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视角”等于“儿童的视角”吗?
儿童的视角, 坚持以儿童为中心。
牛津大学的席尔瓦教授认为:
“儿童视角”的主体是成年人,这就要求成年人在生活中要主动关注幼儿、理解幼儿,想儿童所想,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眼里要有孩子。
“儿童的视角”:主体是儿童,强调儿童的感受、体验,包括儿童的立场和视角。儿童的视角是儿童自内而外体验认识体验外部世界的主观能动性。
举例说明:藤幼儿园理念“甜甜圈”幼儿园,不迎合、不讨好。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出能创造幸福未来的人
教师的行为标准:语言、行动、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吗?
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懂得关爱他人和自立的孩子
为此我们必须珍惜的是: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发挥“自我成长的能力”
二、儿童视角的重要性体现在哪方面?
(一)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1.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2.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具有不平衡性
4.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二)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1.幼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个体
2.幼儿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三)主观能动的人:
⒈幼儿是受教育的対象,幼儿
⒉在受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对教师完全盲从,而是具有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四)独特的人
1.幼儿是一个完整的人,
2.幼儿是独一无二的人
(五)有权利的人
1.幼儿作为权利主体拥有权利
2.幼儿作为权利主体有特殊性。幼儿权利的行使需要社会的教育和保幼儿作为权利主体拥有权利,但不连带与成人一样的责任和义务。
三、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游戏该如何组织?
(一)"儿童视角〞游戏组织策略
1.游戏的环境----关注儿童自身的视角
2.游戏的指导----重视儿童眼中的生活
3.游戏的表征----尊重和倾听儿童的想法
4.游戏的评价----让儿童成为评价主体
(二)游戏组织需要的注意事项:
1.游戏的环境----关注儿童自身的视角:倾听心声、与儿童对话、回归生活、追随自然
(1)身高的差别:物理层面上要放下身段,蹲下来,保持儿童的高度。
环境的吸引法则:环境自然而然喜迎孩子体验、尝试、发现和探索。强调儿童的主观感受、 支持儿
(2)童获得存在感、掌控感。
(3)关注时空线索,立体呈现环境要素,重视游戏与环境的同构。环境创设应基于空间线索,提供给儿童可理解的、开放的、可互动的自由表征的象限空间。
(4)儿童性:遵循儿童认知特点、回应多层次需要、满足审美偏好、促进社会交往。
2.游戏的指导----重视儿童眼中的生活。发展的基点:儿童的兴趣
(1)珍视生活独特的教育价值:儿童感兴趣的是生活,越接近生活儿童就越感兴趣。儿童的发展越能最大化。
(2)幼儿的体验来自生活,关注幼儿眼中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去洞悉和理解他们是如何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3)教师重视儿童的生活,但不止步于生活,不放任冲动和兴趣,而是根据儿童表现出来的本能冲动,给予指导和建议,提升在生活中发现教育契机的意识和能力。
(4)发展的眼光关注儿童的生活,促进儿童经验的生长和发展,保持教育的敏感性,生成儿童喜爱的游戏活动。
3.游戏的表征一一尊重和倾听儿童的想法
儿童的表征:有能力的学习者,对世界有独特的看法。有平视、俯视、仰视三个角度。平视的部分可以展示其学习过程:俯视的部分可以展示、表达潜意识与自我的联结;仰视部分,是儿童学习之后总结与提升的表征,这种能力,也被称为 “元认知能力”。
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三个空间填满。
儿童是游戏和课程的核心主体,课程的建设一定不能缺少儿童的声音,即要从“儿童的视角” 出发去构建适宜幼儿发展的游戏课程,也就意味着教师要学会去倾听儿童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重视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经历过的游戏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文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
4.游戏的评价----让儿童成为评价主体
让儿童在游戏中体验“操控混乱、应对未知”,就是在帮助儿童做好准备。我们应该允许儿童甚至帮助儿童甚至帮助“制造混乱”,这样的游戏是儿童自己的游戏。
游戏的分类对儿童来说没那么重要,他们看重的是游戏的玩伴。
成人视角的问题:游戏水平的高低并不在于我们成人的理解和判断,孩子的游戏价值在于他们的主体感受。
看见彼此,主动做一些调整和反思--让儿童成为评价的主体,真正走进儿童内心世界。
(三)游戏组织的重点:
以儿童为本位、以经验为基础、以资源为依靠、以整合为机理
思考一下:
你是否有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放下“高控”
不要以“我”为理由。假装理解孩子
提儿童立场,
不要走向了“放任,啥都不管”的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