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欲除草,先种花—— “与孩子共同成长--和家长朋友谈儿童心理发展”专家直播观后感

今天晚上有幸听到李丹珣教授讲的“积极心理学”,受益颇多,虽然自己育有两个孩子,但是实在没有把握将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听到专家讲的一个健康的、幸福的、走向未来的孩子,觉得自己在育儿之路上走了不少弯路。结合今晚的专家讲座,有以下几点感悟,与君分享。

首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快乐感。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将来面对那些逆境还能心怀感恩、善待生命?孩子虽小,但是有着生命的灵性和对成长的渴望。孩子怀揣着对一切的好奇,我们要保护这份纯真。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把孩子往那方面夸奖。我们家长要学会捕捉孩子成长中的闪光点,给予具体、发自内心的肯定,孩子会觉得自己真的可以做得那么好。作为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做好正面导向,努力帮助孩子看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其次,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如今的社会最缺的是人才,尤其是创新性人才。孩子有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并给予认可。有一次,我跟孩子走在大街上,问我:“妈妈,车为什么会跑?”我不假思索的说:“因为车有轮子。”孩子的脸上有点得意:“不对,妈妈再猜猜。”这时,我很好奇,孩子的脑袋瓜里想的是什么。过了一会儿,孩子说:“妈妈,车上有加速器。”“加速器”这个词我从没跟他讲过,一定是孩子在哪儿不经意间知道了,自己联系到了车上。那时,我深深地明白了,原来孩子有自己的思维逻辑的。

再次,培养孩子较高的适应能力。在今晚的讲座中,专家提到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智慧是适应。随着年龄的增长,深深地感悟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我们所受的教育是为了适应我们所处的环境、适应我们所做的工作、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适应难以预测的人生轨迹。作为父母,我们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孩子的适应能力越强,以后的路就越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孩子自己的问题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

最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孩子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心理成熟度,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所以,不要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但是,我们又是孩子的影子,真实的生活是孩子学习社会交往的最好方式,孩子在不经意中学习着我们如何接人待物。相信,只有大人做到位了,孩子自然而然有一天也会做到的。生活中,鼓励孩子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积极帮助他人、学会聆听他人讲话。多给孩子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充分尊重孩子的朋友圈。

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一念即天堂。天下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希望大家在教育孩子上面多一些智慧、少一些粗暴,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专制,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偏激,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