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当儿童节遇上端午节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庆“六一”,迎端午民俗艺术节活动采撷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创始人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十分注重学前儿童社会化教育,注重在社会环境中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因此他指出,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中,社会环境的学习要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例如像集市、节日、庆祝会、接待日等,是儿童经常接触的社会环境,这些都应当成为学前儿童课程的重要内容。 

春风吹,花开放,六月一日把歌唱;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

迎六一,庆端阳,剥个粽子裹上糖;

幸福的生活万年长!

初夏时节,草木欣然的五月悄悄迎来了绿荫葱茏的六月。在孩子们的无比期盼中, 六一儿童节来啦!

“老师老师,我喜欢过儿童节!”“爸爸妈妈会陪我过儿童节!”“儿童节过完还有端午节呢!我也喜欢过端午节!”“爷爷奶奶说,儿童节和端午节都会给我礼物呢!”

是呀!当“六一”遇上端午节,这会是怎样的欢乐和热闹?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启的民俗艺术节之旅吧!

庆“六一”,迎端午

在喜气洋洋的音乐声中,热闹欢腾的舞龙舞狮表演正式拉开了鼓楼幼儿园“庆六一、喜迎端午”的民俗艺术节活动的序幕。

孩子们喜气洋洋,有的还穿着传统服饰,佩戴着香囊、团扇和五彩手环,用郎朗的童谣声和古风汉服的诗词吟诵将活动一次又一次的推向高潮。

图3.jpg

赏民俗,庆端午

民俗艺术节现场还请来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家们。他们技艺超群,各显身手,或画、或剪、或编、或游戏,向孩子们展示着民间艺术,陪伴孩子们一起玩转民俗。

包粽子,品端午

过端午,怎么能少了香甜软糯的端午美食粽子呢!没错!心灵手巧的奶奶、婆婆们来教孩子们包粽子啦!瞧,粽叶在她们的手里上下飞舞,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个角儿尖、个儿大的粽子。义工家长们从“做中教”,孩子们在“做中学”,大家一起“做中求进步”。


“糯米白花花,粽叶手中拿,小朋友们包粽子呀,乐呀乐哈哈。”

做玩乐,闹端午

快来看,孩子们都在做什么?没错!除了赏民俗、包粽子之外,孩子们在参加丰富有趣的民俗艺术体验活动呢!猜猜这些有趣的活动是哪儿来的呢?想不到吧,这可都是孩子们自己调查的结果呢!

丰富多样的“端午节调查表”不仅让孩子们提前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还勾起了爸爸妈妈们童年的回忆:画鸭蛋、编五彩绳、编鸭蛋网……他们写下的是游戏,勾起的是回忆,联结的是家园共育的纽带。

一次次的晨谈、一张张小小的调查表,让孩子们开心地把“六一”和“端午”联结起来!“老师,六一儿童节我们可以自己做礼物吗?”“我们想给弟弟妹妹提前送端午的礼物和好吃的!”

瞧一瞧,孩子们收获了什么这么开心呀?原来大家在民俗体验活动中制作了各种好玩有趣的端午礼物!

咦?包好的粽子都去哪里了呢?

午休时间,食堂的叔叔阿姨们加班加点的煮粽子,甜甜的粽子香飘荡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孩子们,起床吃粽子喽!

当儿童节遇上端午节,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儿童节的欢乐时刻里撞出别样的花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儿童节里生根发芽!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