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见证葫芦成长,传承葫芦文化

陈鹤琴先生说: “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大社会是我们的生活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葫芦谐音“福禄”,加上多籽,在民间象征着多子多福。腰站镇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种植葫芦,自主观察,体验收获,见证小葫芦的成长。

葫芦1.png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幼儿园的“百草园”里,小朋友们不停地忙碌着,松土,种葫芦,浇水,盖薄膜一气呵成,剩下的时间就等待葫芦慢慢发芽啦。

葫芦2.png

 

快来看,我们的葫芦出小芽芽啦,天气越来越热,我们得葫芦芽也越长越大,叶子颜色也变得越来越深了呢。

 葫芦3.png葫芦4.png

 

初夏时期,葫芦藤蔓越长越长,老师告诉我们这时候的葫芦需要我们把它缠绕在竹竿上。

 葫芦5.png

 

经过一个暑假的葫芦,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小朋友们一看到长得这么喜人的葫芦,都特别兴奋。

耿良泽:“老师我找到的葫芦特别大”

 葫芦6.png

刘远杭:“这个葫芦怎么裂缝了,是不是葫芦娃要蹦出来了”

 葫芦7.png

  

小朋友的小脑袋里总是有一些奇思妙想,重温经典的《葫芦娃》片段后,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机智勇敢的葫芦七兄弟,于是,我们画出了《葫芦勇士大战蛇精》。

 

 

葫芦里到底住没住着葫芦娃呢?我们将葫芦切开,得到了答案,原来葫芦里有瓤还有白色的种子呀,种子摸起来黏黏的。杜琮佑:“老师,我闻到葫芦里有种香香的味道。”

 葫芦10.png

虽然葫芦里没有葫芦娃,但是抵挡不住小朋友们对葫芦的喜爱,小朋友们把桌子,椅子搬到“百草园”一起把葫芦画了下来。

 

 

小小的葫芦历经春种、夏长,我们的精心浇灌、管理下,在这个金秋时节迎来了收获的时刻,收获是小朋友们最期盼、最快乐的活动,葫芦娃娃姿态各异、萌样百生,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剪下葫芦。

          

葫芦14.png

 

葫芦摘下来后该怎么保存呢?原来是需要刮皮呀,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都动手去刮葫芦,虽然,这个活儿真的是有点累。

 葫芦16.png

 

葫芦经过晾晒之后,不仅变了颜色,而且也变轻了,为什么会变轻了呢?老师用锯子打开葫芦,让小朋友们一探究竟。哇、晾晒完成的葫芦瓤摸起来干干的,杜琮佑说:“老师,这次我闻起来感觉臭臭的”刘远杭:“老师,我还发现了种子,这个种子不黏了,也变干了”这些种子怎么处理呢?小朋友们说:“老师,把它们挑出来,然后留着再种也行啊”。于是,我们又收获了很多葫芦种子。

 葫芦17.png

 

老师在镇上展览馆借的非遗传承人绘制的葫芦画,原来葫芦上还能做画呀,当看到栩栩如生的葫芦画时,都惊呆了,哇,葫芦画也太好看了吧,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画一画。

 

这不,欣赏完葫芦画的小朋友们,都有了创意和灵感,为葫芦涂上漂亮的颜色。小朋友们有的在葫芦上画上了小花,有的还在葫芦上画上了天安门呢,当然,老师也把葫芦变成了雪容融还有多啦A梦和卡通人物,我们是不是都特别厉害。 

 

当然,不是每个葫芦都是完整的,被大风刮下来摔成两半儿的葫芦我们把它变成了花盆和花瓶。种下的蒜苗,折出的纸花,葫芦真的是用途多多。

 葫芦25.png葫芦26.png

 

这么多葫芦,可不能光我们欣赏,通过小朋友们商量,最后讨论出,要办一个“葫芦节”让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和老师们都来参加,那该怎么告诉他们呢?经过小朋友们的热烈讨论,我们想到了发邀请函这个主意,那上面该标注些什么呢?通过讨论,我们决定在周五举行“葫芦节”在二楼的大班教室。邀请函上我们画上了楼梯、箭头⬆️标注,2代表着需要上二楼,画上葫芦,代表着“葫芦节”。

 葫芦28.png

我们将画好的邀请函都分给了弟弟妹妹们,还有老师们,并且转告给她们,邀请函上的内容。(特别强调,邀请函很重要,葫芦节当天要凭邀请函入场呦)

  葫芦29.png葫芦30.png

为了我们的葫芦能够顺利展出,小朋友们热火朝天的行动起来,搬桌子,放葫芦,把画的画夹好展出,一起动手装饰教室来完成我们的“葫芦节”

 葫芦31.png


终于到了期待的周五,刘诗泽负责收邀请函,刘朝远负责量体温。其他的小朋友们都分别站好位置,等着为弟弟妹妹们解说呢。

 葫芦34.png葫芦33.png

小班和中班的弟弟妹妹看到这么多好看的葫芦都忍不住去摸一摸,看一看。大班的小朋友们不停地解说着,葫芦上面画的是什么,画上画的是什么。 

   葫芦35.png

 

第一届“葫芦节”圆满成功,小朋友们见证了葫芦从种到收的成长,并且还一起参与刮皮—绘画—展出,这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不断观察、动手、发现、思考,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收获到的是知识和快乐。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