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听了薛老师的《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讲座,从教多年的她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她的倾心讲授使我受益匪浅,我从此讲座中获得了对创造性游戏的三大类游戏的具体概念、特点、组织及指导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创造性游戏我亦产生了一些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创造性游戏是“游戏” 。 创造性游戏首先是游戏的一种,那么其必须满足游戏的定义,幼儿以想象为中心,主动的、创造性的反应现实生活的游戏。它包括: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同时它需要满足的特点应该是自发的、自主的、无外部附加内容的、具有愉悦情绪体验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环境的准备者、活动的观察者和支持者。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最大限度地为幼儿自主游戏提供支持,做好整体的规划,然后放手,让孩子去游戏。
二、创造性游戏重点在“创造”。创造游戏首先是游戏,其次才是创造性游戏,那么其重点就是“创造”,这是其区别于其他游戏的本质特征。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直接再现,而是将所积累的知识和印象加以随意的改造,创新新游戏。我们不能仅仅注重“创新”而脱离现实。游戏内容要由儿童自己构思,教师不要过于主导,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任意想象,确定游戏内容。只要游戏规则和游戏中的人物关系即可。
通过创造性游戏是让孩子认识环境、社会、自然界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幼儿活泼、愉快、开朗、大方等良好的品质有积极作用。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些经验支持,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扮演的内容越充实,越有创造性。同时还要给幼儿材料和场地支持,激发幼儿的游戏愿望和兴趣,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不可忽视的还有常规支持,孩子要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这样更有利于活动的有序进行。
三、创造性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发展。 讲座中薛老师结合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如小班孩子在建构游戏中可以达到的目标是:定位点、垒高、平铺、延长还有简单的拼插。中班的孩子可以连接、拼插、围合、盖顶。大班孩子则可以排列、组合、连接、镶嵌、旋转。因此,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需求,但是在幼儿园的实践中也是一个难点,通过本次培训,我对于创造性游戏开展过程中易出现的误区更加清晰,对于如何在创造性游戏中更好的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有了新的见解。在创造性游戏及其他游戏中,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相信孩子会带给我们惊喜,这只上帝派来带我们散步的“蜗牛”会带我们发现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