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暑假不缺席

南宁市武鸣区直属机关保育院  小84班李曦瑾妈妈


放暑假是学生最开心的事,相对于小学、中学暑假中没完没了的作业,幼儿园暑假更加快乐。如何给孩子过一个既开心,又有意义的暑假,是一个值得家长深思的问题。家长的陪伴是快乐暑假的根本,但是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假期,导致了不少父母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通过观看《暑假不缺席》,我认为家长可以用有限的陪伴时间,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陪伴孩子成长,提高孩子暑假质量。

 

一、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对于孩子而言,3—10岁会对各种各样的事物感兴趣。因为此时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会做各种各样的尝试。通过在暑假参加兴趣班,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并鼓励他适当坚持再判断,培养一个适合孩子的兴趣爱好。

 

二、参观一次科技馆。通过参观科技馆丰富孩子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孩子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三、组织一次难忘的旅行。通过旅行,陪伴孩子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秀美的山川,感受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四、读一本有意义的书。暑假里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睡前阅读等方式,给孩子讲一些有知识性的故事能增加孩子的记忆,培养孩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五、开展一次感恩教育。幼儿园是幼儿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影响幼儿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增强孩子的感恩意识,并使其学会感恩,感恩生活的一切美好。

 

两个月的暑期虽然短暂,却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难忘的时光之一,如何陪伴孩子把暑假过得充实有意义,是每一位家长的义务,更是一种福利。

 

西藏自治区实验幼儿园 小三班洛绒德吉家长


今天听了余晖老师的讲座“暑假不可缺席”,余老师最后结束时说道“你在或者不在,暑假就在那里,不远不近,你来或者不来,孩子都会长大,未必有你。”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自己的参与到底有多少呢?自己的陪伴对于她来说有多少记忆呢?孩子的成长不会因为你的缺席而停止,如果缺席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


其实在有孩子的生活中,她比我想象的更爱我,更需要我的陪伴,以前的我也迷茫、无知,关于陪伴其实就是我在她身边就行,至于在生活中好多时候我扮演的不是共同进步,而是安排这一切,这样的我会造就孩子对我深深的依赖,依赖太重的结果是我的烦躁、焦虑、不安,一直在这种不安的情绪中寻找一个可以解脱的出口,可是却忽略了她所需要的,今天从老师的讲座中我学到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依然可以教会孩子独立、勇敢、坚强、感恩、懂事等等。


在老师讲的“暑假不可缺席”中我知道了,其实我最主要的不是24小时的呆在身边就等于陪伴,而是要进行有效的陪伴,有效的陪伴就是在我的陪伴期间先要了解孩子自己的需求,对于她的需求进行一个计划,制定一个目标,她所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帮助她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体验不同的生活,进行不同的指导,比如在此次暑假中了解关于孩子的需求、期许得到满足,在此次暑假中制定计划,至少与孩子进行一次有趣的出行及游戏,在游戏及出行中让自己与孩子一起计划,准备所需东西,我们所要达到的一些目标,从中学到了什么?并鼓励宝贝对此次出行及游戏活动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教会宝贝遇到问题要如何解决,面对危险要如何面对、自救,在游戏及出行中让宝贝找到快乐,找到自信,学会独立。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或邀请她的好朋友进行聚会,帮助制定计划,帮助孩子了解对方喜好,准备他们所需要的物品,教会如何征求对方家长的同意孩子学会与人相处,积极的配合孩子学会如何招待客人,不仅仅学会分享自己物品,而且分享自己的开心,学会自己收拾自己好自己的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和孩子一起读书,可是却只是给予她朗读却忘记了我们应该一起制定的目的是什么?我要达到如何的效果,希望我通过此次阅读孩子懂得什么?把书本上的东西与日常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的效果,才能使她从中学到知识。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孩子一起长大,在孩子的成长中有自己,并且有美好的记忆,等待孩子慢慢成长,和她一起共同成长,但愿她的成长中一直有我的参与。

 

河口县机关幼儿园   小三班姜姝羽妈妈


6月28日晚,很有幸收看了余晖老师的直播《暑假不缺席》。直播中,余晖老师多次提到“陪伴”二字。很庆幸,孩子成长到4岁,我和爸爸都没有缺席,故而感触也颇深。对于孩子的成长,我认为学校教育站的是“知识本位”的角度,而家庭教育则是塑造“性格-身体本位”的角度,而“性格-身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积累的效果,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入园前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家庭、起点是父母。

 

陪伴不是一种形式,不是单纯的看护,陪伴必须是有效的陪伴,陪伴有时是一种挑战。当孩子想要玩老鹰抓小鸡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张开双臂扮演那只老母鸡?当孩子想要完成一幅沙画的时候,你是否能够手把手的教她?当孩子想要吃水果沙拉的时候,你是否能够邀她一起制作?而不是觉得无趣与尴尬,或是直接买给她。如果能重拾童真,用心体验,那么陪伴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双向的成长。


陪伴需有计划和目的,但不是空洞的大道理或服从。在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征求孩子的意见,问她想吃什么,想去哪儿玩,想要什么。无论结果如何,孩子都会欣然接受,因为参与过程让她兴奋并有成就感。孩子是最好的模仿者,父母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环境给她怎么样的感悟,孩子都能做出最正确的应激反应。我始终相信,孩子就像一个浩瀚的宇宙,小身体里潜藏着无限的可能。而这个可能,由家庭激发。

 

对于孩子来说,她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未来是什么,而作为父母,你可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却是孩子成长的宿命。愿暑假不缺席,孩子的人生不缺席。

 

“动如脱兔,静若处子”,这是我对孩子最完美的祈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