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旧州幼儿园家长观看《减小坡度,迈好人生新一步》心得

学习《减小坡度,迈好人生新一步》有感

旧州幼儿园小一班 詹梓骁家长

听了王红专家的家长直播,真的说到了每个面对幼升小的家长心里,里面很多小学一年级孩子会出现的问题我都遇到过。孩子刚上小学还不适应,出现拉大便在裤子的情况,老师打电话让去学校带回家洗澡换衣服;在学校孩子吃的少,打的饭菜几乎没动,开学没多久就体重下降,一回家肚子就饿,要吃东西。其实出现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的入学准备没有做好。今天听了专家的讲座,对还在对幼儿园小班的家长我也有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孩子的入学准备并不是单单在幼儿园大班才来抓的,是从孩子入幼儿园第一天就开始的。孩子进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放手,不要事事想着替他做,帮他做。很多孩子在小学为什么适应不了,就因为在幼儿园时老师像妈妈一样什么都把他们照顾的很好,穿衣、吃饭、如厕、离园等,事事提醒。在家,穿衣、吃饭、洗漱什么父母都代办,入小学后适应不了,东西总是忘记带,要不就弄掉;学校的吃食不喜欢就饿肚子等,这些都是应该在幼儿园需要改正过来的。老师说了,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将受用一生,幼儿园就是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这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家长的榜样作用及监督更不可少。为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并帮助家长分担家务,有一定的责任心;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周围的事物让幼儿主动去认识探究,如,购买酱油包装上的文字、图案等;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每晚入睡前鼓励幼儿为大家讲述故事绘本;培养孩子书写的能力,为孩子购买涂色的绘画本、练习握笔的蜡笔,水彩笔让幼儿绘画等;在平日的生活中,鼓励幼儿尝试各种蔬菜的做法,并试着吃辣椒,以便适应小学饮食。

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变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质的过程,所以好不好就看我们在这中间怎么去引导,去教育,所以,这样的讲座对于我们家长是十分需要的,感谢幼教三六五平台,感谢专家们的细心讲解。

学习《减小坡度,迈好人生新一步》有感

旧州幼儿园小二班陈富梓瑞家长

看了王老师针对关于幼小衔接方面专题的讲座,里面谈到的很多内容解开了我们家长的许多困惑。怎样带领孩子迈好人生新一步对于我们家长是一个挑战和困难,我对此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片面理解: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积累、轻身心发展;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谈到了我们现在父母对于孩子的品德与知识技能培养的关系,是我们现在很多家庭的误区,我们作为父母有时候太过于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优秀,就会给孩子增加许多知识技能和各种才艺上面的东西,特别是小女孩,从而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其实,知识技能和才艺只是孩子走向社会的一块敲门砖,而孩子能在社会上走多远要取决于孩子的品德好坏。我个人认为孩子的品德培养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例如一个酒鬼父亲教育孩子要自律或者一个沉迷于爱打麻将的母亲教育孩子要上进显然缺乏说服力,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孩子上一定要做到身体力行,最好自己也通过不断的学习取得不断的进步,这样就能通过榜样的力量来促进孩子不断提升自己,要求自己,并且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自尊自爱的性格。

二、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自理能力对每个孩子都非常重要,现在很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长大,老人隔代教育中大多数都是溺爱行为,生怕孩子做这做那,都会说孩子还小,伸手去帮助孩子,甚至现在很多老人连孩子吃饭都是一勺一勺的追着喂,这样的培养方式造成了很多小朋友在生活对于家长过于依赖,也使父母送孩子到幼儿园也依赖于老师,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不会这不会那,各种担心,一个劲的给老师交代,让老师多关照自己的孩子一下,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即使成绩再好,长大后又如何担当重任呢?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幼小的时候就要加强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孩子能做的事情放手让他去做,哪怕他觉得害怕不敢也要鼓励他,这样在孩子进入小学的时候父母也不会担心孩子,同样孩子也对自己有自信,不会胆怯。

三、正确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用让孩子舒适的方法来指导他学习,父母的教育观念和做法要和孩子一起保持高度一致。在我们想让孩子认识字体或者怎样数数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在日常生活中识字,比如马路上标识,去超市孩子想买喜欢的东西、付钱的时候都可以让他认识,这样孩子不会觉得乏味反而觉得有趣。同时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时候也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打卡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认为阅读不仅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更是我们父母在孩子以及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最好方式。在教育孩子当中我们父母往往只注重孩子的阅读技巧和学习能力,从而忽视阅读习惯的养成,这样会导致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不会去主动翻书学习,同样我们作为父母应该放下自己手中的手机,给孩子多一些陪伴,我们可以帮孩子买一些有趣的绘本,带领孩子阅读和识字,培养孩子对好习惯的养成。

在王红老师的讲座中有很多都是我们作为父母怎样去教育孩子让孩子怎样去完成入学准备的一些知识,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能武断的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其实家庭教育也同样非常重要。我们要保持开放和学习的心态,并付出实际行动,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他的朋友和榜样。

学习《减小坡度,迈好人生新一步》有感

旧州幼儿园小三班 王渊杰家长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不尽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幼小衔接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翻好这道坡,为后续小学生活和学习做好铺垫。但是大部分家长的思想比较陈旧,总以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习惯性的依赖老师教育孩子。对幼小衔接的责任也不是很重。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自身去学习,虽然现在孩子才读小班,但是听完老师的课程,我突然间也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存在误区,在以后的教育中,也会现在为孩子身心健康着想,不过分追求孩子的分数,给孩子完成压力。

  听到老师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点我特别的内疚,因为我们长期不在孩子的身边,爷爷奶奶又比较宠溺孩子,基本上什么事情都不要孩子做,导致孩子到现在自己的事情都不会做,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们要尽量的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好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学习《减小坡度,迈好人生新一步》有感

旧州幼儿园中一班 熊宇家长

今天很荣幸能听到王红老师的讲座,她介绍一岁半至四岁的孩子,对细小物体的观察很敏感,这对将来的学习很重要。

我们家长可以在孩子进行观察类的活动后,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去思考和探索。比如在阅读绘本时,画面上有很多细小的部分,其实隐藏着很多秘密,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发现,再比如自理能力。小学开始孩子就要自己收拾学习用品,而这一点其实小班开始就可以训练了。比如学会对物品进行分类、收纳,并养成“哪里来,良好的进餐和饭后收拾餐具的能力,也可以在入园后就培养起来。未来的学习模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孩子们,通过网络学习一定会成为趋势。

通过跟踪观察发现,幼儿在幼儿园阶段适当引导孩子通过网络或终端接触“电子化学习”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绘本中很多动物、植物,孩子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来继续拓展孩子的知识面,逐渐建立一种信息整合的能力。通过王老师的视频直播讲解,给我们家长带来了很多方便,从而得到更多的体会与感悟。

学习《减小坡度,迈好人生新一步》有感

旧州幼儿园中二班 陈卉家长

很荣幸能听到王红老师对我们家长的这一期直播。幼儿园幼升小应该从小抓起,而不是大班了才抓孩子,这样孩子的行为习惯很难培养。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广泛的兴趣,身心健康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良好的习惯是一生幸福的保障,广泛兴趣是一生幸福的源泉。我们家孩子既属于放养型自然生长,又属于群居型熏陶成长,为什么说是放养型呢?因为我们在学习跟生活上基本基本属于放前行。让她自由选择。在学习上我们对他的要求都是在他这个年龄段能做到的,我们不强求他学多少知识,如果他想学我们一定提供条件,如果他不想学我们也不会去逼她,我想在学龄前最重要的培养是良好的习惯,我们平时在家基本不开电视。他跟我们在一起时要么画画,要么看书,要么玩玩具,如果画画我们就陪她在身边上上网,如果看书我们就陪他也看看书,如果他玩玩具我们也陪着她。一起玩一会儿。在生活上我们从来不包办他的,是他自己的事情一般自己做主。在幼升小时会有很大的好处。

学习《减小坡度,迈好人生新一步》有感

旧州幼儿园中三班朱尚阳家长

幼小衔接是每个即将有上小学的家庭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每个老师和家长们一起努力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天听了王红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家长受益匪浅。

在此之前,我对幼儿衔接的理解是比较片面的,觉得多认识几个字,多学几首诗就是对孩子有大大的帮助,却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我们家长过于依赖老师,觉得学习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没有做好作为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导致家长和老师、幼儿之间的不协调,这对幼儿的成长造成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在幼小衔接的阶段里,家长们要做好几点:一、明确目标,在心理方面,激发孩子的心理准备和对小学的热情,多说欣赏与鼓励的话,让孩子对新校园有向往之情。在身体保护方面,要保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为孩子制定“生活作息表”,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在身心上有一个良好的准备去迎接新校园。二、协同教育、持之以恒、帮助孩子实现能力过渡。在生活上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让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能自己独立完成生活方面的事情。三、提出要求、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实现习惯过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主动提前做好学前准备、主动识字的好习惯、经常阅读的好习惯、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幼小衔接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家长的事情,还是社会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认识幼小衔接,正确引导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为后续小学学习和生活做好铺垫。

学习《减小坡度,迈好人生新一步》有感

旧州幼儿园大一班戴朱敬晗家长

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孩子即将步入小学,作为幼儿园大班家长的我们难免有些焦虑,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呢?

今天王红老师结合当下实际,给我们带来了专题讲座,犹如雪中送碳,给我们家长指明了幼小衔接中家庭的准备。幼小衔接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家长的事情,还是社会的事情。王红老师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个无形的坡,坡这边是幼儿园,坡那边是小学。幼小衔接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翻好这道坡,为后续小学学习和生活做好铺垫。

正如王老师分析的,以往我们很多家长对幼小衔接有一些片面理解。比如超前训练小学的学习内容,造成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没后劲”、“厌学”等现象。很多家长过于依赖学校的老师。这样幼儿园、小学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对此,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王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给我们做了细心地讲解:

一、明确目标、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实现身心过渡。

二、协同教育、持之以恒,帮助孩子实现能力过渡。

三、提出要求、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实现习惯过渡。

王老师从心理准备、身体保护、生活自理能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具体做法。首先要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让孩子熟悉校园,减少距离感,树立榜样,帮助孩子增强入学愿望。让孩子学会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用好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正确处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帮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合理地计划并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

王老师在讲座中还特别提到了一点:家庭的教育观念和做法必须保持高度一致,出现意见和做法分歧时,作为年轻父母该怎么办:第一、要对长辈好。第二、要感恩于长辈。第三、要有原则,宽严有度。这三点做起来并不难,难的是能否坚持到底,做到常态化。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此,王老师在讲座中从提前准备、主动识字、经常阅读、规范书写四个方面给我们谈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接着又举例说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有:提出要求、加强训练、欣赏激励。从讲座中我受到了一些启示:平时给孩子提要求时,要小一点,低一点,让孩子稍稍努力可以达到。当成功巩固了,再提出另一个要求,好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专家们说:培养好习惯需要用加法,21次才能巩固。矫正坏习惯需要用减法,逐步减少次数。   

讲座最后,王老师和我们分享了10个好习惯的培养:

1.说了要做。

2.耐心听别人讲话。

3.按规则行动。

4.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

5.用好每一分钟。

6.天天锻炼身体。

7.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8.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9.做事有计划。

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再次感谢“幼教三六五”给我们提供学习的资源,感谢王红老师的精彩分享,我想通过多次这样的学习,很多家长都可以放下一颗焦虑的心,全新地认识“幼小衔接”,帮助孩子们翻好这道坡,过好这道坎,迈好人生新一步!

学习《减小坡度,迈好人生新一步》有感

旧州幼儿园大二班蒋伊蕊家长

今天听了王红老师关于幼小衔接中家庭准备方面的知识讲座,面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我们家长不能只是焦虑和担忧,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陪伴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孩子在角色、任务上遇到挑战不可避免,要在一系列的变化中适应,就要提前做好入学的准备。王红老师说,我们家庭可以从这些方面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

第一,要创设利于学习的环境,在家里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学习的小角落,备有书桌、书架、闹钟等,使之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第二,保持和睦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互尊互爱,会使孩子心情愉快,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第三,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渐与入学要求靠近。第四,准备合适的学习用品,如书包、铅笔盒、水杯等。第五,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记住上学路线、收拾整理书包、扫地抹桌、向合适的人寻求帮助等。

作为家长,一定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多表扬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勇气和自信,这对于他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孩子定能做好角色的转变,快速适应小学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学习《减小坡度,迈好人生新一步》有感

旧州幼儿园大三班 杨甜甜家长

听了老师的讲座,我收获良多。我们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都和我们家长有着重要的关系,正确的引导,良好的氛围,积极的社会交流,才适宜孩子的长远健康发展。对于幼小衔接,我作为家长其实是不太懂的,今天听了王红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恍然大悟。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为孩子减小坡度,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1.明确目标、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实现身心过渡。

2.协同教育、持之以恒,帮助孩子实现能力过渡。

3.提出要求、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实现习惯过渡。

总之,我们家长要树立孩子们的信心,让他们对新校园的生活的向往。并积极鼓励循循渐进的告诉他们,新的校园生活是美好的,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一定可以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开启下一个新的征程。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