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手机是每家每户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物品,每日陪伴自己的时间往往手机都占领着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忽略了陪伴孩子、家人的时间。
看到大多数的家长就在陪伴孩子来上课的时间内,手机都不离手,试问陪伴孩子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陪伴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家长在孩子的活动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又有多少时间能够陪伴好自己一起来亲子游戏运动呢?
那么什么是亲子游戏呢?
亲子游戏 是家庭内父母(包括血亲关系的亲生父母与拟血亲关系的继父母与养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情感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
亲子游戏,简单点就是包含大人和小孩的游戏活动。
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
家庭如何开展亲子游戏。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因此,首先家长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家长创设的亲子环境要让孩子可看、可听、可触摸,能充分的感知和体验。通过孩子的体验、感知更能够有效的通过神经促进幼儿的均衡发展。
在纲要中指出: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游戏是宝贝自己寻求答案的最佳途径。当宝贝热衷于游戏活动时,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比较特别的要求。这时,父母不要因认为宝贝的游戏活动毫无意义而忽视他或限制他,而应尽量帮助他们,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宝贝弄脏衣服或出现别的问题而约束他们。
现在好多入园的幼儿会出现不同的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通过多数的和家长沟通、交流,过多的家庭多数由于家长的外界干涉,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发展的时间,怕孩子在运动中有磕碰的现象就不让孩子玩耍,怕孩子在成群的小伙伴的游戏下受到伤害就不让孩子和孩子沟通……总之就是怕这还怕那。实际上孩子只有通过自身的接处、和同伴的交流才会在游戏中真正的学会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而不是家长过于保护。
游戏是幼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就像需要食物来供给身体发育一样。所以,在宝宝成长的每一天里,都不能缺少游戏的陪伴。 爸爸妈妈在家里同宝宝做亲子游戏,不仅能使宝宝感受到亲人的关爱,而且在游戏过程中,爸爸妈妈的容貌、声音和安抚通过宝宝的感官传入大脑,使神经元快速分裂,使各个神经元互相联系形成网络。游戏还能使宝宝身体的活动灵活,认识外界事物,听懂大人的语言,渐渐学会用身体、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拿食物,渐渐学会生活自理。宝宝会走以后,更加不甘寂寞,喜欢到外面与同龄的宝宝一起做游戏,从而学会与人交往……所以有人说,游戏就是孩子们的工作。
教育学家指出:你没必要花大钱购买昂贵的玩具,但要设法让他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即使周围除了纸板盒、羊毛毯、枕头和衣服之外没其他东西,也没关系。
亲子游戏的好处有哪些呢?
1.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既能够利用和发挥孩子现有的能力,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
2.家长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参与到游戏当中。
3.家长能自然而然地引发孩子智能的发展。宝宝主动寻求家长的配合,这样家长 就能顺理成章地教给宝宝一些知识和技巧。
4.整个过程能够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乐趣。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而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家长学会更多的游戏,并将具有特定功能的亲子游戏同日常的育儿生活相互交融起来,这样就可以在丰富而快乐的育儿生活中,使宝宝的潜能不断地开发出来。
参加亲子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有利于让爸爸妈妈能够更加了解孩子,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在活动中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共同学习、成长,可以与其他孩子爸爸妈妈交流,可以与老师或者组织者交流进行分享教育方式等。
期盼每一位家长可以放下自己的宝贵时间,多来陪伴孩子,给孩子更多的探索世界、了解世界的机会,让孩子们可以真正的去全面发展。让我们的家长成为与孩子一同的陪伴者、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