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一、作品介绍: 

《藏在哪里了》是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画面生动、色彩鲜明。故事中,作者将小朋友喜欢玩的“捉迷藏”游戏贯穿整个故事,以故事提供的情景为载体,让孩子在情景中学习、体验、感受并获得经验,促进幼儿发展。

二、适用对象分析:

平时,在幼儿园就会发现,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玩“捉迷藏”,他们对小动物也比较感兴趣,常常会模仿各种小动物,玩着各种动物游戏。小班幼儿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什么事,并且可以口齿清楚地说简单句式的儿歌或故事情节段落。所以,我觉得《藏在哪里了》这样一个绘本故事很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三、学习内容分析:

根据目标,在活动中,我把能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发现小动物的特征设为活动的教学重点,根据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将用完整的语句表述设为教学的难点。围绕着重点难点,活动中我多处用了开放性的提问以及请孩子去用完整的语句告诉小狐狸“xx藏在哪里了”,提高孩子投入活动的兴趣。

说教学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达成我的教育目标,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我运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的规律,运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抓住了幼儿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欲望,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想及完整讲述。通过运用提问法、课件演示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景教学法注重幼儿体验,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让幼儿也一起参与,更多的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幼儿为主体,所以孩子很喜欢。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我采用了观察讲述法、趣味游戏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看、想想、找找、讲讲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在活动的最后,为了让孩子获得亲身体验的乐趣,我还建议孩子去邀请身边的好朋友一起去玩“捉迷藏” ,一方面能够帮助幼儿巩固本节课的难点学习,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孩子们想玩捉迷藏游戏的一种需求,以活动(游戏等)激活静态(绘本故事)的自然情境,提高幼儿对特殊环境的兴趣,拓展幼儿的语言表达空间。

四、教学目标分析:

新《纲要》和《指南》中都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的环境”。根据这些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为突破活动的重点、难点,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设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寻找动物,了解动物的显著外形特征。

2.能运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xx藏在xx了”。

3.体验捉迷藏游戏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活动: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引出故事内容。

    活动过程:

2.观察图片,和孩子一起讲述故事。

(1)师:故事里有谁啊?它们在做什么?

(有狐狸、小松鼠)(它们可能在说悄悄话,可能在玩游戏……)

师:一起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讲述故事开头,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啦!

一共有几位动物朋友啊?数一数。

捉迷藏你们玩过吗?怎么玩的?

它们谁藏,谁躲呢?(引导幼儿观察哪个小动物和其它动物不一样),最后知道小狐狸一个人去找,其它的动物都要去藏起来。

3.出示小狐狸蒙起眼睛的画面。

师:小狐狸把眼睛都蒙起来了,那其他小动物干什么去了?

播放音乐:那我们一起学学狐狸的样子把眼睛蒙起来一起数1.2.3.4.5

4.寻找动物朋友。

(1)教师出示小兔藏起的图片:宝贝们,你们有没有找到谁藏在哪里啊?你怎么知道的呢?(引导孩子说出小兔特征。小狐狸到处找啊找,突然它发现了一对长耳朵?会是谁呢?走进看一看!)

(2)教师出示小兔出来的图片,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xx藏在哪里了”)

(3)教师依次出示小松鼠、小鸭、大象的图片,教师:小狐狸还找到了谁?(小朋友们可以跟着小狐狸一起找)

 教师根据孩子说的答案,教师引导孩子分别回答:“你怎么知道是xx的?”“他藏在哪里了?”

5.孩子回忆找到的小动物,还有谁没有找到?”“小鹿藏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找找。”(引导孩子一起喊小鹿)

师:小鹿藏到哪里去了?他的角露出来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小动物把小鹿的角当成了什么?)

教师小结:小鹿真聪明,藏在树林里,大家把他的角当成树枝,所以找不到它。

师:这个有趣的故事就叫做《藏在哪里了》

活动延伸:

游戏——捉迷藏

(1)师:回去后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也来分享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2)与同伴玩捉迷藏,相互分享“自己藏在哪里了”。 


小班绘本教学《藏在哪里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