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我和孩子们在战“疫”时期

安顺市实验学校幼儿园 家长感悟合集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争做孩子贴心人

安顺市实验学校幼儿园小一班 李政均家长

面对今年的特殊疫情,有了和孩子天天朝夕相处的机会,恰逢这样的时机又正好有幸聆听周老师的讲座,促使我对自己、对亲子教育有了点滴的认识和梳理。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尤其是一位更加重要的老师。毕竟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妈妈能更多、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孩子自然就对妈妈的信任和依恋感更加强烈。而天天被孩子粘着、缠着、拉扯着的母亲,心中难免会滋生一些不良情绪。为避免自己的不良情绪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妈妈要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以此将自己对孩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当然,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仅仅只是降低自己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是不够的,家长还得尽力身体力行的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的成长。比如:经典老电影《牧马人》中,男主角许灵均的父亲是一位拥有亿万财产的企业家,面对这笔巨大的财富,庆庆小朋友一开始的时候就表示他想要爷爷的汽车。但是女主角李秀芝却教育孩子“钱只有咱们自己挣来的才花得有意思、才花得心里安逸。像我买盐,我知道这是我卖鸡蛋换来的;我买辣子,我知道这是我割稻子换来的…”作为母亲,给孩子从小的教育就是这样正确的金钱观和劳动观,孩子一定会受益终生。因此,作为家长,正确认识自己、做好优秀表率,才能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此外,孩子的成长难免磕磕绊绊、做错事情,面对孩子的各种捣乱和犯错,成人不能视而不见,让这些错误风轻云淡的飘过;但是也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揪住孩子的错误不放手狠狠批评甚至粗暴动手。家长应该有教育的眼光:教育的效果不能仅仅止步于评估或者挽回眼前的损失,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在于让孩子意识到当前的错误且明白往后的正确做法。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让他意识到错误很重要,但让他明白将来怎么做才对更重要。

孩子的家长,是一份责任,也是一次成长和历练。我们虽不完美,但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才能让孩子的人生道路平坦而宽阔。


《疫情期间,不做焦虑父母,让亲子关系更为融洽》读后感

安顺市实验学校中一班  宋浩瑀家长宋庆

今天有幸听取了周洁老师讲授的学习内容自己有如下的心得体会。第一,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判断。在生活里面需要去规避自己在原生家庭里面带来的不足之处和沟通的障碍。第二,在疫情期间,因为不能正常的让孩子外出和学习,产生了空间和心理的一些限制。让孩子生活习惯也产生了一些较大的改变。这个时候,需要家长更加去努力和用心的学习,掌握孩子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变化和学习的一些安排。第三,在学习过程当中,周教授分享了自己和孩子在生活当中的点滴的细节的事情。我认为这是父母用心关心孩子的一种细节的体现,和背后深厚的关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教育引导,在终身陪伴的过程当中,注入关心呵护和理解包容。这个过程当中,也需要父母了解自己成长的过往,同时也要结合现在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去帮助孩子在环境成长的过程当中引导她对事物的认识和爱的理解,让父母在陪伴的过程当中,帮助孩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的方式,学习的方式,沟通的方式去和孩子进行交流,互动。真正的成为孩子的朋友和心灵的伙伴。非常感谢有机会在疫情之间学习周老师教授的内容,分享自己作为孩子父母在学习和沟通方式的心得,也感谢我们幼儿园唐老师,对于家长悉心的指导和孩子的关爱。


我和孩子们在战“疫”时期

---《疫情期间,不做焦虑父母,让亲子关系更融洽》观后感

安顺市实验学校幼儿园中一班 马婉茹妈妈

2020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四处蔓延,伴随着各项防疫措施的实施,孩子们的活动范围,从以往春节时的游乐场、超市、公园变成了居家。在战“疫”的同时,两个孩子和两个家长在家中的“战斗”日渐激烈。

现在孩子们居家已经一个月了,很神奇的发现:我们家的哥哥和妹妹从来没有哭闹要出去过,我们家的亲子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融洽,与此同时我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孩子们的教育。

非常赞同今天讲座中周老师说的“真正的教育是一起共同进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所以,在孩子们看书的时候,我一定也在看书;孩子们练字的时候我也要完成我的练字任务;爸爸妈妈去上班,宝贝们在家也有任务。

孩子在家呆一天,我们有兴趣和他们玩一天,在家呆一个月,怎样坚持和他们“战斗”一个月呢?我其实在心中为孩子的一日常规拟了计划的。结合孩子的暑期作业和老师们安排的各种亲子活动,把完成书面作业、完成绘画作业、亲子活动、学习家务、定时的看电视(新闻联播+儿童节目)、睡前故事合理的结合起来,用爷爷的话说“我们家俩宝贝每天都很忙”。一年级的哥哥起床洗漱完毕、吃早餐后,自觉完成当天的作业,并自己检查。妹妹要锻炼自己穿衣、独立洗漱、自己吃早餐等习惯。然后可以自己选择画画或者写毛笔字任意一样。下午可以一起下棋、一起玩游戏、玩玩具。时不时地帮奶奶捡菜,和妈妈一起洗碗。每天按时收看新闻联播,让他们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近情况,了解数据,学习防疫知识。然后给孩子们将终南山的故事、将医生和解放军驰援武汉的故事,在孩子想要做的时候陪他们一起写“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或者画医生、画病毒,和孩子谈谈梦想……

周老师还指出“良好融洽的亲自关系是建立在你对孩子的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因此,我尽量不强加给孩子们任务。比如一年级老师布置了暑假要给孩子输入人民币的知识:我先是给孩子们提议,要不我们玩开水果店的游戏?他们提议“我们要开超市”,我便答应了。于是,孩子们一起画水果、蔬菜、文具、衣服等各种他们喜欢的东西。每天下班他们都会画不同的东西。几天积累下来不少物品以后,再和孩子们一起写物品的名字和价格,待用。接下里用两天时间时不时和孩子们认识人民币的数额和基本的换算。宣布开超市的游戏开始:一起布置超市,让两个孩子轮流当收营员和顾客。期间还可以让哥哥用草稿纸来写物品金额的算式并计算出来。可以算是寓教于乐了。

当然,大部分时间,还是和孩子们玩一些简单的他们喜欢的游戏,抢沙包、拼拼图、开火车、骑大马(爸爸当马,嘿嘿)、真人儿童版“荒野行动”等, 游戏是父母跟孩子完美沟通的另一种方式,孩子会通过游戏表达内心。疫情时期,更可以让家长在游戏中观察孩子是不是焦虑,是不是烦躁等等很多情绪。

周老师也指出了“爱ta,请用ta能接受的方式:玩游戏,讲故事。”所以,除了玩游戏,每天的亲子阅读也是我们战“疫”时期的重要活动。自从我们家哥哥上小学以后,我们家亲子阅读从永远是妈妈读,变成了妈妈读一篇、哥哥读一篇,妹妹讲一个自己的故事(哪怕只有一句话的故事,我们也鼓励她),然后孩子们睡觉,妈妈再完成自己的阅读任务。孩子们便会自己的很安静,很快入睡。

总的来说,听了周老师的讲座并反观我们家一个月以来的情况,还是多少按照周老师说的来做了,所以并没有出现焦虑的情况。

从讲座中还学到了很多好今后需要坚持培养的亲子相处妙招:

想要避免孩子们委屈、发脾气等情况,要坚持“亲子平等友好相处原则:事前有约定,事中有提醒,事后有总结。”

想要和孩子更好的沟通,要坚持“亲子沟通的八个原则:一是接纳孩子的任何情绪;二是学会倾听;三是自己情绪失控时暂停;四是多换位思考;五是少评价,多描述,让孩子关注问题本身;六是重点不是证明孩子是错的,而是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七是适度的肢体交流;八是对事不对人。”尤其对于我们家有俩宝的情况,周老师的这八个原则非常适用,非常感谢学校给家长推荐了本次讲座,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我能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观看《疫情期间,不做焦虑父母,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

安顺市实验学校幼儿园中二班  徐以斯帖家长

“此次病毒不一般,在家安全也最欢”一条标语道千万人的心声,做父母的更是如此。对于孩子,相信每位做家长的都深有感慨,焦虑是父母的一块“心病”,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疫情的严重,让我们做父母的更是担忧,如何与孩子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本期的专家直播由周洁老师主讲,可以说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受益匪浅。

周老师具有中国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高级讲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多个专家头衔,讲起课来也是尤为生动。她主张:教育的前提是了解,而了解也会让教育越来越多样化和人性化。作为家长的我,也是学教育的,但是对于家庭教育的探究,可以说知之甚少。原来家庭教育从本质上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自我关系,第二层是夫妻关系,第三层是亲子关系。自我关系是排在第一位,所以在这段只能“宅家”的特殊时期,父母的情绪和“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会显得更明显。周老师提到,当放假的第一天在家,你会看见热情的老妈;放假第三天在家,会看到平静的老妈;放假第五天在家,会看见恐怖的老妈。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深刻,作为家长,对于孩子需要有长久耐心的教导,成为发脾气的家长很容易,但是成为保持长久热情且平静的家长就很难,所以做家长的不仅要学会控制情绪,还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如果家长是脾气很坏的人,做孩子的在遇到事情时,也会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其一生,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爱我们比我们爱他(她)多得多。

家长天天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跟孩子在一起,虽然有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但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的“亲子关系”的问题。如何做才能做到在陪伴孩子时不焦虑,不烦躁,让亲子关系变得更融洽?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周老师用了副PPT的图片展示给家长,(老司机)家长和新司机(孩子)的关系,而汽车就好比生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对孩子的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作为家长,不是说高高在上,孩子一有行为不当的地方,就严厉斥责,重在打骂,而是像一位良师益友和孩子产生互动。而游戏就是很好沟通的桥梁和砝码,是孩子的工作,发展头脑和肌肉,自我与自我能力的方式,准确的来说,还在会通过游戏表达内心的想法。

游戏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认知,动手动脑、体育、图片、语言、电视游戏等等。比如在互动的过程中,就发现小孩特别喜欢捉迷藏、弹珠、过家家之类的游戏,这类的游戏对他们来说比较新奇,贴近生活,让他们从玩中学,从学中开发思维和大脑。亲子平等友好相处,事前有约定、事中有提醒、事后有总结。这里周老师到的就是双方达成一致、温和的提醒、总结经过和做得好的地方,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按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言出必行、以身作则。

在周老师讲到亲子关系的8个原则中,我感触每一条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当孩子的得不到某些东西或者迫切的想要某件事情时,就会哭、闹等等宣泄自己的情绪,以此达到改变家长的看法,这时候家长也许会怒火中烧、急上心头,采取打骂的方式,让孩子止住哭声,这一点,在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上尤为明显,所以最好的就是父母教养孩子。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需要保持一个终身学习的心态,陪伴和参与很重要,有的时候,不是站在孩子身边玩手机,那这一点,作为家长,我做得不是太好,有时候在陪孩子的过程中,忍不住会看看手机,真正的教育是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还有夫妻关系也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大于亲子关系,让孩子不断从家长身上看到惊喜,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力量。


《疫情期间,不做焦虑父母,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安顺市实验学校幼儿园中二班 何宇轩家长

感谢全国“家园共育”数字化项目的讲座,每次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今天的是:疫情期间,不做焦虑父母,让亲子关系更融洽。周洁老师的讲课,让我体会很深。

家长的一切,孩子是看在眼里的,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没有什么奥秘,教育好孩子的核心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对孩子了解和尊重。我们可以通过玩游戏等方式了解。陪伴和参与,不是站在孩子旁边玩手机,而他自己在玩,在做作业,真正的教育是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要学会倾听,尊重孩子的想法。

家庭中,首先是自我关系,然后是夫妻关系,最后才是亲子关系。把自己情绪控制好,言传身教做好,孩子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当然夫妻恩爱的家庭,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那他们对身边的人也会很有爱。家长不能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身边的人,尤其是爱你的孩子。当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时候,要想到在小孩子的眼中,我们几乎是他们的整个世界,我们应该把更多好的一面展现给孩子。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唯独父母的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离开,孩子是在逐渐长大的,他们呆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其实很少。我们要学会珍惜。这样当我们老了以后才不会有遗憾。


《疫情期间,不做焦虑父母,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安顺市实验学校幼儿园 中三班曹熙然家长

疫情当前,学校延迟开学,看似陪伴亲子时光增加了,但是不能出门,宅在家里,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反而会影响亲子关系。今晚在实验幼儿园老师的安排下看了幼教365直播,专家的解读让我感受颇深,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式、方法与试金石。通过良好的亲子沟通,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反之,亲子关系的好坏也直接反映着沟通质量的好与差。

1、尊重孩子。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对于成人与孩子之间,尊重都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要以家长的身份,用成人的眼光,强制孩子接受;而是要以知心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沟通。孩子犯了错误,那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引导孩子纠正错误,用行动告诉孩子,只要知错改错就好,父母永远会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

2、告诉孩子你自己的秘密。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隐藏着自己的心事,是因为他觉得大人们会无法理解自己或者责备自己,无法预知自己把秘密告诉家长之后,会得到批评还是理解支持。如果,做父母的常常和孩子说一些悄悄话,讲一些自己小时候的秘密,孩子就会理解:原来爸爸妈妈也会有秘密的,原来他们也曾经遇到过相似的经历。这样,孩子就会愿意与你分享自己的欢乐与忧愁。

3、“听”比“说”更重要。每个人都会有诉说欲,每个人都不愿意听别人整日唠叨。作为孩子,他很需要被倾听、被关注,而不是整日的被唠叨、被教授。孩子通过“说”,既能够锻炼复述事件的能力,也能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达到疏通情绪、洗涤心灵之效。当然,我们对孩子“说”的内容,要有倾听的侧重点;我们要敏感的捕捉孩子话语、身体动作中包含的情绪、情感。与孩子同乐容易,当发现孩子有低落、忧伤的情绪时,我们要停下手中的事情,听孩子说出他的烦恼,感受他的感受,达到共情。孩子觉得我们能够体会到他们的感受,自然会信任我们,以后也会乐于与家人沟通交流。   

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多多沟通,和谐相处,这才是亲子关系应有的样子。在全民抗疫的非常时期,如果能够维系一段良性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子女双方都能变得更好。疫情无情,人有情,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一定能打败疫情取得胜利!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疫情期间,不做焦虑父母,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心得体会--安顺市实验学校幼儿园 张雨泽

疫情期间不做焦急父母,让亲子关系更融洽,这场疫情让很多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增加了许多,我们家也不例外,虽然疫情期间也上班,但孩子在家的时间多了,我们相处的时间也

比往常的要多,时间多了后,什么慈父慈母乖宝贝都不存在了,时间长了,看着孩子样子会很烦躁,因为他不会按你说的做,不听你的话,这期听了周洁老师的讲座,希望能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吸收一些好的育儿经验,今天和宝贝做了亲子作业,做到系鞋带的时候,宝贝

很抗拒,当时我的情绪变得很烦躁,想揍他一顿,后面想了想,讲座里说的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和孩子更好的相处,要站在孩子的位置想想他想怎么做,要想想他要的是什么样的方式相处,每个家长内心深处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爱的方式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接受,爱他就要试着用他的方式,我希望能成为一个真正爱自己孩子的好妈妈。


《疫情期间,不做焦虑父母,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安顺市实验学校幼儿园大班 心得体会

篇一:

大(2)班 黄子琪

家庭教育从本质上分为三层关系:第一层是自我关系,第二层是夫妻关系,第三层是亲子关系。自我关系排在第一位,所以在这段只能“宅家”的特殊时期,父母的情绪和“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会显得更明显。父母天天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跟孩子在一起,虽然有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但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的“亲子关系”的问题。

课程中老师讲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结合我们自己的家庭教育我做了一些总结:

一、家庭关系

良好融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你对孩子的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生活中家庭成员的关系、感情,夫妻之间的关系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生活中的所有小细节在孩子看来都会是“教科书”所以良好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是正确引导孩子成长的基础。

二、聊天

因为疫情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能够跟孩子交流,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个机会跟孩子沟通,她的喜好,她的想法,她的感受,恰当的聊天有时会给孩子带来新的思考。但是聊天不仅于此,聊天可以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经常聊天家庭中孩子会乐意分享她的想法,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合格的聆听者,也许孩子的想法天马行空,甚至语言组织都是错误的,但是,耐心的倾听,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感觉自己很重要。懂得尊重的孩子,也会学会尊重别人。适当的也可以在沟通和交流当中,自然的加入某次错误的总结,而使孩子不那么反感,平静的思考自己的错误。

三、做家务

做家务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技能,一个人,基本生活、生存技能都没有,成绩再好也不是合格的教育。对于中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对什么都好奇,扫地、拖地、洗碗都会有积极的热情,借这个时机,应该适当的鼓励并指导她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干家务的过程中,锻炼生活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家人的辛苦付出。

四、玩游戏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家庭教育是有互动的生活。生活处处是惊喜,只要有心生活每一处都能可以发现乐趣,站在孩子的眼光,会发现很多生活用品都可以成为“玩具”,每一个动作、行为都可以成为游戏。孩子并不局限于想要玩什么,他们只是想要父母陪伴的这个过程,她感受到爱,感受到需要。跟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也让孩子明白规则,体会胜利与失败。

合理制定了计划,这样既锻炼了孩子对生活学习的规划能力,也让她学会了坚持,学会自律。当然,做父母的首先得坚持下去,坚持陪伴,坚持自律,你都放弃了,孩子也会放弃。孩子现在还不成熟,自制力差,制定完计划还需要陪着她一起完成计划,直到她把自律变成一种习惯。孩子会更积极,更有成就感,没有做到的,让她自己解释为什么,锻炼了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孩子一起解决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下次应该避免的问题,和她一起体会坚持和自律的意义。


篇二:

大(2)班 陈佑然

新冠疫情的发生,无疑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灾难。但是,正如任何事情都至少有正反两个方面一样,新冠疫情在给我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检验出了我们每一个人长时间独处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心理抗挫的能力,给了我们一次不得不提升自己的机会。

按理说,很多的父母和孩子被迫“宅”在家里,有了更多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应该是和谐亲子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但事实是,太多的父母根本没有能力和孩子和平、友好相处。假期被一而再地延长,随后网络课程铺天盖地而来,于是,孩子烦了,父母疯了,很多家庭充满了“硝烟”。比如,孩子要求父母不要一遍遍催自己吃饭。这个父母完全可以做到,也一定要做到!到点开饭,过时不候,孩子饿着自己负责。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心疼孩子,一遍遍督促,一遍遍热饭,惹孩子恼怒,也让自己心烦,何必呢。

容易对孩子发脾气,家里冲突不断:检讨自己是否无意之把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其次父母需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稳定孩子的状态,减少家庭冲突;最后家长可以主动跟孩子分享自己这段时间的感受,并询问孩子的想法与情绪。这样做能拉近亲子关系,及时给予孩子关心,疫情时期的居家生活其实是一次难得的亲子相处机会。家长们不妨用这次机会,跟孩子一起制定在家的活动安排。在此同时,父母要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每天跟孩子约定好玩耍、学习、睡觉的时间,自己以身作则,否则,我自己的孩子就会跟着大人学,从而打乱孩子的生物钟。

孩子毫无节制玩手机,作息不规律:别说孩子,就算是大人,在疫情期间也容易沉迷电子产品。要限制孩子的“屏幕时间”,家长首先要管住自己,用行动告诉孩子:待在家里也可以正常工作学习,减少夜晚“屏幕时间”

家长可以跟孩子协商,适当减少“屏幕时间”,尤其是限制孩子晚上对电子产品的使用。睡前玩手机也会让孩子变得兴奋,睡意消退,打破他们的作息规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父母不是不帮助孩子,恰恰相反,是帮得太多了,尤其是在学习上。有能力的父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陪着孩子学习,没有能力的父母会花费大量的金钱,让孩子参加各科辅导,以至于把孩子的主动性都帮没了,甚至让孩子反感学习、厌恶学习。问问身边那些学习好的孩子的父母,每一个孩子都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就因为父母太在乎孩子的学习,太重视孩子的学习了,反而让孩子错误地以为,自己的学习就是给父母学的。任何人,为别人干事,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父母真正有效地帮助孩子,就是做好孩子的习惯养成,给孩子做好榜样,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认真努力地工作,承担公民的社会义务,业余时间多看书、多学习。父母做人、做事、学习的样子,就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最大动力。


篇三:

大(2)班  张静阳

 听了周洁老师的专题讲座,感受很深,从中学到了很多教育孩子,和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 在这个不寻常的假期中,和孩子共处的时间增多,确实常常因为一些小问题控制不好情绪,作为父母的,都希望把孩子管好,教育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会因为方法不当或耐心不足,不够了解孩子等等原因感觉力不从心,听了讲座,学到一些方法,顿时有了方向,比如: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而自制不同纸牌游戏的方式;孩子做错了事后不总是指责错误,而是告诉正确方法的方式;作为父母当情绪控制不好时学会按“暂停”键的想法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建议。

另外,说到的和孩子很沟通 的两种方式:讲故事和做游戏。一直以来,我属于经常被小孩拉着陪玩游戏和讲故事的妈妈,确实在此之前,不太理解,会觉得这孩子咋那么多事,听老师讲座后,结合在日常中的感受,觉得很有道理,正是在这两种方式去中去了解孩子的,比如:孩子好赢的自尊心;会懂得安慰别人的善良心。

老师讲到的:“孩子会很想告诉我们她对我们的爱会比我们对她的爱更多”,这个观点,让我感触最深,因为我常有一个体会,当我心情不好,焦虑,皱眉头的时候,孩子总会跑过来用她稚嫩的小手给我舒展皱着的每天,并说:唉呀,妈妈你 开心点嘛!每当那时,不好的心情确实会舒缓很多。这个小小的举动反应了她内心大大的想法,她怕妈妈不开心,怕妈妈老了!细想,还有很多细小的动作,表达方式我们都应该多多去重视,去体会。

作为父母的我们确实应该努力,不断学习,才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篇四:

大(2)班 廖翼臣

疫情的持续,拉长了我们的假期,在这段只能“宅家”的特殊时期,父母的情绪和“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会显得更明显。一开始我们陪孩子做一些游戏,比如捉迷藏、跳舞等,但随着时间的逐渐过去,家长和孩子也开始变得烦躁起来,对此,我们也在努力的尝试和孩子一同做一些家务,但效果不明显,直到听了周洁老师的课,我们认识到,焦虑本质是一种情绪,人是社会动物,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要想克服从众心理等人类天性的弱点,仅改变自己的认知还是不够的,在育儿打怪道路上,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遇到的问题,别人也都会遇到。一个国家要改革开放,一个家庭也不能闭门造车,需要走出去,与身边的家长朋友多沟通交流。当越来越多家长认同了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我们就会产生更好的社会同一性心理。当家长把关注孩子成绩的行为,调整为关注孩子身心,把强迫孩子做事的行为,调整为顺其自然,慢慢就会发现我们的育儿态度更倾向于注重孩子心智成长。同样,当家长感到焦虑的时候,用听音乐等,也会产生精神愉悦的效果。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和谐内心产生的爱,滋润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篇五:

大(2)班 王宏益

2020年2月29日 我和孩子一起听了专家周洁,关于《疫情期间,不做焦虑父母,让孩子关系更融洽》的讲座,讲座持续了1个小时,对家庭教育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讲解,第一层是自我关系,第二层是夫妻关系,第三层是亲子关系。疫情只从1月23日开始至今已经有40天,平常与孩子难得陪伴,但这40天的持续陪伴,因居家隔离,无论孩子还是父母都开始出现了焦虑情绪。讲座中提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我们常是当做司机与汽车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模式是一种错误。良好融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平时我们缺乏对孩子长期的观察。而忽视了幸福的理解,幸福不是我们住的房子有多大,而是我们家里面的笑声有多甜。疫情期间是我们与孩子互相理解的一个提高期,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一时期,培养我们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