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以绘本阅读中的“四会”为载体探寻家园共育新路径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我园新建的东区分园位于城市东郊,服务区内幼儿绝大多数来自附近拆迁安置家庭和进城务工家庭。我们通过专题家访及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到家长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从前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仅有12%的幼儿每天在家中阅读图画书,16%的幼儿经常在家中阅读图画书,35%的幼儿偶尔在家中阅读图画书,37%的幼儿没有在家中阅读图画书,而这部分幼儿有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打电子游戏的不良习惯。如何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帮助家长更新育儿观念,营造家园共育氛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三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逐步明晰了思路:我们尝试以适宜的儿童绘本为载体,以“读(看)、说(讲)、画、演”为主要行动策略,通过“专题读书会”、“好书推介会”、“小小故事会”、“读书汇报会”等形式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探寻家园共育新路径。

一、专题读书会,凸显绘本阅读的魅力。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它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随着绘本在我国的出现和推广,我们对绘本的认识也经历了接触、了解、学习、实践、研究的过程。绘本阅读是我园的特色课程,我们从总园选派过来的教师均是省级立项课题《家园合作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研究》的课题组成员,我们很想将十多年来在早期阅读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做法移植到东区分园,但在与家长的接触过程中打消了我们的想法。我们发现东区分园的家长对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意识是非常淡薄的,原先的经验和做法在这里是行不通的。我们决定调整思路,用专题读书会,来凸显绘本阅读的魅力,从而吸引家长和幼儿参与到绘本阅读活动中来。
    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读书会。我们邀请有兴趣的家庭和教师一起参加专题读书会,如:朗诵、讲故事、绘本研读、创意表达等。就拿绘本研读来说吧,我们和小班的家长一起研读《我妈妈》、《魔法亲亲》;和中班的家长一起研读《我爸爸》、《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和大班的家长一起研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在研读的过程中家长逐步认识到: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绘本中的图和文相互衬托,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家长的阅读渐渐改变了原来只关注文字的阅读特点,开始关注画面细节,尝试以儿童的视角去欣赏每一幅图画,感受绘本的独特魅力,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同时,我们利用QQ群、微信群邀请更多家庭参与专题读书会,通过以点辐射的方式,让家长逐步走近绘本,了解绘本、爱上绘本。

二、好书推介会,拓展绘本阅读的空间。

 优秀的绘本在文字立意与美术设计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我们定期举办好书推介会,将适合幼儿阅读的世界经典绘本和新近出版的优秀绘本推荐给幼儿与家长。如:获得美国“凯迪克大奖”的作品、获得英国“格林威大奖”的作品、获得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的作品等。我们在仔细研读的基础上,将绘本进行分类,如:关于认知的绘本、关于科学的绘本、关于习惯的绘本、关于爱的绘本等,这样挖掘绘本的多元价值,结合主题活动进行有机的渗透。除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阅读差异外,我们还结合节日、季节等因素开展好书荐读活动。如结合父亲节,我们的好书推介会上推出了与父亲相关的绘本,开展了《我爸爸》主题阅读活动。阅读绘本前,我们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爸爸时,幼儿的表达很空泛,只是停留在“爸爸很好”、“爸爸很爱我”这样的层面上。绘本阅读时,我们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关注画面的细节,孩子的表达更具体了。有的孩子说:“爸爸连大野狼也不怕,他真的很勇敢。”有的孩子说:“爸爸真的很勇敢。我发现大野狼夹着尾巴向门外走的时候,三只小猪和小红帽都躲在大树后面偷偷地听爸爸训大野狼呢。”阅读绘本后,我们再次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爸爸时,孩子们的语言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了。区域活动时,有的幼儿走进阅读区仔细观察画面后又有了新的发现;有的幼儿走进表演区将爸爸的勇敢、幽默、可敬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幼儿还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图书《我爸爸》。此外,我们通过“家园联系栏”发动家长推介与主题相关的绘本,引导孩子和家长们围绕绘本进行讨论、交流,一起享受亲子共读的美好时光。

三、小小故事会,分享绘本阅读的乐趣。

我们充分调动家长和幼儿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绘本阅读活动。如每天二十分钟左右的“小板凳故事会”,是孩子心中最快乐的时光。“小板凳故事会上,可以是园长妈妈看绘本讲故事,可以是老师看绘本讲故事,可以是幼儿看绘本讲故事,还可以是家长看绘本讲故事。孩子们特别期盼自己的爸爸、妈妈能来幼儿园给小伙伴讲故事,他们称来幼儿园给大家讲故事的家长为“故事爸爸”、“故事妈妈”。“故事爸爸”、“故事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也可以借助图书向大家介绍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洋洋的妈妈是一位牙科医生,她与孩子们阅读《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后,向孩子们介绍了保护牙齿方面的知识,因为她的特殊身份,再加上牙齿模型的直观演示,孩子们静心观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大家共同分享绘本阅读的乐趣。

在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正逐步形成。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结合每年的读书节,我们邀请专家来园讲学,有情景阅读方面的专家应彩云老师、王红裕老师,也有亲近母语课题组的丁筱青老师、邵龙霞老师。专家的“小板凳故事会”特别有吸引力,一场小小故事会往往会吸引几百人参加,台上是幼儿与专家老师的精彩互动,台下是教师与家长代表的学习观摩。专家给大家带来前瞻性的理论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绘本阅读经验的分享。我们还利用幼儿园的网站、家园共育QQ群、微信群交流学习心得、感悟绘本阅读的力量,为进一步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持。

四、读书汇报会,收获家园共育的喜悦。

如果说“专题读书会”、“好书推介会”、“小小故事会”是阅读活动中的营养吸收,那么“读书汇报会”就是阅读活动中的收获季节。“读书汇报会”期间,“ 自制图书”成为幼儿、家长、教师表达自己情感的特殊方式。通过绘画、手工等制作活动,孩子们把所思、所想融人自己的作品中,成为精彩的创意;家长通过文字、绘画等把自己对“家园共育”的理解,对孩子习惯养成的期待浓缩到图书中,散发着浓浓的爱意;教师也会自制图书,描绘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趣事,把对幼儿成长的祝福变成温暖人心的记忆。自制绘本展示交流活动,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抒发,让家长和教师的心贴得更近,营造了良好的家园共育氛围。

除了自制图书展,绘本剧表演也成为“读书汇报会”上亮丽的风景。幼儿、家长和教师将绘本改编成适合幼儿演出的剧本,脚本的推敲、道具的制作、服装的选择、动画背景的制作、灯光和音效的调试,在幼儿、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黑鱼》、《彩虹色的花》、《有朋友真好》、《小青虫的梦》等绘本剧的演出得到领导、同行及家长的高度评价。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 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以绘本阅读为依托,开展的家园互动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还在更新家长育儿理念的同时,让家园共育找到了新的、更有效的路径。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