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凝结与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及经验智慧,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非遗”中有大量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将“非遗”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一种富有深远意义的举措。

幼儿园开展“非遗”活动的意义重大。“非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基因。目前,我国已有39个项目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项目1372个,省级项目有1570个,市级项目有892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启蒙教育开始贯穿于各领域,从幼儿园开始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让“非遗”深入幼儿园,在幼儿的心灵里播下对“非遗”的认知、保护和传承的良好种子,从而强化中华文化根基,培养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觉。

幼儿园开展“非遗”活动的形式多样。笔者通过对幼儿园教育实践的观察,认为可以将“非遗”通过如下途径融合到幼儿园的课程中:

一是将“非遗”融入游戏活动中。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创造了种类繁多的传统游戏。然而,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下,传统儿童游戏生存发展面临严重挑战。与其让孩子沉浸在芭比娃娃、电动汽车、电子游戏机等现代化产品中,不如让孩子体验到踢花毽、扔沙包、打陀螺和滚铁环等游戏带来的乐趣。

二是将“非遗”融入到主题活动中。“非遗”传承可以开展主题式多领域的整合活动,紧密结合地方“非遗”项目和幼儿园办园特色,开发注重探索和体验为主的活动课程,幼儿围绕某个“非遗”主题,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通过走访、调查等探索性活动,使知识、技能,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比如教孩子们玩“鲁班锁”,从而了解古建筑的各种结构;教孩子们刻皮影,帮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游戏中体验,培养幼儿亲近“非遗”和主动探究的品质。

三是将“非遗”融入手工活动中。“非遗”项目作为传承文脉的有效载体,如何使之“活”起来和长久传承,让“非遗”走进幼儿园,让幼儿面对面去感知“非遗”,接触“非遗”的“有趣”和“好玩”,进而激发对“非遗”的兴趣和乐趣。景泰蓝的制作、彩塑京剧脸谱制作、秸秆扎刻、粮食画、风筝、编结、面人、打花棍等“非遗”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做事认真耐心的良好品质,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真正实现做中学。

四是将“非遗”融入表演活动中。登上舞台,亲身表演,是幼儿从接触“非遗”、了解“非遗”到真正喜爱上“非遗”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华戏曲,能让幼儿在唱中知、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将外在的规范要求内化为幼儿自觉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幼儿学习舞龙表演,在龙的腾挪翻滚中,学会了坚持;在龙的交缠游走中,学会了团结协作;在龙的飞舞中,中华精神深深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由于“非遗”是一种活态文化,幼儿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领悟,因此有必要建立“非遗”体验馆。采用高科技手段,将各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非遗”项目展示出来,通过好玩有趣的互动体验,培养幼儿对“非遗”传承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将传习基地建在幼儿园,融入幼儿园活动中,幼儿兴奋地围着传承人,画风筝,练书法,做陶艺,学剪纸,体验“非遗”制作技艺,不仅可以得到“非遗”大师的现场点拨,同时也为“非遗”的传承开辟了新途径。

坚定文化自信,只有在幼儿心中播下“非遗”保护的种子,传承民族文化的样式,才能形成“非遗”发展的文化土壤。开展“非遗”教育活动,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责任,应该积极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及公益组织参与其中,与幼儿园、家庭教育实现良性循环和优势互补。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