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立足于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为了很好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精神,7月24-25日,由长沙市雨花区湖橡社区服务中心主办,湖南汉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洲书院)共同承办的"友爱生湖橡,真诚起汉洲"的主题活动在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北路263号鸿铭中心商业街34号F栋2楼举行。活动以“共享传统文化,提升生活品质”为宗旨,精心组织开展了多场古筝、国画、剪纸、书法、围棋、国学、文明礼仪,家风家训、社会历史、文学诗词之美等传统文化课程,进而启迪新思维、传播新文化、培育新风尚,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活动当天吸引了街道直属各行政事业单位女性代表、社区内关注传统文化的家长、学生等近200人参加。
国画课程注重培养人格和思想的修养,提高了孩子们的组织力、想象力、观察力、模范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且养成了文雅的态度,为孩子们建立生活艺术的人格奠定了基础。
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社区开设书法课,对于普及书法教育,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和书法欣赏能力、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古筝课程在加强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内涵和思想感情。
围棋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围棋的趣味性,竞技性、逻辑性恰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的心里素质以及合作交流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国学是中华名族文化的精髓,中小学生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与认识,培养了他们树立牢固的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且提高人文素养、思想道德水平。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剪纸作为我国民间艺术之一,因其可用于多种环境而深受大家喜爱。通过剪纸学习,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素质和艺术的修养,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传承中华传统艺术奠定了一定基础。
实践课程中每一位老师细心的为孩子们一一解答,就大家存在的问题予以专业的指导,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就这样,经过两天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兴高采烈的拿给家长看,课后将由老师们为孩子一一颁发奖品并拍照留念,随着大家的欢声笑语,为期两天的暑假实践活动活动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既向社区青少年普及了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家长们感谢汉洲书院的同时也纷纷表示希望社区在暑假期间多多组织类似的活动,以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湖橡社区负责人黄艺琳告诉《中国家庭报》记者,社区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以居民为中心,提供多元化服务,比如,开展文化家园公益课堂等,不断增强文化社区的生机和活力,极力拓展文化社区内涵,加强社区建设。