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就是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棵幸福的种子”。
这句话出自“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一书。为什么要做亲子共读?有的答案是学知识,毕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的答案是认字,毕竟认字是基础嘛;有的答案是养成阅读的习惯,毕竟人人都说阅读是个好习惯;有的答案是陪伴,毕竟除了照顾好吃喝拉撒睡,陪伴是对父母的更高标准的要求了......
这本书一开篇就告诉我们,亲子共读是为了感知幸福。对,感知幸福,让孩子从小获得幸福体验。
2021.4.22晚
许久未和大家一起共读分享了,今天难得有时间,便准时参与开始了和大家的共读,刚刚才进入状态的我就被工作电话打断,这一聊就是40多分钟,挂断电话转过头才发现跳哥不知啥时候拿起耳机在那认真倾听群里大家的朗读和分享。看到我后他把嘴一咧,开心的笑着,指着耳机悄悄地说:“妈妈,我也要听”。我微笑着摸着他的头没有说话,拿起另一个耳机和他一起听着大家的分享与讨论。一会儿,他抬着头小声我说:“妈妈,你会分享吗?什么时候分享”?我说,今天我就不分享了吧。最近被工作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弄的有点烦,只想静静地。他拉着我的手,央求地说:“妈妈,你讲嘛,讲嘛,我要你讲”。望着他那期待的样子,不忍再次拒绝,于是答应了他。因为在整理思绪,待会说点什么好呢?会和大家产生共鸣吗?没讲好怎么办?一连串的担心都来了。半天见我没反应,跳哥又开始发问:“妈妈,你怎么还没讲?快点讲嘛”!一边说一边小手指迫不及待要点开解除静音键,只等我开口了。瞧着他着急的样,我终于鼓起勇气点开了解除静音,开始分享着今天共读的感受和对提出问题的见解,也把跳哥刚刚的事情和大家说了。
当我分享的时候,他一直看着我,眼中满是骄傲或许还有些崇拜,当他听到我在说有关于他的时候,竟然特别开心,一会点头,一会拉着我的手,始终保持着兴奋的状态。看着他的模样,我突然发现这几天的疲惫一下就没有了,烦躁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替代的是轻松、愉悦和幸福。感谢跳哥,感谢他让我来分享,因为他的支持与期待,让我鼓起勇气,让我那郁闷的心情在瞬间变得平静,让我由被动地、不想、不敢说到主动地去表达,去分享。共读、分享和互动,不仅让我有所突破,也让跳哥很是欢喜,他在我耳边悄悄地说:”“妈,以后我天天和你一起听,一起说。”我很是诧异,是什么原因我有了今天的感受?是什么让他想和我一起参与呢?说的、聊的,都好像不是孩子们这个阶段所喜欢的。而且睡前他还在那和我一个劲的说:“妈妈,我今天好开心,因为和你一起‘上课’了,明天我还要和你一起。嗯,今天没来得及,明天我还要给大家表演故事、读诗歌”。
看着他在那手舞足蹈的样子,我思索半天后,得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教育的自然发生,也就像今天共读的这个章节“母亲:推动摇篮之手也能推动整个世界”,“母亲是爱的传递者,承担着教育启蒙者的重任。推动摇篮的手、抱着婴儿的手看着是那么的温柔纤细,可是它们却能推动整个世界。所以无论我们的工作岗位责任多么重大,工作多么复杂,我们都要记住: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我们,这就是教育孩子。如果一个孩子自幼得到了母亲良好的教育,他步入社会时会成为一个具备良好习惯及崇高修养的合格公民,这是一个家庭的幸事,也是一个民族的幸事。如果一个民族的所有家庭都有一个好母亲,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并身体力行,那么,整个民族的素质会极大提升。”而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单一的说教,而是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榜样去影响孩子,让教育自然发生,最终让孩子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从而也推动整个世界!
不记得到底念过多少书给他听,但其中也有不少是我自己喜欢的、希望全心全意和他分享的故事,也有我小时候百听不厌的故事。有时候说着说着,我会比他还陶醉。因此在他以后读绘本、讲故事都会学着我的样子去朗读,不仅语音语调基本一致,连身体动作、表情神态都很像。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我才逐渐体会到,当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幸福,其实在我和他读一本又一本的故事书的时候就已经用不同的方式吧答案说清楚了。这就是书,这就是阅读、亲子阅读。幸福就是使人快乐,带给别人快乐,也如今天的共读分享一般。我也将会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继续拥抱我的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