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所色彩斑斓的幼儿园,课程,环境,抑或是老师和孩子,一切的一切都是彩色的;这是一所让教育回归到生命本身的幼儿园,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绽放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最终,实现生命的终极价值。
这就是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惠济实幼)。它秉承着“以人为本,润泽生命”的办园理念,用多彩的课程、缤纷的环境,润泽着每一位幼儿,启迪着每一位教师,让所有生命共同绽放彩色的光芒。
户外游戏:支持多元发展
徜徉在惠济实幼,即游走于快乐的儿童乐园,童趣俯拾即是。那静止不动的各种植物,那精心设计的手工艺品,那令孩子疯狂尖叫的游乐设施,处处洋溢着独属于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惠济实幼建于2010 年8 月,是河南省示范幼儿园。
循着孩子们的笑声,记者一行走到了“极限土坡”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在约3 米高的坡上,拉着拉绳向上爬,想抢坡顶上的红旗。笑声、加油声,还有少不了的互呛声,交织在一起,演奏着园内幸福的生活。
“通过良性竞争,孩子们的上肢力量得到了有效锻炼。”负责户外活动的杨振威老师如此介绍。玩是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是他们的学习内容,课程游戏化在这里落地生根。每一处户外活动场地,每一个游戏过程及结果预设,都是教师们精心设计的,因而,这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以及教师的儿童观便慢慢渗透出来。
最有趣的当属“立体土坡”,七八种上坡方式的台阶分布在周围,有木桩、土窝、绳索、木板、轮胎等,孩子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台阶上坡,或行走,或攀爬,自由地体验着不同材质带来的感受。对于他们来说,多样化的材料能够刺激感官,丰富成长经验。这大概就是“立体土坡”设计的用心。一个生命的建构拥有千万种可能,而这根虽植于眼前的“在场”,但是生长的力量却源于海德格尔的“不在场”。
突然,一个小脑袋从“立体土坡”下面钻了出来,一张可爱的鬼脸,逗得其他孩子们前仰后合,记者也跟着笑了起来。原来,土坡下面挖了地道,用不同的水泥筒做成的“隧道”将眼前的世界分割成明与暗的光影界面,诱惑着怀揣着好奇心的孩子们去探索,去尝试……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旁边的迷宫也是孩子们喜欢的区域,倒不是因为复杂的迷宫设计,而是周围的绿篱围墙,他们可以想出各种办法,打破界限,体验越墙的乐趣。
有了地道,当然少不了模拟的战壕、巷道、掩体以及各种军事武器,虽然这些材料都是孩子和老师们一起制作的,并不是真实的,却也满足了孩子们游戏的需要。在这里,孩子们扮演成士兵、指导员、炊事员等,分工协作,联合对抗,时而完成“限时逃离战壕”,时而完成“多兵种对垒对抗”。
沉浸在孩子们游戏的世界,惠济实幼的老师们用心地为孩子们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环境,有效地支持了幼儿的多元发展。无论是错落有致的土坡,还是北方难得一见的水车,或者是用绿篱植物构筑的迷宫,无不彰显着惠济实幼的教育态度。原生态的材质,将真实还给了孩子,而那些来自千家万户的各种废旧材料,则潜移默化地表达着环保的重要性。
在这儿,教育的思考无处不在。
户外体育:释放生命的激情
综合运动场给予孩子们的,是生命的激情昂扬。
惠济实幼有一个1600 平方米的综合体育场,面积之大,设施之全,在全郑州市幼儿园中,都是首屈一指的。综合体育场设置了足球场、篮球场、综合区等。足球场和篮球场都是仿照标准场地,等比例缩小,力求实现最真实的还原。为防止幼儿受伤,老师们还在足球场周围制作了围栏。
综合体育场上,孩子们你争我抢,足球是他们游戏的媒介。在这里,他们找到了绽放力量、激昂生命的舞台。孩子们整齐划一地拍着球,颇有几分专业的射门架势,我们不由得为孩子们呐喊,加油。当然,足球在幼儿园里,更多地强调其趣味性,而非输赢。
惠济实幼足球队,有将近20 位队员。惠济实幼的足球老师王振国介绍,2016 年,在郑州市“庆六一”足球比赛中,惠济实幼在11 家试点园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名。2017 年10 月,在河南省“乐宝杯”幼儿足球联赛中,近20 个球队参赛,经过四轮比拼,惠济实幼再获第一。
惠济实幼副园长金利杰说:“体育运动,有利于孩子们锻炼正确的走姿、跑姿,也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体育技能,塑造他们的毅力、耐力。通过引导,让孩子定时玩,还有助于帮助他们理解规则下的相对自由。”
入冬以后,雾霾天气变多,惠济实幼制订了应对恶劣天气的活动方案,以保证幼儿的活动不受影响。惠济实幼在室内设置了活动区域,幼儿们拥有了充足的运动时间。“哈!哈!哈!”孩子们一边喊着,一边做着动作。武术课上,幼儿不仅学武术动作,还要学习抱拳等传统礼仪,体会“习武先习德”的传统精神。除了武术课之外,花式篮球课也是惠济实幼的优势课程。花式篮球课丰富多彩,有花式篮球操、三人篮球赛……
孩子是灵动的,旺盛的生命通过游戏的方式,探索着这世界的一切。他们一刻也不愿意停歇,生怕每一次停顿,都会错过生长的机会。
小菜园:体验生命的多姿多彩
在惠济实幼里,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还有小菜园。土地、生命、生长,劳作及收获,在这个小小的菜园里,生命润泽生命。成长的脚印总是蕴藏在生长的过程中,常以孩子亲手劳作以及与大地的互动来彰显其意义。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亲近泥土、绿色的机会,惠济实幼移走了围墙绿化带的冬青,将这一区域改造成了种植区。每个班级,都分到了一块宽半米、长八米的“小菜园”。冯静园长说:“孩子们在这里种了很多菜,有青菜、丝瓜、向日葵、茄子、南瓜、辣椒、黄瓜等。我们让孩子们亲手播种、浇水,观察青菜的生长,还让他们亲自采摘,品尝劳动成果。”
冬季的小菜园,虽然清寂了些,枯藤缠绕,但是,星星点点的青菜依旧倔强地站立着。当我们跨入小菜园时,孩子们的热闹声仿佛从夏季的某天下午穿越而来。我想象着这些孩子们种植的场景,有的在浇水,有的在测量和记录青菜的生长,有的在翻动泥土,还有的好奇地盯着菜叶上的虫子出神……秋天,孩子们通过写生描绘着小菜园的秋意。不知道冬天的雪落到这里,又会激发孩子怎样的探索?
惠济实幼的整体环境以注重生态为主,一年四季,处处有花开。惠济实幼作为省级示范园,七年来,致力于打造一所“现代、生态、生命、自然、简约、童趣”的幼儿园。
“即便在冬天,老师们也会带孩子们看植物叶子的枯黄、凋落。孩子们亲自参与从播种到叶黄藤枯的全过程,他们就会明白,生命的生长和轮回。”冯静园长说。小菜园的四季轮回,让孩子了解了生命,感受到了生命的轮回和意义,也发现了生命和生活多层次的美好。
小菜园中的小木槽是老师们特意制作的灌溉水渠,水缓缓地流动着,恰似一个渴望着快点长大的孩子,悠长的时间隧道中,他们漫步,也奔跑。我仿佛看到了,春天,孩子们拿着水杯水壶,从小木槽中取水,浇灌各种蔬菜。夏天,瓜果飘香之时,孩子们将黄瓜和蔬菜采摘,并淘洗干净,送到了厨房……一道简单的炒青菜,却是孩子们最爱的佳肴。
唯其如此,当孩子们念起餐前感恩词“感恩自然万物,感恩父母养育,感恩教师教导,感恩农工商人,感恩为这顿饭付出的人们,感恩食物给我营养”时,我心头涌起暖意。
餐前感恩词,是惠济实幼的一大特色。“念感恩词,也是希望每个孩子从小就拥有大格局意识。知道感谢天地万物、各行各业为我们所做的贡献。”
创客:塑造彩色的生命
无论是户外的小菜园还是游戏场地,抑或是综合体育场内的体育课程,无不显现出惠济实幼人在幼儿成长中的精心、用心。幼儿教育不是以集体教学而展开,而是通过多姿多彩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去主动建构,完成自我生命的塑造,惠济实幼的冯静园长深知此道理。
惠济实幼秉持开放的精神,在教师特长的基础上,鼓励每个班级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形成了班班有特色的局面。如果说惠济实幼是一个巨大的花圃,那么每个班级都是风中摇曳的花朵,这就是惠济实幼人的“创客选修课”。
在大7 班,记者见到了一家小茶馆,有茶桌、茶座,茶桌上摆放着各式茶具,旁边陈列架上摆放着花茶、绿茶等多种茶叶。茶艺课上,孩子们泡茶、分茶、喝茶,安静有序,茶文化在孩子们的身上得以流动和传承。教育不就是在这不疾不徐中完成了对人的雕刻和塑造吗?
大2 班设置了“陶艺馆”。“陶艺馆”有操作台、陈列区等:操作台设有陶艺拉坯机;陈列区陈列了五六十件孩子的陶艺作品,有“十二生肖”,还有各种形状的“碗”“哨子”等。“孩子喜欢玩泥土,生活中缺少这样的机会,陶艺课填补了这个空白。陶艺课锻炼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比如,你要做个猴子的陶艺造型,就要先观察猴子的动作表情等。”金利杰副园长说。
在幼儿园里,当然少不了丰富多彩的区角,它们犹如万花筒般的社会。区角,可能是小银行,也可能是小蛋糕房,还可能是小超市,社会所有的功能,这里皆可以有,而孩子们则是柜员、营业员、面点师等。每一个角色,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段生长之路。看到记者的到来,孩子们自然不会错失推销的机会,而我们也乐于帮助孩子进入角色,共同完成一段有趣的相遇。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丰繁之美。在这些角色游戏中,他们时而变成售货员,时而变成顾客,在模仿中建构自己生命的体验,感知社会分工,逐渐唤醒自己的社会意识。幼儿教育不就是给孩子千万种可能,去实现千万种梦想吗?惠济实幼努力打造千万个性张扬的儿童!
惠济实幼,通过优美环境滋养生命,多彩课程绽放生命。他们将“润泽生命”的教育,变成了一门爱的艺术、心的艺术。教育才是“慢”的艺术,惠济实幼的老师们,日复一日地,执着地倾注热情,奉献真情,也收获孩子们的不断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