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天,嘉杰小朋友带来了一盆植物,一群小朋友围观纷纷议论着......有的小朋友说是青菜,有的小朋友说是秧苗,嘉杰说我种的是樱桃萝卜,于是一场关于萝卜的探索之旅开始咯!
幼1:老师,这是小青菜。
幼2:这是绿色的小草吗?
幼3:不对不对,这是樱桃萝卜。
幼4:这是樱桃萝卜的秧苗。
一、“识”萝卜
樱桃萝卜是什么萝卜呀?我还知道胡萝卜、白色的萝卜......萝卜有哪些种类呢?它生长在哪里呢?围绕孩子们各种各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一系列的探讨。
1.萝卜的种类
常见的萝卜有胡萝卜、樱桃萝卜、白萝卜、青萝卜。
围绕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与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关于萝卜的大讨论。一起了解了萝卜的种类及作用。
2.萝卜大调查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明确指出:“引导家长理解教师工作对幼儿成长的价值,积极参与并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积极思考、共同查阅资料、互相交流,寻找有关萝卜的话题。萝卜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的?萝卜的营养价值有哪些?萝卜的秘密有哪些?
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萝卜大调查》的亲子调查表吧!
通过萝卜调查,孩子们知道了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其它的微量元素,常吃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孩子们满怀期待地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萝卜,那就跟着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的萝卜吧!
3.寻找萝卜
就这样,孩子们开启了寻萝卜之旅。
有的孩子在老家找到了萝卜,有的孩子在冰箱里找到了萝卜,有的孩子在菜场里找到了萝卜。
根据《指南》科学探究中提出:“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找萝卜活动让幼儿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探”萝卜
孩子们把找到的萝卜都带到了幼儿园,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找到的萝卜,一起更直观地探究萝卜的秘密。
1.看一看
幼1:老师,这个萝卜是绿色的。
幼2:我这个萝卜是白色的。
幼3:老师,你看我的萝卜是橙色的,是胡萝卜。
幼4:我带的是白色的萝卜,还有一个是胡萝卜,它是橙色的。
2.摸一摸
幼1:萝卜凉凉的。
幼2:萝卜有点硬硬的。
幼3:萝卜摸起来好凉啊!
幼4:萝卜摸起来有点滑滑的。
3.闻一闻
幼1:我闻到了维生素的味道。
幼2:我闻到了麻麻的味道。
幼3:我闻到了洋葱一样的味道。
幼1:我闻到了萝卜的香味。
幼2:我闻到了萝卜的辣味。
幼3:我闻到了胡萝卜的味道。
幼4:我闻到了萝卜甜甜的味道。
4.量一量
幼1:老师,我还发现了有的萝卜长,有的萝卜短。
幼2:老师,我们可以画一画,比较萝卜的长短。
幼儿通过实物操作,观察比较记录,对长短、粗细产生直接经验,对不同种类的萝卜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三、“饰”萝卜
萝卜颜色不一、长短不一、粗细不一,普通的萝卜原来可以变得如此有趣。
“老师,我想把萝卜变成可爱的娃娃!”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灵活的小手流露出对萝卜的热爱,作为老师需要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和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
根据《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用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通过创意萝卜娃娃活动,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满足了孩子的内心需求。
四、“品”萝卜
萝卜到底是什么味道呢?可以制作哪些萝卜美食呢?我们一起来讨论吧!
幼1:萝卜可以烧汤喝,幼儿园里就吃过萝卜汤。
幼2:萝卜可以炒了吃。
幼3:萝卜可以煮了吃。
幼4:萝卜可以给小兔子吃。
幼5:萝卜可以做饼吃。
让我们一起看看能干的小朋友大朋友们把萝卜做成了什么样的美味佳肴?
自己动手,就是好吃!
课程总结:
萝卜对于孩子的意义不仅仅是桌子上的一道菜,更是自身获得成长的一个契机,在本次班本课程故事中,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不仅了解到萝卜的营养价值,还从内心真正的喜欢萝卜,做一个不挑食的的孩子,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不一样的成长,相信这将是孩子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