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疫情好像带给了我们许多的困难和麻烦,但也让我们再次审视生命、环境、生活、学习和教育。作为一线教师我从来没想过: 有关“疫情”的课程,到底要不要做?怎么做?我脑海里闪现的是:怎么让孩子的教育不停歇?本该2月10日开学的日子,而现在只能呆在家里,怎么样让孩子在家不懈怠?怎么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和同伴的挂念?教育的阵地转向了家庭,家长是直接的施教者,作为教师我们该怎么做?我们中三班是这样做的。
首先,支持家长。
我想每位家长对教育都有自己的认识,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智慧,它们一定各有千秋。老师应该尊重每位家长的智慧相信他们一定能科学安排好孩子的宅家生活。同时,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提升亲子陪伴质量,帮助孩子在家里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健康成长。
一日生活是家庭教育的载体,规律、科学的一日活动尤为重要。老师希望在家的孩子能早睡早起,生活规律;希望在家的孩子们依然能个性焕发、自主自律,为此,我们为孩子们宅家生活提出了六条建议供家长参考。第一、希望各位大朋友根据自己的孩子特点,科学安排小朋友们的一日活动,最好制定出自己孩子的一日生活作息表。第二、放松不是放任,建议孩子们起床和晚休时间最好不要拖延。第三、关于游戏。幼儿生活和游戏密不可分,生活是游戏也是学习,所以幼儿游戏形式灵活多样,如模仿哥哥姐姐做作业、照看弟弟妹妹、和爸爸妈妈做家务、浇花、玩玩具、玩游戏、玩积木、玩帖纸、走迷宫、画恐龙、做手工、为祖国加油、了解疫情、和家人一起娱乐等等都是孩子们的 “游戏”。第四、关于阅读。建议每天都陪孩子阅读绘本或者给孩子讲故事。第五、关于电子产品。尽量少用电视、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比如全家一起看一场电影,一起向电视了解疫情,一起看有价值的电视节目等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度,不要让电子产品成为孩子的“安抚奶嘴”。第六、画一画一天的趣事:这就像我们在幼儿园做得“游戏故事”一样,是游戏也是一天活动的总结,更是孩子们对自己活动的思考和梳理,推进孩子的表征思维发展。
其次,线上分享。
好的家园共育应该是家长和老师相互学习、步调协调、共同奋进,不是教师讨好家长,也不是家长害怕老师,更不是老师的“指手画脚”,而是家园“教”“学”相长,推动自己进步,从而推动孩子学习与发展。为此,我们班级的微信群成了班级互动的舞台。家长们分享着孩子们的有趣活动,老师们关注孩子们的活动,适时和孩子们互动。偶尔我们老师也会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每隔一段时间我们老师就把孩子们有意义的活动做成美篇或公众号,这是对分享活动的梳理也是总结,更是引领着班里的分享活动进一步推进。
群里的活动多姿多彩,有孩子的自主游戏、有亲子游戏、有家务活动、有手工、有下棋,还有各种美食……每个活动都让我们很佩服,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努力和温暖。我相信每位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日子里一定感受了孩子成长的惊喜,但有一天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子铭妈妈在群里发了他做练习题的照片。中班的孩子就开始做数学题,这是很敏感的话题。这是小学化,还是超前学习?其他家长朋友是模仿,还是攀比?我想不同教育理念的家长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我的观念里,如果孩子是因为在家的哥哥姐姐学习而模仿做练习题,就是游戏而已。如果孩子不是模仿游戏,仅仅是他自己喜欢做几道数学题,我觉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说明孩子有这种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不应该用成人功利的眼光来评价。孩子乐意做算术题,我们不打击也不鼓励,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可是偏偏很多大人不这样想,接下来班级群里有许多孩子开始发做数学练习题的照片、专门认字的视频。活脱脱超前教育。我们是这样做的:陈磊老师在群里@所有人:最近经常看见咱们班孩子做数学题,练习写字。其实对于中班的孩子,培养早期阅读的习惯,更能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孩子首先学会倾听,以后才能更好的听小学老师上课。学会表达,才能把自己的需求完整的说出来。太早写字对孩子手部肌肉发展有一定影响。坚持每天一个故事,哪怕每天重复,坚持陪孩子阅读,哪怕每天几行。只要坚持下来,有一天就能看到进行早期阅读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在群里推荐了很多原创绘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并展开了绘本创作。当孩子们创作出来自己的作品时,作为第一读者的家长,一定感受到了自己孩子的了不起。当孩子的作品分享到群里时,每个孩子一定是成就满满。
超长假期还未结束,中三班的活动还在继续。我想对于这场疫情,孩子们一定有所感触,或担忧或焦虑或满不在乎。老师希望孩子们不用在意它是悲还是乐,因为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机遇。希望孩子在每次的机遇中用智慧来对待它,形成自己的判别,而不为外在因素所牵绊。总有一天我相信孩子们定会明白,成长原来是内心的澄净与慈悲,爱会让他们拥有你幸福生活的能力和品质。“生活就是教育。”我想,现在的每个日子也许就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