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摘要: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幼儿园的后勤管理是摇篮旁孩子们的保护者,呵护着孩子的成长,幼儿园的后勤管理要为孩子们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与生活、学习环境,同时也要不断的提升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让孩子们能够在这里健康、快乐的成长。本文主要从幼儿园的安全卫生管理、膳食管理、财产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等几方面浅谈一些想法与见解。

  关键词:安全 卫生 人员素质 膳食 财产 管理

  一、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之首。幼儿园管理者要对一些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设施、设备采取事先排查防范的预防措施,把一切不安全因素都处理在萌芽状态。我园为了切实加强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如园内出入管理、门卫值班、保安执勤、消防检查、巡逻值班等规章制度,并对园内安全防护人员配备电警棒、钢叉等防暴工具。制订不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卫生保健措施。要求保健医生应认真做好每日晨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班级老师或反馈给家长。认真、仔细地检查并有效地防止病情严重的幼儿进入班级、防止患有传染病的幼儿进入班级把病传染给其他健康的幼儿,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常见疾病的传播和蔓延,杜绝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为入园的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进一步强化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二、卫生保健管理

  对于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基本是以预防为主,定时对幼儿进行体检和预苗的接种。对于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来说,必须每年安排一次体检,早发现病情,早治疗,尽可能的杜绝一切传染病源,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加强研究,力求幼儿膳食营养达标,保证幼儿的营养摄入要求,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幼儿园的卫生咨询宣传工作,为家长解答疑难,引导家长学习正确的育儿方法,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幼儿园保健医生必须每天检查班级的卫生、厨房的膳食工作和消毒工作,并每周进行一次评选活动,在园内开展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帮助教师、保育员和家长增强对卫生保健工作的认识,明白其重要性。 

  “环境塑造人才”,环境卫生也一样影响着孩子们的环境意识,著名的“破窗效应”就是说明:如果幼儿园的整体环境比较脏乱、墙上画得乱七八糟的,那么孩子们就会感觉反正是脏的,再扔些垃圾、再多画一些也没什么,这样以来就会导致环境越来越差,同时也会让孩子们养成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的不好的习惯;反之,如果幼儿园内的整体环境比较好,那么谁也不忍心去破坏这个美好的环境,他们就会逐渐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个园内环境的“良性循环”。本着保教并重的方针尽力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创设并不断完善卫生、健康、安全的教育环境。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应要求班上三位老师(两名教师、一名生活老师)做到经得起24小时检查,大到整个幼儿园教学楼、院落,小到各班级、各角落的卫生区域,做到分工到人、职责明确,并制定详尽的明细标准,随机检查、抽查,由班级老师、家长予以监督,每月各班级评比卫生红旗,并设立卫生红旗岗。在公共卫生区域里,不定期地组织生活老师集体劳动,使幼儿园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增强了每位教职工的责任意识。要求后勤人员做到“人之儿女,己之儿女” ,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对后勤人员的管理要做到张驰有度、亦刚亦柔、奖惩分明。

  三、膳食管理

  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儿童膳食的60%~70%是由幼儿园供给的。因此,幼儿园对学龄前儿童营养以及体格发育负有最主要的责任。在幼儿的膳食营养方面,应做到饭菜品种多样化、营养全面化,同时为了提高家长的满意度与参与意识,可以开展“我为幼儿定食谱”等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以求能够集思广益,不断提高幼儿园伙食质量,既让家长满意,也让家长放心。

  具体来讲,膳食工作主要应该做到:(1)严格把好菜质量验收关和菜的数量关,要根据食谱进行购菜,要求不买半成品菜,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菜的新鲜和卫生,还可以保证菜的质量,为孩子们能够吃到“放心菜”而努力;(2)注意调配菜谱的花样,再好吃的菜吃得多了孩子们就会感觉厌烦,继而就会减少进食量,这就不利于孩子们的身体成长需要。所以在工作中要做到科学烹调,在不断变换菜谱的同时,也要尽最大努力保存食物的营养元素,特别要防止维生素的损失;(3)让幼儿少吃甜食,因为甜食对于孩子的免疫力有着很大的破坏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孩子牙齿的健康发育;(4)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精打细算,计划开支,合理使用;(5)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让孩子吃隔日剩饭菜;(6)工作人员(包括炊事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儿童伙食,保健人员要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7)按时开饭,儿童进餐时间不应少于二十至三十分钟,以保证儿童吃饱每餐饭。同时,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在数量上求足量而不浪费,就是以幼儿标准用量为主,从幼儿自身实际出发,保证幼儿喝足吃饱尽量少浪费不浪费,让孩子们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四、财产管理

  首先,后勤管理人员要精打细算做好“吝啬鬼”。幼儿园后勤工作是一项管财、管物、管人的复杂性工作,掌握着幼儿园的经济命脉。所以后勤工作不但要开源,而且更要节流,要以勤俭办学为宗旨。要想方设法争取各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同时也要精打细算,统筹安排,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想幼儿园之所想,急幼儿园之所急。要切实做好幼儿园财产的使用工作,做好财产登记工作,做到账目清楚,账物相符,杜绝贪污浪费。

  同时也要加强财产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做到物尽其用,延长使用周期,减少开支。平时还要加强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教育,把爱护公物纳入教育的内容,坚持把爱护公物和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以爱护公物为荣,以损坏公物为耻的良好风尚。

  其次,后勤管理人员要统筹规划当好“操盘手”。后勤工作要做到办事有计划、拨款有预算、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制度、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在工作中要统筹兼顾,保重点,顾一般。在财务上要坚持弹性原则,留有余地,有计划地使用预算资金,使各项开支合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财物管理制度,经费审批制度,报销验收制度,坚持“一支笔”批钱原则。及时认真搞好经费的年终决算,编制每月、每季的会计账簿和记账凭证,实事求是地编制有关会计报表,通过数字核算,找出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制定下一年度的预算。

  五、人员素质管理

  在幼儿园中,保育和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能够共同推进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发展。然而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保教的质量,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从保育工作上入手,提高保育员的综合素质。近两年来,幼儿园普遍存在着保育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仅仅靠对保育员进行岗位的培训是不够的,也无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把好幼儿园的“入口关”,实行公开招聘的制度,择优录用,按照幼儿园的实际需求,挑选出学历、年龄、能力都相符的保育员,大量吸收优秀的女青年来担任保育员的工作,从而确保保育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行公开招聘制,可从根本上体现择优上岗的原则,并不断推进保育员队伍素质的优化,从而适应幼儿园改革发展的需求。

  六、绩效管理

  实行结构工资制度,强化岗位,突出工作绩效。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园教职工的积极性,根据各地区的幼儿园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拟定考勤工资、职岗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的发放办法,按照工作量来发放超工作量补贴,突出教职工的工作绩效。对于合同工的结构工资细则,可以根据国家政策或者幼儿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进行修改,运用结构工资制度,可以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缓解合同工流动性大的问题,增强了保教队伍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

  总结:综上所述,幼儿园是幼儿接受学前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全面保护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幼儿园的主要职责, 而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就是幼儿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他们不断摸索正确的管理方式,积极应对各种问题,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保驾护航,也为幼儿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在这样不断地创新和进步中,才能逐渐适应新时代对幼儿教育、培养的新要求,提高幼儿园的后勤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罗丽娜.立足服务 参与教育—幼儿园后勤工作之我见《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年第3期

  [2]叶俊萍.幼儿园后勤管理改革初探《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3]周杜.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科学中国人》2015年30期

  [4]李晶华.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的后勤管理《都市家教月刊》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