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有诗气自华”

记一次语言领域教研活动

11月13号,南京东郊小镇第一幼儿园迎来了本学期第三次语言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诗歌活动。本次的观摩与教研活动仍然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深受孩子喜爱的、早期阅读专家、南京市学前教育语言中心教研组组长,江苏省杰出幼教专家和学前教育专家马建宁老师。在本次活动中,马建宁老师作为在语言教育领域有着坚实理论与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携手本园的青年教师吴雨轩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两节精彩纷呈的诗歌教学活动。

在观摩两节语言活动前,马老师提出了一种新的记录形式。与以往不同,本次记录将观摩现场的一线教师们分成了两组,分别是班组长所组成的定点观察组,请每一位班组长坐在一名幼儿身后,定点观察该幼儿,以白描的形式客观记录该幼儿在每个环节中的情况。另外一组就是由我们其他老师组成的集体活动记录组,在我们的活动观摩表上记录本节语言活动的目标、基本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目标。教学记录作为教师了解教学各环节、分析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让老师们明确教学记录应该记录哪些内容、如何记录,马老师又与大家共同回顾了第一次教研活动中关于教学记录的内容。

第一节活动是由吴老师带来的一首趣味盎然的小班诗歌活动《躲猫猫》。

image005.jpg

紧接着,马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大班诗歌活动《我是三军总司令》。每位幼儿身后坐着一位教师,不仅记录该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时而成为孩子的解疑答惑者,时而成为孩子们分享交流者。

活动过程中,老师们边听边认真地在进行着记录。研讨环节,老师们先分享了自己的观摩记录表,并就观摩过程中自己的疑问、建议与执教老师进行了交流。然后,执教老师就本节课进行了教学反思。在专家现场解惑环节,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在平时的诗歌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困惑,马老师一一为老师们进行了解答。紧接着,马老师为老师们做了关于诗歌学习核心经验的专题讲座。听完讲座,老师们对诗歌的语词组合、韵律节奏、通过想象所营造的画面和改变诗歌结构构成新画面等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互动游戏活动中,老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选取对应年级的诗歌,思考这首诗的核心词汇。然后改变诗歌的节奏、韵律形式(如绕口令、猜谜语、数数歌等形式)或结构,仿编诗歌,分组展现。通过热烈的讨论,最后三个年级组分别通过绘画、舞蹈、歌唱等形式对诗歌进行了创编,非常生动地表达了诗歌中的画面。

活动的最后,马老师与老师们分享了几首金子美铃、罗大里等人的诗歌,向老师们传达了在诗歌教学活动中,诗歌情感的把握尤为重要。在帮助幼儿感知融入于诗歌中的情感之前,老师先要有足够的敏锐,善于捕捉到蕴含在诗歌中细腻的情感,将真正地使孩子从诗歌所抒发出的儿童情感、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中获得关照和愉悦。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