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莒县第二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意义及风俗习惯,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清明节到来之际,莒县第二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组织开展了以“清明融于情,传统润童心”为主题的清明节系列活动。

知习俗,话清明

通过教育活动,幼儿了解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明白了要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幸福之源,更加珍惜美好生活。

1744695695998300.jpg

1744695699547889.jpg

1744695704153083.jpg

1744695708893372.jpg

手作艾草冻

清明节将至,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传统美食——艾草冻。活动中,老师详细介绍了艾草的文化寓意和艾草冻的制作方法,孩子们则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亲手采摘艾草、捣碎榨汁,体验制作的全过程。

1744695798734845.jpg

1744695804899689.jpg

1744695812599687.jpg

1744695819790097.jpg

清明戴柳

戴柳、插柳是清明节传统的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有句俗语说,“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相传,清明戴柳,除了辟邪禳灾、祈福迎祥之用外,还有纪年华之义,在这春风融融,万物复苏的时节里,结合清明节活动,小朋友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感受民俗的乐趣。

1744695855792500.jpg

长卷绘清明

清明节前后正是踏青的最佳时节,教师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游园踏青,感受幼儿园的景色,幼儿用写生的绘画形式,展现自己眼中的清明春色。

1744696132232470.jpg

1744696138587460.jpg

1744696162810402.jpg

手工青团

又是一年青草绿,又是一丝艾草香。“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清明节传统习俗之一就是吃青团,当小朋友与青团相遇,一场文化的传承正在上演。

1744696262788987.jpg

1744696268773376.jpg

1744696282613961.jpg

1744696289311792.jpg

1744696302743410.jpg

五彩水晶蛋、花草蛋

春去夏日长,莫负好时光。人们认为清明节吃鸡蛋寓意着圆圆满满,老师和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做成了五彩水晶蛋以及花草蛋,近距离感受色彩魅力的同时了解清明习俗。

1744696373927841.jpg

1744696380668284.jpg

1744696386999004.jpg

1744696393360631.jpg

1744696399152003.jpg

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   放断鹞”之谚。借着清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风筝。

1744696790158838.jpg

1744696796685307.jpg

1744696809687813.jpg

1744696817514840.png

1744696824207948.jpg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是新生命,

新循环的开始清明时节雨花飘,

飘落的是思念的味道户外踏青花枝俏,

盛开的是今日的美好缅怀过去,

面对未来充满希望,

让思念与感恩同行让生命之力清明恒久。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