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陈浩军:贯彻《指南》精神,让孩子童年幸福

--长沙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贯彻《指南》经验总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我园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把握《指南》精髓。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幼儿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个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我们通过调整幼儿的一日作息时间、改变幼儿园的教室、寝室环境布置、变革幼儿园的健康管理和科学教育,尊重孩子自由选择,重视自主性培养,发展孩子潜能,让孩子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让孩子在与环境、各类材料、教师、家长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得到发展。

一、重视孩子活动的自主性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我们尊重孩子自愿选择游戏的权利,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自由活动,让孩子的童年回归天性,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得到满足和发展,重拾欢声笑语的童年生活。

  (一)我的游戏我做主

  在创造性游戏中做主。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孩子喜欢玩美食店,超市和电影院的游戏。为了丰富生活经验,老师带孩子们参观长沙有名的“悦方”娱乐城。在参观的过程中,孩子们有很多的发现:他们发现超市购物是自选,要到收银台付款后才能离开;发现进电影院看表演是要有票的,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是有规则的;发现美食店的小吃有哪些种类,每一种需要多少钱?有多少份量;他们还发现顾客一般会先去看电影,然后去吃美食,最后去超市购物;也有的顾客是吃完美食再看电影等。带着这些发现,我们鼓励孩子自己商量讨论游戏的内容、场地,需要什么材料,具体怎么玩、有哪些规则等。所有的事情都由孩子自己决定,老师只是根据孩子需要提供适当帮助。由于游戏非常贴近幼儿生活,孩子们在游戏中每天扮演生活的不同角色,体验不一样的成人劳动,他们非常的快乐,游戏积极性很高。每个孩子在游戏中都有事情做,都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和成就,如收银员会算算自己的收入;顾客会回味自己尝到的美食,欣赏自己购买到的心仪的商品,与同伴分享自己观看的表演;演员们会津津乐道自己演出的过程;美食店的老板们则会通过食品分销量测算受欢迎的程度,发现下次调整改进的方向。这种自主性的创造性游戏让孩子们体验生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更多的给孩子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成就感。

  在户外游戏中做主。以往的户外体育活动,我园都是由每班的老师组织自己班级的孩子开展活动,这样的活动容易形成幼儿伙伴单一,器械单一,形式单一,活动范围狭小的情形,为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由、自选和自主,我们选择开展户外混龄体育游戏,打破各年龄班级之间的界限,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参与、自主管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健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目标的教育建议中指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走平衡木、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等。因此,我们首先根据幼儿园的场地情况,合理规划运动区域。在区域运动项目的设置上既要考虑有活动量大的运动项目,又要有活动量小的运动项目,既有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投掷等基本动作的,又要有锻炼幼儿综合身体素质的。我们将幼儿园的操坪和户外场地划分为攀爬、平衡、投掷、钻爬、跑跳、双、单脚跳等十三个活动区。并在相应的区域投放了沙包、平衡木、皮球、竹竿、脚踏车、羊角球、小梯子、小椅子、自制高跷等体育器械。其次根据每个项目难易程度安排不同年龄班的教保人员管理,制作场地划分示意图,使得各班教保人员教师对整个场地的布局做到心中有数。如:我们和孩子一道利用足球网设置成《士兵突击》游戏,铺设爬爬垫,让他们自由探索,练习匍匐前进。利用小椅子、轮胎、半月板等大型积塑等材料设置成不同难度的《高下跳游戏》。还添置跳竹竿、跳橡皮筋、跳长绳等民间体育内容。其三,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各游戏区域的活动规则以及轮流收拾整理运动器械的规则等。户外混龄体育游戏运动项目既有难度,又具挑战性,既有独立完成的,又有合作完成的,孩子们非常喜欢。为给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我们还用孩子喜欢的音乐贯穿其中,用音乐指导幼儿形成游戏常规,每当固定的音乐响起时,孩子都知道是户外游戏活动开始了,结束音乐响起时大家主动将运动器材送回原处。刚实行开展户外混龄活动,我们很担心,担心孩子的组织管理,担心孩子的安全,怕孩子摔伤、碰伤,怕家长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但试行后的结果是,利大于弊:一是户外混龄体育活动使幼儿的基本动作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二是在同伴的相互影响中锻炼了孩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了抗挫折的能力。三是打破班级、混龄的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分享合作能力、帮助同伴、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四是活动中让孩子自由的选择,大小孩子之间自主地帮助,更好地发挥了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孩子很开心地告诉爸爸、妈妈:“我喜欢上幼儿园,幼儿园有好玩的游戏”。有的孩子说:“今天有雨,又不能到外面玩了”。有的孩子说:“我要早点上幼儿园玩游戏。”家长们都说:“孩子们的饭量增加了,体质更好了,更活跃、更自信、更自主、更开心了!”。我们在尝试中体验了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独特的魅力及优势,其丰富有趣的活动项目和开放的组织形式吸引着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段,操场上总是一副龙腾虎跃、活力四射的景像。教师们深深感受着孩子的变化,孩子们想法更多了、独立性、自主性更强了。

  在区域活动中做主。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自己选择活动,没有心理压力,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我园在混龄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亲子混龄科学区域活动,我们将全园各班设计成不同的好玩的科学主题游戏,如大班的“纸的游戏”、“电的游戏”、“力的游戏”,中班的“泡泡游戏”、“光影游戏”,小班的“水的游戏”、“磁铁游戏”等,提供不同类型的丰富的操作材料,打破各年龄班级之间的界限,让幼儿跨班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孩子们可根据自己对材料的兴趣、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自由选择到任何一个游戏室去探索、去发现,让孩子们感受了科学的魅力,在探究中成长。 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探究环境中,孩子们大胆操作、主动探索,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有趣的科学游戏激发了孩子的探索精神,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同伴合作、共同研究,更有利于激发孩子质疑、举一反三的科学态度和情感。

  (二)我的生活我做主

  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我们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力的事情,如餐后自己整理餐具和抹桌子,午睡起床后,整理被褥、上厕所、洗手,喝水、选自己想吃的点心,自主选择活动区的活动,游戏结束后自己收拾材料和场地等。

  早餐自选:一直以来,我园每天的早餐品种单一,孩子没有选择的余地,无论你喜欢与否,来幼儿园吃早餐的每个孩子,都是由幼儿园老师按统一配置的标准发放。我园的早餐供应也不例外。其实,孩子也是有自己的口味和喜好,我们不能总是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位孩子被动的接受。为凸显孩子的自主性,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要,让孩子能选择自己的早餐,让孩子喜欢吃、吃好、吃饱。我园科学搭配食谱,在保证营养膳食的基础上,改变早餐供应模式,将早餐的主面食,由一种变化为两种或三种,让幼儿有选择的空间,如将每天单一的主食变化成配有包子、卷子、蛋糕,或从蛋糕、油饼、包子或面条、饺子、卷子等主食品种中,让孩子能从中选择搭配。像自助餐样,孩子有选择的机会,让孩子做主。

  午后活动自选:我们都知道,孩子下午从起床→洗手、喝水→吃点心→开展活动,各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是由教师决定的,在活动转换的等待时间中,孩子常常无所事事,虽说这些过渡与转换环节的时间都是零碎的,短时的,但日复一日累计在一起无形中占去了孩子许多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第三点中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以及现在的《指南》精神,使得我们重新审视和关注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问题,我园采取一些措施,对过渡环节进行相应的尝试与改变。从尊重幼儿,发展个性,有利于幼儿的自我管理为目的,优化幼儿下午起床、吃点心环节,让幼儿可以自己做主。如起床后,先穿好衣服的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被褥、着装,再去上厕所、洗手,喝水,选自己想吃的点心,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区的活动,这样让幼儿拥有更多的自由、自主和自选。同时,我们改变点心的搭配,将幼儿园孩子的点心配发由单一的品种变为多品种,让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与喜好来选择,如我们将单一水果品种调整为多种水果让孩子能从中选择其中的任何一样,将单一干果品种调整为可从葡萄干、开心果、核桃肉等多种品种中选择,或是将单一品种的奶制品调整为可从牛奶、酸奶、豆奶中进行选择。这样孩子从下午的起床环节到区角活动之间的衔接更紧凑,更自由、更自主了。以往从起床后到开展区角活动,需要的时间为45分钟,现在孩子们往往20多分钟就够了,这样的改变,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促进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自助餐:我园每周五中餐,将饭菜做成自助餐的形式,配有鸡腿、牛肉、花菜炒肉、西红柿炒蛋、豆浆、牛奶、西米露、瘦肉粥、蛋糕、饺子、包子、烤饼、水果沙拉、蔬菜沙拉、罗宋汤、意大利面等三十多个品种放在每层楼的走廊上,让孩子自由选择。孩子们自取餐具、自由选择喜欢吃的视频,和自己喜欢的同伴一起进餐。这样的进餐形式和氛围深受孩子的喜欢,孩子们更自由、自主,开心、快乐。

  自选区域活动:调整幼儿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使一日活动更加符合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孩子的天性。我们调整了早餐和集体活动的时间,每个班只保留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时间调整到上午课间操之后,幼儿早餐后可以自选区域进行游戏。下午全部为幼儿自主游戏时间,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区域游戏活动、户外体育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尽情玩耍,在玩乐中成长和发展,还自由自主给孩子,还开心愉悦给孩子,为幼儿成就一个快乐童年。

  角色体验和“1+1”互助。通过担任值日班长、值日组长等方式,让孩子承担班级值日生的工作、承担全园游戏材料的摆放收拾工作、承担游戏安全员工作,既增强孩子责任意识,也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采用好朋友结对互助、班级大带小互助等方式,让孩子们一对一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管理,提高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生活中更加独立自主。

二、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

  孩子在幼儿园的自主活动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因此,在重视幼儿活动自主性的同时,我们重视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转变,将对《指南》精神的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教育实际中,真正做到尊重孩子自由选择,重视自主性培养,发展孩子自我潜能。

  创建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孩子自由空间。

  我们通过学习和教研,帮助教师熟记和深刻理解《指南》精神,进一步明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权,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健康、快乐的心理环境。做到思想上有尊重孩子的意识,行为上有尊重孩子的举动,和孩子平等相处,亲近孩子、尊重和关注孩子的需求,使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是开心的、快乐的。强化“和谐、亲近、自由、快乐”的心理环境意识,使孩子在幼儿园真正得到关注和尊重,得到自由和自主,幼儿园成为孩子们的精神乐园。保证孩子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精神自由和行动自由。

  注重观察与引导,促孩子自主成长。在活动中教师逐步减少活动的预设成分,变指导多为观察多,在观察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发现和关注孩子的困难和需求,给孩子适时和适当的帮助,以及必要的引导,促使孩子自主成长。如在游戏中引导孩子自由讨论,自己商量决定游戏内容与玩法;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通过自主商量建立必要的规则,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在科学混龄游戏中,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大胆表达,促进孩子科学探究精神和自主探究意识;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鼓励幼儿自选器材、自创玩法、自主收拾与整理。通过转变教师观念与行为,尽量减少活动前老师的预设成分,增加孩子的生成活动,减少对孩子的限制与干预,引导孩子自主活动,促进孩子主动性与自主性发展。

三、重视家长工作的指导

  (一)组织家长学习

  《指南》的制定,是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我园为了达到家园共育的同步进行,组织家长深入学习《指南》,做到人手一册。我们请专家对全园家长集体讲座,解读《指南》,引导家长观察孩子与环境、材料的互动。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提高科学育儿效果。

  (二)组织家长志愿者

  我们利用家长志愿者配合幼儿园各项活动。如全园户外混龄活动中,家长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摆放和收拾整理器材,收集和制作孩子喜爱的、适合运动的器材;在幼儿园的元旦、六一、阅读节等大型活动中维持秩序,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游戏材料、参与表演;在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中,家长志愿者负责联系场馆、制定活动计划,组织活动实施,带孩子们去乡下采茶、摘菜、挖红薯、捡鸡蛋、捉鱼、看油菜花、摘桔子,参观工厂、部队、学校,尝试亲自动手制作蛋糕、饼干等。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带孩子们走到广阔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接触环境,动手实践。家长志愿者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为孩子的自主体验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保障。

  家长客座教师。在我们的亲子混龄科学区域活动中,我们邀请家长担任客座教师,一起参与活动研讨,熟悉全园的活动场地和内容。活动开始前,孩子们分成很多小组,由家长客座教师和老师一起带着孩子们到每个场地参观,一起讨论喜欢玩什么,可以怎样玩,为孩子活动时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提供参考。在活动进行中,家长客座教师负责查看环境安全、提醒幼儿流动过程中的安全和操作安全,鼓励幼儿大胆的参与活动,活动结束后,家长客座教师组织孩子们一起收拾和整理场地,一起参与活动的分享交流。客座教师的参与,使教师有更多时间观察和指导孩子的游戏,也使孩子们有了更安全、更宽松的区域活动氛围。有家长在,孩子们更有安全感,也更有表现的欲望。尤其是结束后家长参与活动分享,对孩子是一种欣赏和鼓励,提高了孩子再次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有家长客座教师参与的科学混龄区域自主活动,也成为我园的特色活动,深受孩子喜爱和家长好评。

  伴随着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我们和家长也在学习中收获,在学习中提升。我们将进一步贯彻《指南》精神,为孩子们创造更自由、自主发展的环境,充分尊重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方式,重视孩子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与孩子一路牵手同行,共成长。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