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dal

本土资源打造“限量版”童年

记林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蒙台梭利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环境是重要的资源,是隐藏的教师,孩子吸收环境中一切有用的知识而成长。孩子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孩子只有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情境中,将来长大了才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巍巍太行东麓,孕育了一片神奇的热土.在这块生生不息的土地上,红旗渠的精神大放光芒。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源源不断的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丰硕的物资,同时也给这里的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精神食粮。今天,带着对本土资源的好奇,我们走进了林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林州二幼),去感受他们不一样的“限量版”童年。

飞向蓝天的滑翔伞

林州二幼始建于1998年,是河南省示范幼儿园,历经二十载,已经发展成为一园四所的精品园区,涵盖包括总园、小菜园分园、下申街分园和山水甲秀分园。各个园区特色鲜明,秩序井然。

 循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记者一行在张利英园长的引导下,参观总园的滑翔伞展区。

 走进滑翔伞展览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滑翔伞模型,五彩斑斓的滑翔伞如一道道彩虹当空悬挂。两边的墙上,是孩子们做的各种滑翔伞主题的手工布画,整个展区,如同一个多姿多彩的滑翔运动王国。

 张园长告诉我们,滑翔运动是林州的名片,是林州本土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林州滑翔基地被誉为“亚洲第一、世界一流”,每年都有全世界的滑翔爱好者云集于此,竞技蓝天。

 问及园区开展滑翔伞课程的经过,贾张丽老师告诉我们,事情的起因源于一次活动。当时她带着孩子们在户外,看到天空有五彩缤纷的滑翔伞掠过,孩子们兴奋的大叫“降落伞,降落伞......”

“不是降落伞,降落伞是圆形的,”其中一个孩子说。于是孩子们纷纷聚拢过来,发表各自的见解。  

 有的说“好帅啊”“你看上边那个像香蕉”“我觉得像月亮”“像切开的西瓜皮”......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天空中的滑翔伞。

 看着孩子们充满兴趣又好奇的样子,贾张丽想为何不开展一节以《美丽的滑翔伞》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呢?

 说干就干。贾老师从滑翔伞俱乐部借来了滑翔伞模型,模型材质和真伞一样,只是按比例缩小了。孩子们围着滑翔伞模型一边看一边不停地问,“老师这个圈圈是做什么用的?”

 “伞这么轻,人坐上去怎么飞起来呢?”

 “上面的绳子怎么这么多呀?”

 贾张丽老师微笑着给孩子们一一作答。

 “滑翔伞上面是翼形伞衣,也叫伞面,中间的绳子叫伞绳,和伞绳连在一起是可供乘坐的背带系统,还有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那个圈圈是运动员握在手里的方向控制系统。”讲完滑翔伞构造后,发现还有个别小朋友还紧蹙着眉头,于是贾老师问道:“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老师,滑翔伞这么轻,它怎么把人带到天上去呢?”贾张丽继续用手指了指伞面问:“小朋友,你们发现滑翔伞伞面和我们平时的伞有什么不同吗?”

 经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后,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说:

 “滑翔伞伞面是双层的”

 “伞后面是封闭的”,

 “伞前面是开口的,而且有好多的小洞口。”

 于是贾张丽老师带领小朋友做了一个小实验,用电风扇朝着这些小洞口来吹,伞面很快鼓起来了。

 贾张丽告诉小朋友们,当运动员系好安全带,把伞打开后,在滑翔基地从高处向低处快速奔跑时,空气就灌满了伞面,带着运动员飞到了天空。

 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不得不感慨林州二幼因势利导,借助地域资源的优势,给孩子们带来的科普乐趣。

 根据孩子的认知需求,结合孩子生活经验,让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从而对滑翔伞这一主题内容进行了升华。

 围绕“滑翔运动”,林州二幼陆续开展了“快乐滑翔、放飞梦想”百米长卷绘画活动,积极参与滑翔俱乐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林州国际滑翔节期间引导家长带领孩子去滑翔基地观看比赛,针对“滑翔运动”这一主题,从单一的集体教学过渡到多方位的活动,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口碑和广大家长的认可。

 根植林州这块土地,凝聚红旗渠精神。林州二幼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发挥前辈们“人造天河”的卓绝精神,让孩子们参观红旗渠,了解前辈开山凿渠的历史,从而让孩子更热爱家乡,珍惜这片生养他们的热土。

 这里的农作物会“说话”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理论中,特别强调儿童在主题活动中的主动建构和合作学习。在主题活动中,鼓励儿童以多种表达和学习方式寻求主动发展,要求教师成为促进儿童主动学习的合作者和研究者。林州二幼的老师们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为开展主题活动提供良好条件。

 林州是一个农业城市,农作物品种繁多,应季而生,这就为林州二幼开辟第二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林州二幼利用资源优势,就地取材。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展了“好玩的玉米芯”“好看的秸秆画”“豆子粘贴画”“树叶粘贴画”“编辫子”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园内有一块孩子种植区,这里蕴含了无数教学资源和教育乐趣。例如一次胡萝卜采挖活动就生成了四个教育主题:认识胡萝卜(科学),好吃的胡萝卜(健康),好玩儿的胡萝卜(艺术),拔萝卜(语言)。老师们寓教于乐,孩子们乐在其中。园所像这样就地取材的教育活动还有很多,如高粱杆、树叶、粘土、花布、绳子等等。林州二幼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为活动提供丰富材料,让孩子用科学、艺术等多种形式进行大胆创作和表现。孩子们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了解了生活常识,认识了大自然的生长规律,培养了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潜能。

 游戏作为儿童的“维生素”,贯穿于孩子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林州二幼根据孩子的天性,开展了诸如“夹子挑担”“   棋类游戏”“小皮球”“编花篮”“指星星”等传统游戏。在游戏中发挥孩子的自主性、探索性,提升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丰富孩子种植知识,体验种植的乐趣,促进亲子间的和谐,让家长和孩子亲近生命的成长过程,林州二幼历时两个月开展了“在一起”系列活动,以及“和父母一起种”亲子活动,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种植小故事,向大家介绍种植的过程,看着小苗苗一天天长大,孩子们每天都收获着种植的辛劳与快乐。

 有趣的课堂教学延伸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广泛接触社会的同时,发展社会性交往,为孩子将来走入社会,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定良好基础。

 学坐公交车,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重要一步。林州二幼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大班开展了“文明乘公交”社会实践活动。

 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有序排队上车,认真投币,学习认识不同的路标,一路上小朋友们兴奋地讨论着,脸上是按耐不住的喜悦,有个小朋友还指着交通灯说:“老师,我知道,红灯亮代表停下来不能走,对吧?”

 王海霞老师笑着说:“对的,你真聪明!那你知道绿灯和黄灯亮代表什么意思吗?”

 小朋友皱了皱眉,摇了摇头。王海霞老师温柔地说:“绿灯亮代表可以通行,黄灯亮代表要等一等,大家可以记住一句顺口溜:‘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小朋友们跟随着节奏一起喊着顺口溜,那清脆的童音响彻了整个天空。

 下公交车的时候,一个小朋友调皮地问:“老师,我们表现怎么样?”

 王海霞老师笑着竖起了大拇指说:“这次我们乘坐公交,学到这么多的交通知识,以后大家上学放学可要好好遵守交通规则呦!”

 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论支撑下,除了体验乘坐公交车,林州二幼还参观了航空馆、消防大队、110指挥中心等,并走进超市、图书馆等社会场所进行实地体验,为林州二幼的社会实践增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

 作为林州二幼的特色课程,绘本阅读活动也是办的如火如荼。每周家长可以自己报名参加周五的“亲子阅读开放日”。家长参加活动后,要在班级专栏里展示阅读心得并分享阅读经验。林州二幼还倡议家长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二十分钟,老师也会及时向家长推荐优质绘本资源。

 为了保持绘本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林州二幼将每年的4月份定为“读书活动月”。活动月期间,开展“好书漂流”“故事妈妈进课堂”“故事比赛”等主题活动。通过引领阅读、师幼共读、亲子伴读等方式,最终实现家园共育,教师引导,家长引领,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

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引领孩子发现身边的生活之美,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文化魅力。林州二幼的本土课程构建与融入,为孩子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营造了一个善玩、乐学的教育环境,促进孩子们更加健康、有意义地成长。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