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因为家庭环境不同,孩子入园后表现出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往往太过急躁,而本文中的例子则让我们开始明白,有时候真心呵护,静心等待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

1493882265578119.png

一、幼儿园里的“老大难”

  浩浩因为年龄达标,于去年九月升入中班。其实,他是原班老师们的“老大难”,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和老师交流、攻击性强是他的特点。

镜头一:

  第一次入园时,妈妈为了让浩浩安心地待在幼儿园,以“回家买龙虾”为诱饵,好不容易才把他交给班上老师。于是,整个上午,他每见到一个小朋友都要喊别人“龙虾”。初识班上的三位老师,他就给老师们取了个共同的名“青蛙”,无论是集教活动、区域活动,还是户外活动,浩浩都喊老师“青蛙”。直到第二周,其他两位教师开始扮演“红白脸”对其进行常规要求,浩浩才改变了对老师的称呼—一用手指着那两位教师喊“恐龙”。

分析与措施:

  初步磨合,建立信任。与浩浩妈妈交流后我才得知,原来浩浩出生后一直跟着奶奶生活,不久前妈妈才放弃工作来照顾他。因为奶奶的溺爱,浩浩养成了不受约束的习惯,尤其看了不少奇幻动画片,深受其影响。再加上浩浩平时很少接触同龄孩子,导致其始终误以为自己生活在动物世界里,他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基本来源于动画片和图画书。

  平时我们会坚持主动和浩浩打招呼,希望用我们的真诚和热情来感染孩子。老师们也会耐心地介绍自己,会问他班上的三位老师分别都是谁。我们严慈并施,请保育老师扮演妈妈的角色,首先赢得浩浩的信任。

镜头二:

  午睡是浩浩最不愿面对的事情。每天午睡时间一到,浩浩就会冲出去,坐在玩具架旁边,开始玩他最爱的玩具。老师去请他回午睡室,他会假装听不见,保育老师如果强行抱他回去,他会用力挣脱。如果我们禁止他午睡时间玩玩具,他就开始在午睡室里到处跑,还会故意掀开同伴的被子;如果老师坚持帮他脱下衣物,他就开始哭闹,好在哭闹之后也会安静地躺在床上,时间一长也能睡着。

分析与措施:

  家园共育,保持教育一致性。通过观察与分析,我们发现浩浩还是想睡觉的,只不过平时在家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里的不太一致。他能听懂老师的要求,也知道每个时段该做些么,但就是不能照做,因为他不能控制自己,在家随意惯了。与浩浩家长交流时,我建议他们调整浩浩在家中的作息时间,尽量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到时间就要求孩子休息。考虑到浩浩的特殊情况,我们请孩子的妈妈来园陪着浩浩入睡。一到两周后,当浩浩养成了午休习惯时,妈妈就可以不用每天来园和孩子一起午睡了。

镜头三:

  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和其他幼儿交流、玩耍是浩浩的常态。集体活动时,他会挣脱老师,冲进午睡室,要么玩玩具,要么在午睡室里乱跑。如果有人阻止他,他会生气,并学狮子叫,捶脑袋、撞墙等,偶尔也会冲出去学狮子叫,吓唬其他幼儿或者打老师。

分析与措施:

  兴趣吸引,个别关注。浩浩没有集体生活的体验,他的一切自我伤害、打扰小朋友的行为都是从动画片里学来的,因为他不知道要怎样和小朋友相处,也不知道如何和老师沟通。

  我们先安排班级保育教师去陪他,彼此建立信任;同时,教师也会用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让他慢慢对集体活动产生兴趣;平时多与他交流,走进他的小世界,听听他的想法,引导他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

镜头四: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找到了自己在班上唯一喜欢的朋友——琪琪。琪琪来园时间较晚,浩浩每天都会跑来问:“老师,琪琪什么时候来呀?”区角活动时,他会制止琪琪去玩琪琪自己喜欢的区角游戏,并拉着她抱着一筐玩具进午睡室里玩,可玩玩具时他又不和琪琪交流;琪琪吃包子很慢,他会拿着包子直接塞进琪琪嘴里,说:“快吃吧。”他很喜欢琪琪,想和琪琪拥抱,但每次都是勒着琪琪的脖子......

分析与措施:

  榜样示范,让孩子去影响孩子。第一次有了好朋友让浩浩心生欢喜,他也慢慢变得温柔起来,但他却不知道怎么与别人交流,如何表达爱。虽然他也学着老师、父母和其他小伙伴的动作,但往往不知轻重,把握不好尺度。平时,我会让琪琪带他加入到集体活动中,带他和班上其他幼儿玩耍,多抱抱他,让他明白如何表达爱。老师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他鼓励。


二、正因为特别,才会让我们有惊喜

  三个月过去了,浩浩有了很大的变化:入园时会对老师笑了,分得清班上的老师了,不再见到每个老师都喊“青蛙”了,而是会主动地叫“老师”。现在,浩浩能够自己脱衣服,并渐渐地加入集体活动,虽然有时也会脱离群体。他和琪琪的关系越来越好,在和其他同伴交往时也慢慢变得温柔,虽然心情不好时还是会暴躁。

镜头一:

  浩浩偶尔控制不住自己,在收放玩具时和同伴发生争执,咬伤了个小女孩。因为浩浩的情况特殊,见老师和家长为浩浩说话,小女孩觉得委屈,躲在教室外面伤心地哭起来。浩浩发现后,也大哭起来,抱着妈妈的腿告诉老师:“我要听话!”等妈妈心情平复之后,浩浩又走到“四会墙”旁边,指着妈妈当助教的照片对我们说:“这是妈妈,我要听话,我不打人了!”此情此景,令我们动容,也促使我们反思。孩子是善良的,他会心疼人,他对周围的所有人都是有感情的。他的调皮捣蛋其实只是外表,而他的真情流露则让老师们为之动容,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包容、谅解和宽容孩子是作为老师必要的、智慧的教育手段。

镜头二:

  浩浩总喜欢争坐大椅子。这天,活动室只剩下一张小椅子了,浩浩见状,直接去抢熙熙的大椅子,熙熙没给他,老师也引导其坐在剩下的小椅子上。浩浩一下子不乐意了,摔了小椅子就往午睡室跑。我拉住了他,让他回来站在椅子旁边,严肃地说:“只有这张椅子,你不坐也不能摔,请你把它抬起来!”他想挣脱,我又加了一句:“不抬起来,以后你就没椅子坐,大家都知道敖老师说话算话!”他想了想,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小心地把椅子扶了起来。

户外活动时,他最喜欢绿铲子。一次玩耍时,他和小班的婧婧争抢绿铲子。因为之前他们“交过手”,所以这次谁也不敢先动手,一直僵持、追赶。还有一次,他和大班的轩轩争抢绿铲子,这次浩浩先动手了,轩轩回击了他。这时,老师告诉他们一个规则:谁动手打人,谁就不能拥有绿铲子。结果,俩人抢夺起来。最后,浩浩放弃了争抢,去野战区观望。

  浩浩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自己强劲的对手,不是每个人都会让着自己。在集体活动中,在教师的坚持下,在竞争中,在学习中,浩浩已经学会了让步和妥协。

镜头三:

  餐前活动,浩浩围着教室走圈圈,边走边用手轻拍经过的小朋友的脑袋,老师发现时会立刻制止他的行为,但也有看不见的时候。到了俊俊的身边时,拳打了过去。我们问:“浩浩,你为什么要打俊俊?”他回答:“俊俊不听话。”我们反问:“俊俊不听话,你要打他,那你不听话,老师和妈妈怎么原谅你了?”他回答:“我听话!”

  可能浩浩并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我和浩浩妈妈达成一致意见,因为浩浩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需要请专业人士对孩子进行检查,找出浩浩多动、自控能力差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

镜头四:

  其实,浩浩可以坐下来安静地画画,他的想象力很丰富,用红色和黑色涂满整张画纸,并开心地给我们描述画纸里发生的“恐龙大战”故事。

  浩浩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他知道很多同龄幼儿不知道的知识,别看他平时不参加学习活动,他可什么都懂,儿歌、数学知识、科学现象他都知道。我想,他可能会成为教师们口中常说的“偏才”。只要我们能够科学地引导他、教育他,为其树立榜样,关注他的兴趣,浩浩一定能够获得很好的发展。

  很多时候,面对这类“特殊的孩子,我们或许只看到他们的多动,而忽略了他们其实也可以静下来;找们怀疑他们的能力,却看不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们觉得他们调皮、难管、爱惹麻烦,却感受不到在一天天的时间里,他们所带给我们的小小惊喜和感动……所以,让我们静下心来吧,用心去感受、包容,关注发现、鼓励,耐心等待,孩子总会带给你想要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