“树叶踏踏响”的集体活动,是让幼儿在园内的一处铺满落叶的小路上通过踩踏感知秋天落叶的景象。为了营造落叶铺满小路的美景,活动当天一大早,保育老师就来到户外将从全园收集来的落叶铺在户外的一处角落里,以供孩子们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探索。可是,当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户外场地准备进行晨间锻炼时,他们很快就发现了那一片铺满金黄色落叶的场地:“老师,这里有好多树叶啊!”“老师,我的小脚踩在落叶上发出了沙沙沙的声音!”“老师你看,树叶飘下来的时候是扭呀扭的!”……如果此时教师硬要按原计划先进行晨间锻炼,等之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再允许孩子去探索落叶,孩子们一定会觉得索然无味。我们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要引导孩子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吗?于是,我们果断决定调整当天上午集体教学活动和晨间锻炼活动的顺序,让孩子们留下来充分探索,体验在“落叶小路”上踩踏的乐趣,然后围绕落叶开展一些户外活动,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结束后回到活动室继续分享探索中的发现,并按作息时间表开展接下来的创造性游戏等活动。这样的调整顺应了幼儿当前的兴趣、需要,使得上午的半日活动勋口合理、有效。

  2.适当调整个别环节的时长

  在中班综合课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中,有一个社会领域活动“怎样关心朋友”,是让幼儿通过交流与讨论懂得“朋友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并且引领幼儿学习关心朋友的多种方法,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原活动设计是教师借助生活中各种同伴交往的情景,引导孩子们讨论、交流“为什么要关心朋友"“怎样关心朋友”等话题,从而获得经验的提升,活动设计的时长为20~25分钟。而在当天活动中,有孩子发现班上一位名叫豆豆的小朋友生病了,好几天没来上幼儿园了,大家就转而开始讨论“如何关心病中的豆豆"。孩子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了许多方法,如打电话、视频聊天、发微信语音等,还有许多孩子想到了要亲手做小礼物送给豆豆。有孩子提议马上把礼物制作好用快递寄给豆豆,“这样豆豆看到小礼物就会高兴,就会早一点好起来”,许多孩子都表示赞同。此时时针已经指向下一个活动环节,教师就提议孩子们在下午的区域活动中制作礼物。这时有个孩子说:“我妈妈说,同个城市的话中午前寄出快递当天就能收到了。”于是,许多孩子都说“我们想要豆豆快点收到礼物,快点好起来”“我们想现在就做好礼物寄出去”……这让教师一时陷入了矛盾之中:是按既定的生活流程走,还是允许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想法?

  可教师转念一想,人们都知道“探望病人应尽早”的道理,孩子们显然也体会到了这种希望小伙伴可以“快点好起来”的急切心情。允许孩子们继续制作礼物,既满足了孩子的愿望,也是对孩子的尊重和鼓励,渗透了平等的理念。于是教师决定延长当天既定的集体教学活动时长,占用一部分后续的角色游戏时间让孩子实现制作礼物的愿望,支持孩子们表达对同伴的关爱之情,而被占用的一部分角色游戏时间可再找机会给予补偿。

  当天晚上,豆豆在家收到了来自幼儿园的一份爱心快递,豆豆兴奋地翻看着小伙伴们寄来的礼物,急切地盼望着自己的病快点好转,可以到幼儿园和伙伴们相聚。他还让妈妈录了一段视频通过微信发给班上的小伙伴们。第二天,班里的孩子们都自发谈论着他们收到的来自豆豆的感谢,关心朋友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激发。可以说,教师的这一调整使得这一社会领域活动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反思与收获:

  所谓“弹性执行”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想当然地延长或缩短某一项活动的时间,而是说要基于对幼儿、对课程的充分理解,重视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与幼儿发展以及课程实施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各活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在生活、游戏中学习,让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积累有益经验,减少时间、空间以及资源上的浪费。

  允许教师“弹性执行”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既给了教师充分的信任,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比如,教师虽然调整了晨间锻炼和集体教学活动的前后顺序,但仍充分考虑了动静交替等原则,既要满足幼儿探索落叶的愿望,又要保证当天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质量。教师借助落叶小路的特殊场景,带领孩子们玩了一些与落叶相关的新游戏,让孩子们在晨间锻炼时间内玩出了新内容和新水平。又如,教师虽然为了满足孩子制作礼物的愿望而延长了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但集体教学环节后面紧跟着安排的是角色游戏,对孩子的发展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在调整前教师需要思考:怎样的情况可以延长?怎样的情况不宜延长,而适合再安排其他时间让孩子探索或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课程实施的整合意识,有落实主题活动目标的意识,有促进各个活动之间幼儿经验相互联系、衔接的意识。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将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育行为中,才能准确判断调整一日生活日程安排的合理时机和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因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延长而占用了的游戏时间,教师应当设法弥补,其目的是让幼儿知道调整不是随性而为的,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感。

  优化一日生活安排给了教师更多机会去观察和了解幼儿,为随机教育提供了可能。如果教师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一项一项地走环节、赶进度,是无暇静下心来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也无法关注幼儿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怎样的支持。对一日生活安排的优化,让教师能有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和幼儿交流、互动。同时,允许幼儿“慢慢来”,为他们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也是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呵护,可以让他们以自己的节奏观察、操作、发现、思考,获得自我成长。

摘自:《幼儿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