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们感受楚汉名城历史文化的魅力,培养求知探索的实践精神,3月31日,博才金鹰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走进长沙博物馆,开展了2018年春季的第一场研学旅行活动。这是《E学中国》湖南采编中心联合长沙博物馆首次与学校合作开展的研学活动,也是学校研学工作全面启动的标志。
上午9点,孩子们充满热情与期待,早早来到了博物馆集合点。在教育处主任周敏的带领下有序地进入博物馆。长沙博物馆信息处副主任邓晓丽热情地欢迎孩子们和随行老师、家长们的到来,并安排专业讲解员带领孩子们开启“博物馆环游之旅”。温柔大方的讲解员姐姐细心地给每位孩子佩戴上蓝牙耳机,以便孩子们清晰、自如地听到讲解员的讲解。孩子们一进馆就感受到信息化技术在博物馆中的运用。
活动开始后,孩子们跟在讲解员姐姐后面,一个个拿出了小本子和笔,一边认真地听讲解员讲解;一边低头不时在小本子上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遇到难点、奇点、兴趣点,孩子们还积极地与讲解员互动。每当讲解员提出问题,孩子们一双双眼睛充满思索,说出自己的答案后一张小脸兴奋得有点发红。虽然孩子们的回答不甚正确,但是在讲解员笑容的鼓励下,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和同伴们一起,在游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新知识。
孩子们不仅通过参观文物重新了解了长沙历史,而且通过三维展示、互动触摸屏与文物有了更真实的互动。比如在参观长沙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象纹大铜铙时,讲解员不仅讲述了象纹大铜铙的出土时间、铸造工艺、重量、高度等知识,还在电子屏上三维展示了象纹大铜铙,向孩子们全方位地展示了象纹大铜铙安详端庄之美。讲解员还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使用互动触摸屏,虚拟商代青铜编铙演奏《卖报歌》。千年前的古乐器在新时代的技术支持下,发出清越的音乐之声,让孩子们惊叹于古代音乐之美,现代科技之妙!
除通过信息技术与文物进行亲密互动,孩子们还来到了汉趣屋自主体验汉文化,通过古代投壶、射覆等电子小游戏,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生活。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个小时的博物馆环游很快就结束了。然而时间有限,思索无限。博才金鹰小学的周主任感叹到:“作为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来到博物馆参观学习活动,是对我们课堂教学最好的延伸和补充。活动中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历史,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更是让孩子们与遥远的古代有了最直接的连接。尘封的一块块玉石、一枚枚硬币、一个个青铜器都变得会说话了,它们身上的一道痕,一行字仿佛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过去的故事,它们也将引导着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这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好课堂。”随行的家长们受此启发,表示今后可以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景点,节假日多陪孩子出行。 孩子们也纷纷表示:“这比单纯的历史知识有趣多了,通过玩中学、学中玩,让我真正了解了历史的来龙去脉,希望学校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中的生活重合在一起,就会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所思所见全部变得鲜活起来。本次研学活动不仅开阔了孩子们视野,增长了孩子们见识,让他们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并且寓教于游,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深受师生们喜爱。今天,我们终于迈出了研学探究可喜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