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观《让孩子的阅读行为真正发生》有感

昨天晚上看了书婆婆一节直播课,受益匪浅,原来共读绘本有那么多的好处和门道。

那么什么是绘本呢?跟普通的书本一样吗?我也是在孩子两岁的时候才接触绘本,当时的感觉是书上图画多,文字少,对于不识字的幼儿来说更容易读懂,接受。其实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的既好看,又清晰。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此外,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独特,以封面、扉页、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 在直播过程中,王春华老师用几个共读的例子告诉我们“共读时孩子感受到的快乐,会让孩子在脑海中将阅读与快乐链接起来,孩子就会沉浸在阅读之中,喜欢上阅读。 例如:共读课上一个孩子问”为什么上课的时候这个小朋友要举起两只手呀?“书婆婆让大家说说看,接下的回答就非常精彩了,有些是我们成人想不到的,有的孩子说“因为他很想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孩子说“我觉得是老师提了两个问题,他一只手想回答一个问题,另一只手想回答第二个问题。”还有孩子说“他的习惯不好,不管会不会回答问题,都应该举一只手的。”孩子们也不执着于答案,或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认同)的答案。还有个孩子提出:“为什么这个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把鞋子脱了。”“可能是上课前玩沙子的,脚上有沙吧。”“也许他就喜欢脱掉鞋子。”“老师挺好的,也不批评他。你看,他还在笑。”孩子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在共读时成人不要把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强加给孩子,虽然有时候孩子的理解在成人看来,是“不合理的“”错误的“,但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解读的权利;其次,每个人对绘本的理解都是基于自身经历的,孩子和成人的经历不同,理解自然有所不同。 在和孩子共读绘本时,如果孩子的回答真的让我们不满意,可以用“也许是这样“”可能是吧“来给孩子回应。或者用”也许“”可能“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孩子跟他们交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以前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孩子的一个回答让我觉得很不满意,问了他几遍都得到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答案。当时我就有点不耐烦了,说你好好看看,到底是不是那样的。孩子从我的语气里听出了不高兴和对他的不满意,眼睛里面流露出谨慎和无助。发现这个变化后,我就后悔刚才的态度了,等我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准备往下讲的时候,孩子就小声地跟我说“妈妈,我不想看了。“听到她这么说我就更后悔了,因为她是想看的,只是不想被妈妈否定。 阅读时孩子感觉无趣、乏味甚至有被”胁迫“的体验,孩子就会对阅读回避甚至憎恨。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理解绘本,孩子是有能力、有力量、富有好奇心、充满想法的,他们能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主动建构知识。读的到高兴的时候就跟孩子一起笑,当然可能有的时候是装的,但是孩子看到你对这个故事也跟她一样感兴趣的时候,就会特别兴奋,把他的感受赶紧说给我听。读到伤心的故事情节时会用悲伤的语气来读,孩子就会觉得原来他跟妈妈的感受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你不用问,他就会吧啦吧啦的把自己的想法都讲给你听。

 孩子阅读绘本的过程,也是与成人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过程。通过亲子阅读,家长更容易与孩子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在阅读过程中,家长不应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也不应是权威的讲述者和评判者,而是平等的参与者,做为一个陪读者。父母的热情和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阅读兴趣。

让我们“埋下种子,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