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宁阳县文庙中心幼儿园浅谈让家庭与幼儿园成为育人共同体

家庭、幼儿园、社区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充分发挥家园社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实现共育新生态。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同盟军,让家庭与幼儿园成为育人共同体。

一、科学建章立制,赢得一路花香

1.组织机构完善。为了形成了“上下联动,纵横有序,职责分明,覆盖整体”的家园共育网络体系,首先成立园务委员会、家长学校、园级家委会。园务委员会由园长、中层干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各类代表逐级推荐产生,一年更换,三年更新,每学期召开两次园务委员会议,幼儿园开展的各项工作接收园务委员会的监督,幼儿园期初提报工作计划,期末汇报总结。家长学校由园长负责,副园长、级部长、班主任、家长代表组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负责家长学校的事务,每学期召开2次家长学校园级会议。2012年9月我园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共6人,2017年是第六届家长委员会,成立了三级组织机构,即园级家委会、级部家委会、班级家委会,发展到114人。园级家委会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家委会的全面管理、家长培训的组织、心声诉求的调解、参与优秀家庭评选、协调各级部家委会,落实三级家委会的相关工作。近年来,家委会领导小组共组织家庭教育培训10余场,培训家长达3000余人次,惠及近3000个家庭。共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100余条,关于他们提出的规范门口车辆停放、爱心家长轮流值班疏导交通、家长接幼儿排队等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2.相关制度健全。幼儿园坚持实行管理透明、活动透明、环境透明的“三透明”机制力促家园共育。并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家委会设置与管理办法》《家长委员会职责》《定期会议制度》《对口联系制度》《包片带动制度》《爱心家长管理制度》《家园联系制度》等规章制度,确保家委会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序运行。

二、创建多元培训,激活育人功能

1.专家讲座作用,树立教育新理念。近年来,针对家庭教育中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先后邀请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张云萍作了《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专题报告、王春来作了《做智慧家长,育栋梁之才》好家风家庭建设专题报告,聘请秦皇岛市民族学校校长倪敏达作《学讲话,诵经典,树家风》---中华家道承传公益讲座。培训给家长送去了急需的家庭教育指导知识,转变了家庭教育观念,增强了家园合作的智慧与能力。

2.专题培训作用,培养家长高素质。我园3月份请县疾控中心赵海峰科长作“传染病防治--预防传染性疾病知识”专场、5月份对家长进行“孝心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专场、9月份进行“小班入园—陪伴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专场、10月份请县中医院孙主任作“健康教育--手足口防治”专场、6月份“幼小衔接家长培训会”专场,幼儿园、11月份进行安全教育专场。

3.课程引领作用,实现自育新功能。我们首先培养家庭教育讲师,层层培训级部长、班主任,做到定期对家长进行授课。《家长课堂》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读本,是家长爱不释手的枕边读物,每次借阅《家长课堂》,班级微信群里就会掀起一阵阵涟漪。通过课程引领,对家长进行现代家庭教育的通识培训,引导家长明确家庭的基本教育职责。

4.入户指导作用,实现共育全覆盖。家访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家访是联系家园的桥梁。结合“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每学期一次入户家访,一是给家长带去科学育儿知识材料,二是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孩子在家的表现,三是听取家长对幼儿园管理和对教师的意见建议,做到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5.家长沙龙作用,发挥资源共享用。各级部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沙龙,发挥家长间的同伴互助,请教育思想端正,教子有方的家长,来园进行家教经验分享。他们往往讲得生动、自然,接近生活,亲切可学,说服力强,这种“家长教育家长”的方法往往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先后邀请了20位家长就家庭教育中的优秀经验作了典型交流。

三、乘着科技翅膀,架设沟通桥梁

幼儿园充分发挥互联网+促进家园共育,架设起沟通桥梁,我们做到了家园沟通途径十个一,实现了家园无缝沟通。一个班级微信群、一个班级QQ群(实时给家长温馨提示,做到了及时有效)、一篇亲子日记(可以每周一篇)、一个亲子共成长互动平台(传递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家长随时随地学习)、一个微信公众号、一个全网覆盖家长APP(我们每个班安装三个摄像头,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监控师幼的一日生活活动情况,并向家长开放视频,在手机上实时观看)、一条园长在线(我的办公电话公开,工作时间接收个个性问题咨询,及时解答家长疑问)、一个家长开放日、一次家长会(帮助家长转变幼儿教育理念)、一次全员家访(拉近家长和幼儿园的距离,了解孩子家庭状况及在家表现)。

四、发挥家长作用,达成共育目标

1.爱心家长“一抹红”,园所风景添靓丽。爱心家长队伍是幼儿园一道靓丽的风景,没有固定的时间,没有固定的人员,幼儿园只要开展活动,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到来,家委会统一安排,层层落实,他们当起了搬运工、修理工、清洁工、教师、保育员、解说员···特别是孩子来园离园的时间,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组成护卫队指挥交通,保护家长孩子安全通过路口。幼儿园每个角落都有他们热情而忙碌的身影,每项工作都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2. 爱心家长进校园,360度参与管理。为了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管理和孩子在园情况,我们开展了“家长深入助教”活动。由家长自愿申报,与班主任预约时间,全天参与幼儿园活动,定期召开园级家委会,参与安全卫生、膳食、保育等方面的管理,参与晨检接待、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家长及时整理助教信息,定期反馈助教情况,真正发挥宣传协理员、信息反馈员、义务监督员的“三员”作用。家长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参与幼儿园管理,深入了解管理的细节,监督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时候“家庭与幼儿园成了育人共同体。”

3. 爱心家长进课堂,360行行行精彩。家长是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的教育资源。他们来自不同岗位、不同职业,有消防员、医生、理发师、糕点师、广告设计师、快递员、超市收银员等,他们给幼儿认识社会角色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社区中离退休老人、民间艺人等更是潜在的教育力量,孩子们非常喜欢。另外“妈妈故事团”“爸爸俱乐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起到了幼儿园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五班潘真谛的妈妈在走进课堂后在微信中写到:“今天和孩子们一起玩理发师的游戏,不仅过了一把老师瘾,还体会到了老师们的辛苦,真切感受到了孩子在游戏中的快乐!把孩子送进这样一所有着独特魅力的幼儿园,交给如此优秀的教师,很放心!”这时候“家长成了老师的同盟军”

4.园所活动其参与,家园合作一家亲。每年举办亲子运动会、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等,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对孩子进行心灵洗礼,根植孝心教育。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让孩子走向社会去体验实践的快乐。近年来,由家委会组织,先后走进复圣公园踏春游、秋游、亲子放风筝、梦想体验,步入亿丰龙泉影院亲子观看电影,深入县光荣院看望退伍的老战士、老英雄,为他们带去水果、师生的精彩节目,以及深深的祝福,进入社区宣传“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让家长陪伴孩子,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这时“家长从旁观者变成了同路人。”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生命导师,家庭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地,社区是影响孩子人格成长的关键,家园社三位一体优势互补,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家园共育永远在路上。

家园同心、同向,为孩子成长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家园同行、同力,为孩子成长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家园凝心、聚力,为幼教发展谱写了一曲和谐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