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让“低碳生活”成为“园所文化”

——谈鼎城区实验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

  园所文化建设是一所幼儿园科学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幼儿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深层次、高品质园所建设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特征和幼儿园特色,充分发挥园所文化的育人功能。近年来,我园在继承本园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园所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确定以“幼儿园低碳生活实践研究”为突破口,将"低碳"理念渗透到幼儿园的物质、精神以及一日生活各个层面,在研究的同时,实现园所文化建设,在园所文化构建中,完善本次研究。

  一、确立目标,找准文化建设方向

  面对国家生态园所建设全面推进的政策下,我园在园所中长期发展计划中提出: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使用效益,全园开展勤俭办园、力行节约、倡导低碳生活,创建节约型园所的新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让这些未来的社会公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需要幼儿园倡导“低碳”的新理念,创新素质教育的新载体,以实际行动投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园所的建设中。为此我园做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二、分步实施,确保文化建设推进

  根据3—6岁儿童年龄特点,结合园所实际,我们制定并实施“一日生活渗透、实践活动推动、家园社区合作”的三步走战略,保证“低碳”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全面覆盖。

  (一)一日生活渗透

  园所文化建设不仅是园貌景观建造,文化口号宣扬,园所文化建设应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1、环境渗透  环境是最直观的教育者。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是随意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对他应有所诱导,有所启示。”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扩大绿化面积;扩建种植园;增设废旧收集区;添置废旧自制分类垃圾桶;创设低碳宣传橱窗、低碳行为提醒词(警示语),做到无噪音、无烟尘、无污染,营造“低碳”氛围,打造自然的育人环境,幼儿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自主萌发低碳意识。

  2、目标渗透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能力,向幼儿“最近发展区”出发,在各年龄段教育目标中渗入幼儿低碳生活方式培养的目标:3—4岁,感知粗浅的低碳知识,了解什么是节水、节电、节气;  4—5岁,了解基本的低碳知识,知道为什么要节水、节电、节气 ,学习常见的低碳行为方式;5—6岁,理解人类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掌握一些粗浅的低碳知识,培养低碳行为习惯。

  3、 领域渗透  根据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特点进行有机的低碳教育渗透。健康领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科学领域:空气污染、水域污染、废气排放等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社会领域:感受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低碳行为的必要性等;语言领域:增加低碳小故事、小儿歌;艺术领域:引导幼儿废旧美术创作、绘制环保漫画……

  4、常规渗透  教师密切关注幼儿在园不可忽略之环节—常规,及时巧妙渗入低碳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自觉的常规习惯:入园离园,遵纪守时;喜欢运动,坚持锻炼;进餐时刻,不挑食,不浪费;午睡休息,轻手轻脚不喧哗……幼儿在点滴中形成低碳意识,培养自觉低碳行为。

  (二)实践活动推动

  1、整合资源  充分整合园内外各项资源,以社会实践为延伸,开拓节能减排视野,扩大社会影响。制定《幼儿园低碳生活实践活动计划》,鼓励教师带领幼儿围绕“低碳”这一主题,开展“思想教育类”和“社会实践类”两类活动,将研究与各类活动相结合,增强活动的科研性和创新性。活动开展前,教师悉心准备,园方大力宣传,克服以往活动随意性强,缺乏整体规划引导,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为具有低碳特色的园所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有效开展  以往由于资金、活动场地、组织者的能力等原因,导致在开展实践活动时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有效的管理,无法保证活动覆盖到大部分幼儿。为此,课题组制定了详细活动方案,如《低碳义卖活动方案》《环保袋大赠送活动》《淘宝换书活动》等等,例如,我园每学期会开展一次《淘宝换书活动》。首先,老师们把全园每位小朋友们带来的图书选取一、两本,并统一收取摆放在会场内的桌子上。然后,由各年级全体小朋友担任“图书介绍员”。详细的介绍自己的图书,小读者们围着桌子先走第一圈,一边走一边看,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书。走第二圈时,就寻找自己喜欢的那本书,找到那本书后,就把手上的图书递交给“图书介绍员”,这时,小读者就可以把自己选择的书带走了。并且小图书介绍员要负责图书摆放整齐,当小读者过来选书时,他们要做相应的介绍,并告诉他们只能拿一本。最后,所有的小读者都选到了自己喜欢的书,通过“图书交换”这个活动,小朋友们的语言交流、同伴交往等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他们还从中学会了分享、爱护图书,体会到了物品再次交换后所创造的价值和乐趣,懂得物尽其用的意义。那一本本书就像跳蚤一样从一个孩子的手里“跳”到另一个孩子的手里。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着“淘书”和交易的乐趣。

  针对各班老师我们还会按照精细化管理和分类引导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活动负责人的培训、活动阵地的建设、活动效果的评估、活动资金的资助,这些措施为所有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让各班级都能围绕“低碳”这一课题,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全园90%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更多的幼儿成为“低碳”行动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创新者!

  3、家园社区合作

  我们在对幼儿实施教育的同时,把低碳理念和行为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家长与社区参与低碳活动的决策、监督和检查, 这对于激发幼儿自主参与低碳活动,养成其良好低碳行为习惯有极大的协助作用。为此,挖掘家长及社区教育资源,使其成为“幼儿园低碳生活实践与研究“的积极参与者,如: 开设低碳教育专栏、发放低碳知识手册、进行低碳知识问卷调查、搜集低碳家庭日记,开展利用废旧物自制教玩具的亲子活动等等,使幼儿园、家庭、社区形成合力,有效实现 “低碳生活在幼儿园,低碳意识在家庭,低碳行动到社会”的目标。

  三、落实到位,凸显文化建设成效

  两年来,我园在贯彻《幼儿园纲要(试行)》精神和把握时代脉搏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低碳生活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活动,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和一致好评,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育人实效。

  (一)幼儿社会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突出“低碳生活”这一主题开展园所文化建设,各班注重开展操作性强、实践量足的各类活动,支持“低碳”文化的培育、传播和运用。广大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生活和实践经验,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艺术表现力等。

  (二)幼儿社会责任意识开始萌芽

  通过开展各类“低碳”主题活动,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开始萌芽。幼儿带着任务走向社区,宣传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和知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得锻炼。在生活中,主动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爱护幼儿园环境,节约用水,随手关灯,爱惜粮食,绿色出行,良好的品行为长大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环保烙印。两年来,我园组织以 “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公益类社会实践活动多达18项,特别是组建了”低碳小卫士”和“节能减排”两支低碳小志愿者团队,常年开展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活“和推广“低碳“园所文化。

  (三)幼儿园节能减排见效益

  节能减排产生价值,这种价值,就是低碳生活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是个体行为,又是集体风貌;既利于个人,又惠及园所。我园自从把低碳课题研究作为幼儿园工作的根本宗旨,共收集废旧物品1700多件,制作成的幼儿玩教具有350余件,既减少了污染和浪费又节约了资金。全园倡导的“三水桶”(雨水、淘米水、洗碗水)节水计划在幼儿园内普遍推广,平均每班一天能节约用水28.3公斤,全园12个班级,一个月就能节约用水1.0188吨。“低碳生活”行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四)“低碳”文化建设成绩喜人

  两年的“低碳”文化建设,全园大部分班级环境创设水平得到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幼儿园园所建设更加规范,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教师能力水平得到提升,有48篇课题论文相继获省级市级奖励,自制低碳玩教具蝉联两届“全国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展评”一等奖,而全园上下对于如何通过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思想意识和良好行为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真正实现了教研兴园,文化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2]线亚威《幼儿园文化建设指导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9月

  [3]任雪梅《幼儿园文化建设与幼儿发展》《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16期

  [4]庄利美《如何培养幼儿的低碳意识》江苏教育报2011年3月

  [5]陈小娜,李琳静《幼儿园低碳意识培养》《华章》2012年6期

  [6]杜琳《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绿色校园》《青春岁月》2010年24期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