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比较现代与近代的教育,实在有太多不同。不少家长也因此而焦虑,所以我们使劲儿追,追的很累也很茫然,因为这一步赶上后,发现新的一步又变了。那么,面对未来我们如何才能不焦虑,作为父母我们又要为孩子准备些什么呢?本期专家会客厅,我们就来听听著名儿童心理专家兰海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专家介绍:

image001.jpg

兰海,上濒教育创始人,现任上濒首席教育专家。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在线》栏目特邀专家;《父母世界》等杂志特邀专家。著有《嘿,我知道你》(《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孩子需要什么》《超级育儿师》等著作。

面对未来,父母不得不关注的3个问题!

image002.jpg

孩子面临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要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是47%65%,和牛津大学教授得出结论,20年之后将有47%的工作会消失,可能有65%的工作岗位是现在我们并不知道的。另一组数据是45%和55%,这组数据代表,在未来职场考量中,只有45%源于学校的成绩,而有55%是源自于其他的基础能力,它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还有特别重要的就是自我认知。

谷歌在前段时间曾经发布说到2030年,人类将实现永生。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逃不过的未来,我们想过吗?其实倒回去20年,我们任何人都没有想过互联网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倒回去三年,没有人想过知识可以变成一种经济,在中国如此迅速的发展。

幸福和教育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人民日报在2个月前发表文章说,中国已经开始变化,生活已经从保证生存转向追求精神幸福,我们在追求美好的生活。什么是精神幸福?什么是美好的生活?我身边有非常多的人工资高且工作强度很大的人,我问他你幸福吗?他说我来不及思考我是不是幸福。

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未来,而在未来的时候,我们想要创造这样的幸福,那么今天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是幸福,幸福和教育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孩子的烦恼究竟是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懂得要尊重孩子,想要去陪伴他们,但是我们只是在理论上知道了,在清醒的时候知道了。当我们面对现实的时候,就又回到了常态。所以我们特别的痛苦,知道到做到中间千差万别,现在的我们正在追赶这个距离。

经常有父母问我,兰海我们家孩子晚上不睡觉怎么办?孩子玩手机怎么办,孩子不喜欢学习怎么办?我们的孩子挑食怎么办?这些所有的烦恼都是父母的烦恼,父母拼命想解决的问题是自己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自己的问题,但我们却说我们想要解决的是孩子的问题。但孩子的烦恼究竟是什么?孩子的烦恼真正的和我们想要帮他们的是一样的吗?

今年我做了一档节目叫《兰海说成长》,当孩子们说出烦恼的时候,有的在我意料之中,有的在我意料之外。20个孩子访谈做下来,我们会发现,所有孩子的烦恼都和人有关系,他们考虑为什么我和这个人不一样,我到一个群体当中会有同学笑话我怎么办,为什么大人就能够骗小孩,小孩不能骗大人,还有孩子问我为什么人小的时候都是非常天真的,长大就不纯洁了。

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在想,他们的父母一定每天也在帮着孩子解决问题,但好像有点一厢情愿。的确,没有一个父母都能够解决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但我们至少能让孩子把问题告诉我们。举个例子,有个男孩说,我总被女孩子表白怎么办,我说天下有多少人羡慕你。他说兰海你错了,他说她们会有一个小群把我拉进去,在上面骂我说你为什么不和她好,我说原来你经历的是一场网络暴力,他说对,我说然后你有没有向你妈妈寻求过帮助?他说我寻求过,告诉过我妈妈,我说你妈妈怎么回答?他妈妈说忍忍就算了。

当孩子回到家里告诉我们他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也好,他和老师之间的矛盾也好,我们通常采取的是息事宁人。但是我们要知道,算了、忍忍就过去了,这样的话让孩子感受到的就是没有人尊重他,没有人尊重他的感受,没有人和他站在一起去面对这些问题。父母都想帮助孩子,但我们想帮助孩子的东西是他需要的吗?是不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在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呢?如果我们没有倾听孩子的声音,如果我们不知道,在20年之后他们要面对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时候,我们还能在这里自以为是的夸夸其谈吗? !

世界发展速度快,如何以不变应万变?

image003.jpg

多年来,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在用过去的眼界来养育着我们要面向未来的孩子。我一直在孩子们的身上学习着所有人在世界上经历的一切。

前不久,英雄联盟半决赛,中国队输给了韩国队,我的学生在跟我说他们的难过和痛苦,我曾经被我的孩子教育过,他们做了一整套PPT走到我的面前说,兰海,在我们没有说你可以发言之前你不能发言,我说好,第一页,电子竞技行业在全世界的发展,他们再给我做启蒙,电子竞技不是你们认为的网络游戏,它是一个产业,这就是我们的孩子要面对的未来。

但是我们反观,这个未来已经到了,我们还在排斥所有科技带来的变化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想的是,在面对所有这些外部环境发生激烈变化时,我们到底应该守住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守住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么样匹配我们所有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去跟上世界的发展。这是我们要去做的,但是我们被孩子甩在了后面,他们要面对的是有可能我们都没有办法参与到的未来,这个才是我们应该真正焦虑的。

如何帮还让更好的认识自己?

从2002年到今天,我们实际上陪伴了来自于中国的2851个家庭,每个家庭最短三年,最长十年的成长。在长达17年的过程中,我从来不用成绩评价一个孩子。我希望孩子对自己要有认识,一定要知道我想要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擅长什么,我遇到什么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第二个,他需要对人生有思考,我到底想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我应该怎么做。第三个,对家庭我们是应该有责任,对社会有贡献,对世界有态度。

古往今来,不管外部的世界再变化,速度发展得再快,我们回到内核,没有过任何的改变。我相信过去五百年,厉害强大的人到了今天一样的厉害强大,因为改变的不过是一种方式,一种载体,就像过去我们用书籍在承载着我们的信息,而现在我们用互联网我们用APP去承载,更换的永远是一种承载的方式,而不变的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价值观。但是我们去忽略了,我们拼命的让孩子去学那些过气的东西,忘了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要从内心去看待。

成长教育中,家庭才是核心!

一个人成长从生理到心理再到认知能力家庭教育是核心,因为家庭是人生下来就存在的载体。我们对个人的养育是核心,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是在帮助家庭完成一个个人成长的使命,也许在20年以后,甚至可能是40年以后,学校这样一种组织形式,是有可能消失的,是的,因为学校只是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而永远不可能消失的是家庭。社会教育应该做的是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家庭教育提供补充,这是社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

当一个社会在良性发展的过程当中,家庭教育真正的成为了核心,能够让学校教育来帮助家庭去完成它的一部分,然后社会教育再进行补充,这样才是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态圈。但是在中国,其实这是全世界都会存在的问题,在中国这个问题出在哪里?中国出现在家庭教育并不是核心,什么是核心?学校教育,学校在意什么,家庭在意什么,学校在意分数在意成绩,家庭在意分数在意成绩,于是家庭教育指挥社会教育,我们需要有大量的培训机构来满足学校让我们去完成的事情,所以我们的问题出在哪?出在家庭教育的核心没有发挥它的作用,我们成为了一种妥协,我们让学校教育在指挥,但是我必须要说,学校教育也很冤,因为它们真的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责任。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给孩子选一个好学校够了,但学校真的承受不了。中国的老师很委屈,他们渴望为孩子提供更多,但是他们做不到也不敢做,但是身上承担了太多的压力,每一个国家根据我们的社会发展,我们会面临不同的教育问题,现在解这个扣,只有靠爸爸妈妈,只有靠家庭教育核心立住了,我们解决学校那边根本承受不了的负担,我们才有可能变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段时间的发展,都会和社会的发展有关系。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

image004.jpg

最理想的教育=孩子、父母和教育者的三方合作

在过去的20年中国的教育真的是在进步。大家知道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我们根本不担心未来会是什么样,但我们可能会担心教育的今天是什么样的,因为教育培养的这些人,将会直接和一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父母的认知决定了他们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所以父母得有眼光得有格局。所以在未来,最合理的状态应该是孩子、父母和教育者我们应该是一个三方合作的关系。遗憾的是,我们的父母和教育者,天天在共事,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成长。但很多父母想要的,并不一定是我教育工作者在拼命给的。那样的话,教育者和父母之间是合作关系吗?不是的。

你会发现是指挥和被指挥的关系,是命令和被命令的关系,学校的老师会命令父母,反过来,父母在外面选择了课外教育机构,父母认为有权利,因为我出钱了,所以父母在面对校外教育机构的时候,他们命令校外教育机构,所以当教育者角色不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和这个家庭之间的合作非常难达成。

在过去的一周,有一个帖子在网络上疯传,就是“为孩子写作业,家长急出了病”,在我看来,这样的合作关系是错的,界限并不清晰,写作业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和老师各自守的线没有守住。现在一个微信群把作业发布,好,你知道了,父母很被动,工作一天回家还要面对你的作业,这应该是你完成的事,我们每个人没有把自己的界限守住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所以在未来,我们需要帮助父母守住自己的界限,我们需要帮助所有的父母知道怎么和教育者合作,更重要的是怎么去和孩子合作,如果我们连孩子的苦恼,他担忧的东西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这样的合作是不可能达成的,因为我们在意的并不是孩子。

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

在很多情况下,父母以孩子的名义让一切变得那么的美好,实际上曝露出来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思考。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

第一个,我们要有界限。尊重是需要界限的,独立是需要界限的,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界限的。

第二,我们需要养眼光。当父母有眼光有格局的时候,会选择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在过去三年,中国向美国申请高中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大量的父母并不知道给孩子选什么,有的人甚至说,不让选的日子很幸福,现在一点不开心。

第三,我们要练身手。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带着孩子一步步成长,不要只给孩子目标。我们常听父母对孩子说,下一次你要做到最好,其实孩子想的是妈妈你能告诉我怎么做才是最好?孩子不知道。比如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我问一个当事人的妈妈,你怎么办?妈妈说我不知道,那好你怎么教他?我让他据理力争,我说好,你告诉我,你在你的环境当中,如果你被欺负了,你据理力争过吗?她说我没有,我觉得不用。

当我们只会给孩子提目标的时候,其实曝露的是我们真的不会。所以我们需要学方法,最后一点特别重要的是修正一种心态,这个是最难练的,因为外部的世界变化太大了,我们信息量这么发达,怎么在这样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面,让我们每个人的心态能够始终如一,没有绝佳的方法,只有当我们的眼光越来越好,我们的界限能够立得住,我们的办法变得更多了,我们的心态就会好。所以这可能是父母也是每一个教育者需要修炼的一个话题。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