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正确对待孩子的“欺负”行为


1489734616875128.jpg

请扫描上图二维码,观看教育专家李跃儿时如何解决幼儿“欺负”行为问题的。


  近段时间,因为社会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持续关注,幼儿园孩子间的日常纷争也引起家长们的高度几“ 重视,孩子在园是否“被欺负”、谁是欺负者”也成为许多幼儿家长群热议的话题。那么,孩子被小伙伴欺负了,家长表现出或包容或回击的态度,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给予家长什么样的支持和引导呢?

1489734647510689.jpg

一、什么是“欺负”行为?

  讨论该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什么是“欺负”?挪威著名心理学家Dan Olweus认为,欺负行为主要包括三个特征:第一,它属于攻击性行为或故意伤害行为;第二,行为具重复发生;第三欺负者、受欺负者双方力量不均街性且欺负行为具有未受刺激性,没有明显的挑衅发生。

  依据“欺负”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判断儿童之间是否发生“欺负”,很重要的标准是“欺负者”是“主观故意”还是“主观非故意”。也就是说,无论是发起攻击的一方,还是被攻击后还击的一方,只要主观故意去伤害别人。必须零容忍并受到相应的惩罚。

二、判断孩子是“主观故意”还是“主观非故意

  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3岁前的孩子受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构成自我意识重要组成部分的自我控制能力正在逐渐形成,其行为往往缺思考和冲动性,对行为规则的理解水平较低,大部分攻去性行为基本属于主观非此意,孩子尚小,相互同不会构成校大伤害,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常常无法语言清楚地表达诉求,只能肢体表示拒绝、抗议、威胁等,所以,此刻的行为往往是“主观非故意“,并不构或欺负。教师若发现孩子相互争抢玩具、互相操,可以提醒家长: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鼓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协商或协或利用交换等其他方式获取参与游戏分享玩具等机会。也许有人认为,如果这时不教孩子与人争抢,孩子可能一生都会弱、其实,若家长从不给孩子提供现察、感受、判断、尝试的机会,孩子也许生都没有机会去学习交往技能,积系与人相处的经验。

  在幼儿期,孩子确实会发生企图损害他人或物品的行为,我们一般称之为攻击性行为”。不难发现,年龄越小的动儿攻击性行为越强,通常为了争夺玩具或其他物品,其攻击性是“工具型”的;精长一些的幼儿更多地表现出以人为中心的攻击,即“敌意型”攻文去,主观故意成分较多。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可以请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回进和他们交往,面临他们的“默负”时,可以斥责、制止和躲避。教师应当去关注有“主观故意”欺负行为的孩子,并与其家长共同解决孩子的问题。 Dan occur强调:教师对默负者、受默负者的态度,以及孩子在默负情景中的行为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推荐读者观看《或长的烦),和《小人国》视频中《孩子王》专辑,看李跃儿芭学园的老师是如何解决孩子“被欺负”问题的。

三、把解决矛盾的权利还绐孩子

  当孩子之间发生“欺负”行为时,教师需要帮助家长认识到三个关键点:

  第一,成人不必过多介入幼儿间的社会交往,因为幼儿完全有能力在交往的过程中解决纷争。关键是成人是否愿意“远观“孩子间的交往,容忍孩子一时间的委屈与不满。

  第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干预”,真正做到减少或制止幼儿的欺负行为。欺负行为常常是后天习得,对那些有“主观故意”欺负行为的孩子,教师要让家长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信任,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同时,提醒家长改变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如随意打骂孩子等,避免自己的不良行为成为孩子观察和模仿的对象。

  第三,针对生性胆小、懦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技巧的孩子,教师需要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并对“被欺负”的一方表示出明显的同情和关心,辅之以拥抱、拭泪、拍肩等肢体语言。同时,要和家长起教会他们必要的防御措施,如大声呼喊、暂时躲避或寻求成人的帮助。

  需要强调的是,当下的中国社会急需要培养人们的宽容、悲悯之心,而非提倡或变相鼓励孩子从小就“以暴制暴”以牙还牙”。教师和家长应共同从追求公正、相互关爱、学会宽恕的方向出发,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给孩子提供更多利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机会,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1489734636972515.jpg

下期话题预告:“幼小衔接”与“小学化”的三八线,应该怎么画?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QQ群345155344,参与下期话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